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电镀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电镀企业895家,从业人员4475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电镀产值148913.52万元,较2016年134763.37万元增长10.50%。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68908.55万元,较去年59286.37万元同比增长16.23%。
......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让老树开出新花,做精做强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让新芽长成大树,做大做强高端产业。
大力发展新型信息消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业转型发展,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础支撑。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保证现行标准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要把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与推进绿色发展、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结合起来,大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以8项重点工作为抓手。
在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断完善负面清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弥合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积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层次、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形成了历史交汇,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变革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产业发展重点将不断调整,这就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问题导向为主,更加聚焦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关键瓶颈问题的解决与跟踪上采取目标导向,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与指标,设立阶段性发展目标。
只有这些关键瓶颈解决了,制造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宏观产业政策1、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能够满足整机和系统一般需求的工业基础体系。
但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供给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先进基础工艺应用程度不高,共性技术缺失;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不完善,试验验证、计量检测、信息服务等能力薄弱。
工业基础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主机、成套设备和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品牌信誉,制约我国工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
2、我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
近两年,国家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先后启动了三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加快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要让上述规划体系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长效,产业政策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而后者首先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使之既有助于化解短期内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长远目标。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的经济标识应当是绿色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
可以说,这既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城乡连体循环的绿色经济。
2、推进清洁生产管理服务的载体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互联网+”清洁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
推进清洁生产管理服务的模式创新,对于大型企业,继续发挥其清洁生产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行业、工业园区和集聚区,探索开展清洁生产整体推行模式;对于中小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尝试清洁生产义务诊断等创新服务模式。
鼓励清洁生产中心、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等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20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9.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64亿元,增长9.41%;第二产业增加值1252.74亿元,增长8.00%第三产业增加值606.16亿元,增长10.3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9.74亿元,同比增长10.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5.93亿元,同比增长8.22%。
国税收入311.24亿元,同比增长9.42%;地税收入亿元72.16,同比增长7.8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1%。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67%,衣着上涨0.89%,居住上涨0.6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5%,医疗保健上涨1.0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89%,交通和通信上涨0.98%。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526.76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8.07%。
规模以上AA、BB、CC、DD(含电镀)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92.86亿元,增长5.20%。
AA完成增加值406.24亿元,增长5.65%;BB完成工业增加值337.58亿元,增长6.44%;CC完成工业增加值269.56亿元,增长6.89%;DD完成工业增加值81.19亿元,增长5.9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27.93亿元,比上年增长8.29%。
实现利润总额703.83亿元,比上年增长5.6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7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2%。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845.88亿元,增长7.0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24.44亿元,增长10.5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18.52亿元,同比增长10.5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321.44亿元,同比增长11.3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30.36亿元,增长6.02%。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49.28亿元,增长6.95%。
民间投资3719.10亿元,增长9.88%。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11.16亿元,增长6.54%。
重点项目1589个,完成投资2925.14亿元,增长11.05%。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0%。
城镇实现零售额1153.24亿元,增长5.97%;乡村实现零售额589.13亿元,增长5.6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495.55,增长8.89%。
实际利用外资52943.28万美元,同比增长59.93%。
外贸进出口总值298.22亿元,同比增长52.72%。
其中,出口总值193.84亿元,同比增长56.96%;进口总值104.38亿元,同比增长56.54%。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经济运行平稳、质量提升。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2亿元,同比增长(下同)5%,固定资产投资770亿元,增幅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5亿元,增长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6亿元,增长9%。
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医药、装备制造业产值增幅近30%,天有为电子、成福玉米加工、东禾大米、福和华星制药等一批优质企业迅速成长,金达汉麻、京粮玉米加工、荣泽石油装备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蔬菜等高值高效作物面积增长23.6%,鲜食玉米在全国影响力增强,不仅企业增效,更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单产、效益双双提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
新增有机食品种植面积位居全省首位。
2017年“中国好粮油”企业占到全省三分之一。
第二章区域内电镀行业发展概况一、电镀产业发展现状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不少硬币的外层亦为电镀。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二、区域内电镀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电镀企业895家,从业人员4475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电镀产值148913.52万元,较2016年134763.37万元增长10.50%。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68908.55万元,较去年59286.37万元同比增长16.23%。
2017年区域内电镀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045.87万元,同比2016年22170.37万元增长12.97%;行业净利润13370.83万元,同比2016年12009.01万元增长11.34%;行业纳税总额50578.96万元,同比2016年43772.36万元增长15.55%;电镀行业完成投资36972.94万元,同比2016年31633.25万元增长16.88%。
区域内电镀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行业产值万元148913.52同期产值万元134763.37同比增长10.50%从业企业数量家895——规上企业家26——从业人数人4475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68908.55——AAA 万元16882.59——BBB 万元15159.88——CCC 万元8958.11——DDD 万元7579.94——EEE 万元4823.60——FFF 万元4479.06——GGG 万元344.54——HHH 万元2825.25——III 万元2687.43——JJJ 万元2067.26——————————————————————————————区域内电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项目单位指标——————————————————————————————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25045.87——同期增加值万元22170.37——增长率12.97%行业净利润万元895——2016年净利润万元12009.01——增长率11.34%行业纳税总额万元50578.96——2016纳税总额万元43772.36——增长率15.55%2017完成投资万元36972.94——2016行业投资万元31633.25——增长率16.88%——————————————————————————————三、区域内电镀行业发展预测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3亿元,年均增长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