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鲁木齐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乌鲁木齐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乌鲁木齐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说明根据GGII的数据,2014-2018年,工业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的市场规模从10.0亿元增至21.5亿元,预计到2023年,机器人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1.0亿元。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447.7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67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64%;建设期利息205.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2569.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45%。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9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1574.49万元,净利润4515.9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8.87%,财务净现值2859.1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1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

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乌鲁木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塔式”发展空间布局,力争到2020年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擎和增长极。

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市场分析第四章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第五章项目选址方案第六章建筑物技术方案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第八章技术方案第九章环境保护分析第十章劳动安全生产分析第十一章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组织架构分析第十三章进度计划第十四章投资估算第十五章项目经济效益第十六章项目招标方案第十七章风险评估分析第十八章项目综合评价第十九章附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工业机器人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5、项目联系人:高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55.85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工业机器人3000台/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从结构上来看,工业机器人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对应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

根据中研普华统计的数据,在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这三大核心部件的占比分别为36%、24%、12%,是工业机器人中价值量最大的部分。

从结构上来看,工业机器人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对应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

根据中研普华统计的数据,在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这三大核心部件的占比分别为36%、24%、12%,是工业机器人中价值量最大的部分。

乌鲁木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塔式”发展空间布局,力争到2020年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擎和增长极。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447.7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67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64%;建设期利息205.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2569.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45%。

四、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2447.7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4047.75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400.00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90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1574.49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515.98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87%。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1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530.76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

八、研究范围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

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2、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3、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4、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

5、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

九、研究结论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一、产业背景分析(一)伺服系统:国产伺服电机、驱动等有所突破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的动力来源之一,一般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反馈装置(编码器)三部分构成。

伺服系统主要应用于机床工具、电子机械、纺织机械、包装、工业机器人、锂电池等行业。

在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中,电机主要采用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主要以总线通讯形式实现对位置、速度和转矩单元的控制,编码器主要采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根据GGII的数据,2014-2018年,工业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的市场规模从10.0亿元增至21.5亿元,预计到2023年,机器人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1.0亿元。

2018年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的国产化率为22.3%,大部分市场份额仍由松下、安川、三菱等国外企业占据,但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随着未来国产伺服系统的下游的认可度逐渐提升,国产化率也将持续提升,GGII预计到2023年国产伺服系统的份额将突破40%。

1、控制系统:本体企业自主开发为主,软件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控制系统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实现对机器人的运动位置、轨迹和姿态的控制,并协调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关系,是完成机器人控制功能的结构实现。

虽然控制系统的成本占比在核心部件中相对较低,但却对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国内外各大工业机器人厂商大多把控制系统作为重要的核心技术。

控制系统包含硬件(控制板卡)和软件(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两部分,其中软件部分技术难度较高,是控制系统竞争力的体现。

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在控制系统核心算法上有着深厚的积累,一般采用自主开发的控制器,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也在控制系统领域占据领先优势。

目前国产控制器硬件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但软件方面与国外产品还存在差距,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国产控制系统在中低端领域占有优势。

(二)工业机器人本体:国产化进程加速工业机器人本体通常由机械臂、驱动装置、传动单元、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本体最后一个轴通常是连接法兰,用于接装夹紧爪、焊枪、吸盘等操作装置。

按照按机械结构类型,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工厂用物流机器人(AGV)等。

工业机器人可分为搬运与上下料、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涂层与胶封、加工、洁净室等。

根据CRIA的数据,2018年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59.4%、21.4%、14.74%,是国内市场应用最广的机型;搬运与上下料、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44.6%、25.0%、22.8%,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

机型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SCARA)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特点一般有6个自由度,具有高灵活性、高定位精度等优点。

适用于平面定位、垂直方向进行装配的作业。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直角坐标型组合方式灵活多样。

与核心零部件相比,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高端应用市场依然几乎被“四大家族”所垄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