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方案培训 ppt课件

抽样方案培训 ppt课件


• •到2019年: 1、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 以县为单位东部省区、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分别达到90%、80%、75%; — 《2019~2019 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 •到2019年: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 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2019~2019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调查目的
调查全国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及 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 苗接种率达到90%的进展情况。(定性+定量) • •预计产出: • 全国N个M%乡镇达到90%目标 • 各省N个M%乡镇达到90%目标 • 全国、各省国家免疫规划分苗分剂次接种率
调查地区
• 以乡为单位开展接种率调查。 • •本次调查的乡级单位要求人口不少于10000。
• •方式:入户调查
• •现场调查时,幼儿园不作为调查单位。
调查内容
3岁前18-19剂接种情况
• •乙型肝炎疫苗3剂、卡介苗1剂、脊髓灰质炎 疫苗3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4剂、 A群脑膜炎球菌疫苗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2剂、甲型肝炎减 毒活疫苗1剂或甲肝灭活疫苗2剂等的接种率。 具体内容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 况入户调查表”
• •1) 正确评价免疫接种实施和项目规划的进展情况; • •2)监测易感人群,及时发现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 • •3)分析未接种原因,寻找免疫空白点; • •4)分析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
接种率指标
• 接种率 • 及时接种率 • 符合免疫程序接种率(合格接种率,valid
coverage) • 国家提出目标:人群地域接种率
镇) • • 区分不同接种率的语境(合格接种率) • •接种率调查方法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统计学建立在概率论
基础上。 • • PPS法:调查结果重复测量20次,19次在可信区间范围
(±10%)内。 • •LQAS法:可信区间可调,但精度增加,样本量可能增加。
方案出台历程
3月26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目 标和思路(CLQAS方法)。
30×7 Cluster Survey
适用于对县级和县级以上范围的接种率调查。要求调查地区的 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上,每个基本抽样单位(行政村)的人口总 数,应在1000以上。
• 对整个抽样地区的接种率进行点值和区间估计,
• •但不能用于对单个组群所在区域作点值估计或对几个组群所在地区之间 行比较;
调整村调查人数)。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抽样和调查方法(3)
• 调查儿童抽取:
–在选定的调查行政村,根据该村2019年(或最新)人口登 记、户籍登记、门牌号、自然村(小区)及住户数量、居 民健康档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档案(选取覆盖率最高的 一种)等,利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户。
–若调查户中有1名适龄儿童,则调查该儿童;有几名适龄 儿童,随机抽取1名调查;无适龄儿童,选择距离最近的户 继续调查,直至找到1名适龄儿童。当调查区域为楼群时, 可按门牌号顺序由楼下到楼上寻找最近户。
调查户数抽样方法2
• 农村地区
• 1、将所有村所辖自然村/队/社进行排序,可根据该村2019年 底人口登记册(或村内现有的户门牌号),进行顺序排序后, 摸清每个自然村/队/社所辖户数,核算户数累计数。
• 2、利用系统抽样方法来确定调查户,抽样队/社,选择8/10 个队/社,每个自然村/队/社抽样1名调查户。
督导评估总体安排
• (一)第一阶段:县级自查/普查阶段
– 所有乡级单位,不足1万人口乡合并
• (二)第二阶段:省级抽查阶段
– 抽取34个乡级调查单位
• (三)第三阶段:国家抽查阶段
– 每省抽查2个县,每县调查1个乡
督导评估方式(1)
• (一)县级自查
–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所辖的所有乡进行接种率调查。 –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所辖县(区)的接种
村级单位调查户抽样资料选择-宁夏
•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 户门牌号、新农合登记、户籍登记、自然村名称、 小区/住户统计、健康档案人员登记等资料
调查户数抽样方法1
• 本次调查县区内为推磨式检查,即所有乡级单位均为调查单 位,所以抽样只抽
• 调查户,具体抽样方法如下: • 乡级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居委会、社区)调查10名儿童,
• 城镇
• 应按居委会划分居住小区,可根据该小区2019年底人口登记 册(或现有
• 的楼门牌号),进行顺序排序后,摸清每个小区所辖户数, 核算户数累计数。
• 利用系统抽样方法来确定调查户,抽样小区,选择8/10小区, 每个小区抽样1名调查户。
分片/小区/楼抽样
网格抽样
国家免疫规划疫种率≥90% 样本量计算结果
接种率调查抽样和调查方法(1)
• 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 • 在每个乡调查2~3岁组适龄儿童42名
– 2岁组为2019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儿童 – 3岁组为2009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儿童 – 现场调查要求每乡2岁和3岁儿童均≥18人,尽量保
• 4.接种情况判断。
– 调查儿童有接种证和接种卡(或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个案资 料),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但有接种卡,以接种卡 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均无,判定为未接种。
• 5.接种率判断。
– 分疫苗、分剂次判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接种率。乙脑 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只 用于评估3岁组儿童接种率。在42名适龄儿童中出现某疫苗/ 剂次1名未接种者,判定该乡某疫苗/剂次接种率≥90%;若 出现≥2名未接种者,判定该乡某疫苗/剂次接种率<90%。
其余4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各调查8名儿童(可根据人 口容量调整村调查人数)。 • 抽样方法 • 乡政府所在地抽10户,其他4个村抽8户,计算平均组距,总 户数除以所抽户数。第一户选择按照随机原则确定,即随机 选择一张人民币最后一位数为随机数,第二户为随机数加组 距,第三户以后为上一抽中户数加组距。
率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 2019年10月18日前完成自查现场工作。
• (二)省级抽查
– 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利用系统抽样或简单随机方法抽 取34个乡开展接种率调查。
– 督导被抽取乡所在县、市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 – 2019年11月中旬前完成省级抽查现场工作。
督导评估方式(2)
甘肃省国家免疫规划 督导评估工作方案
甘肃省疾控中心 2019年9月
主要内容
• 背景 • 督导评估方案
背景
• 中国接种率相关工作指标
•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9-2019年)》(国务院)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9]57号)
证调查对象年龄组均衡。
• 采用入户方式调查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抽样和调查方法(2)
• 调查村抽取:
– 在调查乡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进 行调查
– 其中乡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为必选 – 其他4个行政村随机抽取(可采取抓阄或利用随机
数抽取)。
– 不足5个行政村全部抽取。 – 乡级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调查10名儿童 – 其余4个行政村各调查8名儿童(可根据人口容量
历次全国大型接种率调查比较
2019年扩免自查调查接种率 与报告接种率对比
不同渠道的调查接种率
% 100
80
60
40
20
0 云南
新疆
青海
甘肃
贵州
西藏
四川
如何看待接种率调查结果
总体而言,免疫规划较10、20年前取得进步 • •在保证方法科学性、严格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科学看待调查
结果 • • 以代表性的数据说话, 避免随意性(接种率高、低都不信) • • 避免以偏盖全(以某个乡镇可能的低接种率去推断所有乡
为什么要调查
• 优点: • •接种率调查是对报告的有效补充,核实报告的可靠性。 • •评估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地理区域的接种率变化情况 • •实施过程既宣传、扩大预防接种工作影响。 • • 应种数明确清晰,获得的接种率较为精确。 • •缺点: • •花费巨大,时间较长,不易开展 • •相对滞后,不利及时发现问题。 • • 必要性: • •接种率报告真实性受到广泛质疑 • •接种率报告信息有限(应种、实种),无法对不同人群、地域的接种率
• •儿童的及时建卡(证)率要努力达到100%;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 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 —《2019~2019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
接种率评估
• 接种率是评价免疫规划项目成败,以及免疫 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宏观指标
• •接种率评估
• 接种率常规报告(报表、个案) • 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评估 • 接种率调查 • 疫苗使用量评估
• •4月15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征求省级免疫规划专 家意见
• •5月9日,召开第三次会议,征求各级免疫规划专家 意见(省市县乡接种单位)
• •6月3日,卫生部组织专家论证会议(免疫规划、流 病、统计专家)
• •2019年8月1日~15日,选择宁夏(农村)、北京 (城区)开展接种率调查预试验从方法的科学性、 可行性(工作量)、调查内容的合理性等方面
• 特点
• 样本量大,方法比较复杂,耗时多,多适用于常规接种率调查,难以连 续地对每次接种活动及时进行评价。
• 接种率的允许误差较大(+10%),当接种率达到较高或较低水平时,调查 结果不够敏感。
• 无法对较小人群单位(几万人或更少)进行接种率评价
• 30*7的样本量为210个,可提供适合于真实的人口比例10%的估计。多数情况下它是足够的, 然而,当接种率非常高时(如1000人中仅1人未接种时),估计这个10%精度不是非常能够 提供足够信息的。评估这种误差±10%的分布将无意义。可能需要加大样本量。可同时增 加组群数和每组群样本量,也可只增加每组群的样本量。每种情况下最理想的组群和样本 量组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