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病人护理
护理措施
4.药物护理
乳果糖应用时从小剂量开始。 服用新霉素不宜超过1个月,并做好听力和肾功 能监测。 应用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时,两者比例应根据 血清钾、钠浓度和病情而定。 应用精氨酸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不宜与碱 性溶液配伍使用。 大量输注葡萄糖时,警惕低血钾、心力衰竭、 肺水肿。
护理措施
5.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 对于躁动不安者需加床 栏,必要时宜用保护带,以防坠床。 6.昏迷病人的护理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作好口腔、 眼部、皮肤的护理。 尿潴留病人给予留置导尿, 并记录尿量、颜色、气味。 给病人做肢体被动运 动。
氨的形成和代谢
肠道:尿素,蛋白质-
产
分解
生 肾:谷氨酰胺-分解
骨骼肌:运动
NH4+ 粪便排泄
入血
NH3
代谢
1.入肝→鸟氨酸循环→尿素(大部分) →肾 2.脑、肝、肾利用→谷氨酸、谷氨酰胺 3.肾→尿素、铵盐→排出 4.肺→呼出
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原因
➢低钾性碱中毒→肠道、肾对氨的重吸收 ➢含氮物质摄入过多,上消化道出血→肠腔 内氨生成
➢低血容量与缺氧→肾前性氮质血症 ➢便秘→毒物吸收过多 ➢感染→组织分解增多 ➢低血糖→脑乏氧,氨毒性增加 ➢镇静安眠药→抑制大脑皮层功能
血氨
血氨增高的后果
影响脑的能量代谢: ➢干扰三羧酸循环 ➢消耗ATP,影响乙酰辅酶A生成→脑的能量供应不足 ➢脑干网状内皮系统供能不足→睡眠觉醒障碍 改变中枢神经递质浓度: ➢NH3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谷氨酰胺增多→脑水肿 ➢谷氨酸减少→抑制大脑兴奋性
身体状况
根据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意识障碍 程度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前)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 扑翼样震颤也称肝震颤。嘱病人两臂平伸, 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伸开时可见 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 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击样抖动若紧握病人手一 分钟,能感动病人抖动。
治疗要点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降氨药物:L-鸟氨酸-L-门冬氨酸 ,谷氨酸钾/ 钠,精氨酸等; 支链氨基酸:口服或静脉输注支链氨基酸为主的 氨基酸混合液。可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抑制 大脑中假神经递质的形成。 4.防治脑水肿,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护理问题
急性(慢性)意识障碍 与血氨升高,大脑功 能紊乱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肝功能衰竭消 化吸收障碍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病人意识障碍,精神异常、 烦躁不安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肝性脑病的有关知识。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明显的神经体征 ,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 增高,踝阵挛及锥体束征阳性; 扑翼样震颤存在 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三期(昏睡期)
昏睡(可唤醒)和精神错乱。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肌张力明显增高,锥体束征阳性。 脑电图明显异常
四期(昏迷期)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病因
肝硬化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特别 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门体分流手术
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血氨升高 大量排钾利尿、 放腹水 高蛋白饮食 感染 使用镇静剂及麻醉药 便秘
发病机制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 般认为本病产生是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 -腔静脉之间手术造成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循 环,使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产物未被肝解毒 或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征是 C
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 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肌张力腱反 射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 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 裸阵挛和过度换气。 脑电图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1.血氨
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血氨多增高 急性肝衰竭所致的脑病,血氨多数正常
2.脑电图检查 3.简易智力测试
发病机制
各种严重肝 病(肝硬化、 重症肝炎)
肝功衰竭 门体侧支循环
毒性代 谢产物
氨中毒、 氨基酸代 谢失衡
表现:意识障碍, 性格改变,行为 失常,定向力及 计算力下降,幻 觉,狂躁,昏睡, 昏迷
体循环
入 脑
干扰脑的能 量代谢,大 脑功能紊乱
发病机制五个学说
氨中毒学说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 体学说 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障碍程度、生命体征、 定期复查血氨、肝肾功能、电解质。 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1)不用或慎用镇静安眠药,麻醉药。 2)防止感染:加强基础护理,观察体温变化。 3)防止大量进液或输液 4)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及时处理严重的 呕吐和腹泻。
护理措施
5)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口服或鼻饲50%MgSO4 30~50ml导泻。 3.饮食护理 发病开始数日内禁蛋白质饮食,给予 高热量、高维生素(禁用VitB6)饮食,以碳水化合 物为主要食物。 神志清醒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不超过20g/日, 以后每3-5天增加10g,但短期内不能超过40-50g/d, 以植物蛋白为好。显著腹水者限钠应250mg/d,水入 量一般为尿量+1000ml/d。
治疗要点
1.消除诱因:积极防治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快速、 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不用或慎用镇静安眠药,麻醉药。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灌肠或导泻 :可用生理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
禁用肥皂水灌肠。 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新霉素等;
口服乳果糖,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使 肠内呈酸性,从而减少氨的产生、吸收。
保健指导
介绍肝脏疾病和肝性脑病的有关知识 指导病人和家属认识肝脑的诱发因素 告诉家属肝脑的早期征象,以便及时诊治 认识疾病严重性,加强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家 属给予支持 遵医嘱正确服药,并了解药物作用,定期随访 复诊。
经典例题
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止血后常并发 C
A.癌变 B.窒息 C.肝性脑病 D.感染 E.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