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浅谈《土壤污染防治法》学习资料
2019浅谈《土壤污染防治法》学习资料
什么是
土壤污染?
土 壤 污 染
土壤污染危害
土壤污染特点
隐蔽性、滞后性 累积性 不均匀性 难可逆性
艰巨性,修复周期长、治理成本高
土壤 污染 事件
著名的武汉“赫山地块”事件。赫山地块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
1 道与京广铁路线交会处,紧邻武汉市中心,总面积约242亩。该地块
曾在2006年挂牌出让,由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以4.055亿元的价 格竞得。该地块 在 2007年年初开工建设进行桩基作业时,工人挖到 深层土壤,陆续出现中毒反应,严重者出现倒地昏迷,经检测发现 这是一块“毒地”。
1、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 当会同发展改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 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规划要 求、土地用途、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结果等, 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 布实施。
浅谈《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8月19日
一 防治法出台背景 二 土壤污染防治主要工作环节 三 土壤污染防治法工作制度 四 强化责罚
一 防治法出台背景
土壤污染
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干净的土壤,是保障农产品质量 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
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 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 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重点监测
3、制定风险管控标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土壤污染状况、 公众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科学技术水平, 并按照土地用途,制定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污染 风险管控标准;对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土壤 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应当报国 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 下列建设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 •(一)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曾用于固体废物堆放、填埋的; •(三)曾发生过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 •(四)国务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农业 用地
建设 用地
2、实施土壤环境监测
国家实行土壤环境监测制度。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规 范,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 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 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 站(点)的设置。
土壤环境重点监测
•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下列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 •(一)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的; •(二)作为或者曾作为污水灌溉区的; •(三)用于或者曾用于规模化养殖,固体废物堆放、填埋的; •(四)曾作为工矿用地或者发生过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 •(五)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贮存、利用、处置设施周边的; •(六)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 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土壤污染关乎食品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但是由于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 对其规制的法律出台,相对于我国最早的污染防领域的立法,即1984的《水污染防治 法》,整整晚了34年,这部耗时12年、共7章99条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才实施。
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原则
二
土壤污染防治主要工 作环节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环节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4、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 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 原等主管部门,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业、本行政区域实际 情况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来自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背景
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 基础弱、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为土壤污染防治 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将于2019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领域的污染防治法已全部齐备。
2 “赫山地块”事件发生后,2016年4月,位于江苏的常州外国语学校也
陷入了舆论旋涡。央视新闻报道,自2015年9月份常州外国语学校 搬到新北新校址后,至少493名初中生因为环境污染出现了各种不 适症状。一切的根源在于学校对面一路之隔的化工厂原址,在土地 修复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学校的地下水和空气中检测出非城市 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污染物。这些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土壤污 染带来的危害。
此时,这家地产商才知道该地块大部分都被化学有害物质污染。 地块原为武汉农药厂,检测显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六六六、DDT等 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 化 学 成 分 。此外,农药厂经营期间多次发生 泄漏等安全事故,导致污染严重。这样的土地上显然不适合开发住 宅。在荒废4年后,2010年,开发商将土地退还给武汉市土地储备中 心,除退回买地款之外,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还向企业赔偿各项损 失共计1.2亿元,当时被称为全国最大“毒地”被退事件。
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背景
为了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 环境质量而制定的法规,2016年5月28日,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由国务院印发并实 施。
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背景
危废偷埋、废水偷排偷倒等也加剧了部分地区 土壤污染情况。近年来,江苏省泰州、盐城、 连云港等多地接连曝出固废偷埋、废液偷排、 废水处理不规范等环境污染问题。有企业为排 污掘地30米埋暗管,污染物随意露天堆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