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奇思妙想(1)》优质课教案.pdf

小学美术《奇思妙想(1)》优质课教案.pdf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在上班路上经常遇到堵车的情况,每当这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的车有一双翅膀,可以飞跃拥堵的路段该多好。

同学们,你回忆一下,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会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吗?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每个人都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想象是超越常规的,通过师生聊天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课堂情境,把学生带进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创意小练习
想创造奇思妙想的世界,首先需要大胆想象。

我们先来一个创意小练习。

一张桌子,一个苹果。

请你用简笔画的表现方法,打破常规思维,对这两个物品进行创意组合。

限时1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总结:打破常规思维的想象,会让画面更奇特。

(设计意图:先从简单的两个物体的组合,激发学生想象力,打破固有思维。

)比利时有一位画家马格利特,他是这样去组合的。

引导学生分析马格利特的两件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大小来实现画面的奇思妙想。

(板书:改变大小)
2、小组合作,探究物体其他的组合方式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展开奇思妙想呢?打开信封,观察这些作品,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哪里奇特?画家是怎么表现的?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及时引导并总结。

以《比利牛斯山之城》为例,真实世界中,石头和城堡应该在哪里?地面上。

画家却大胆地将二者悬浮在空中,把物体放在本不该出现的位置,总结出“改变位置”这一方法。

(板书:改变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用鸟的头部代替少女的裙子,而且鸟的羽毛很巧妙的与裙子的肌理融合在一起。

用树替代飞翔的鸟的尾巴,与身体巧妙连接。

从而总结出“替换法”。

(板书:替换法)
3、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1)观察这幅作品,用了哪些方法展现奇思妙想?说的具体些。

创作时这几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

(2)再看这一幅《记忆的永恒》,哪里最奇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感受表现方法的多样化。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物体组合的方法不止一种,表达奇思妙想也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要敢于想象和创新)
4、作品欣赏
下面通过欣赏作品,我们一起进入奇妙的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回顾本课所学的方法,并拓宽学生思路)(三)教师示范
有了奇思妙想,就要画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