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 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
性、物理状态和制作方 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
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 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
加或在食品名称后注明 或食品名称后附加相应
相应的词或短语。
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
浓缩的、复原的、熏制
的、油炸的、粉末的、
粒状的。
5.2配料表
5.1.2配料清单
5.2.1 除单一配料的食品 5.1.2.1 预包装食品的标
食品。
产品标准的规定。
4.2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 4.2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
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 有内容应清晰、醒目、持
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 久;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
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 于辨认和识读。
与另一产品混淆。
4.3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
4.3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 有内容,应通俗易懂、准
5.1.1.1.1 当国家标准或行 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 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 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 的名称。
5.1.1.1.2 无国家标准或行 业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 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 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5.1.2 在使用“新创名 5.1.1.2 可以标示“新创名
称”、“奇特名称”、 称”、“奇特名称”、“音
, 重
可 复
以 标
不 示
在 相
应选用其中的一个。
4.10 如果在内包装物
5.1.1.2 无上述规定的名 称时,必须使用不使消 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 名称或俗名。
(或容器)外面另有直 接向消费者交货的外包 装(或大包装),可以 只在外包装(或大包装) 上标示强制标示内容。
5.1.1 食品名称
5.1.1.1 应在食品标签的醒 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 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 确、有科学依据;不得标
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示封建迷信、黄色、贬低
的规定。
其他食品或违背科学营养
常识的内容。
4.4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4.4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
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 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
学。
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
8 基本要求
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
第一部分 食品标签标准概况 一 食品标签的作用 食品标签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 ——促进销售。 ——向消费者承诺。 ——向监督机构提供监督检查依据。 ——维护食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
二 食品标签标准修订情况
1 修订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和GB13432-199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的必要性
5.2.1.3 如果某种配料本身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 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 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明复合 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 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 序一一列出原始配料。当 复合配料在国家标准或行 业标准中已有规定名称, 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 25%时,则不必将原始配 料标出,但其中的食品添 加剂必须标出。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2004 国家标准宣贯
规范食品标签的必要性
国务院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如下的调整:
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和监
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市场环节的监管,将卫生部承担的食
品经营环节的卫生许可和监管职能划归工商部门. 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
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
指南目录
第一部分 食品标签国家标准概况 第二部分食品标签国家标准条文释义 第三部分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内容详解和 示例 第四、五部分国家与食品相关的法律、 法规,标准和部门规章 第六部分国际标准、导则和法规
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 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 1.8mm。
5.1 食品名称
4.9 如果透过外包装物能
5.1.1 必须采用表明食品 清 晰 地 识 别 内 包 装 物 或 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容 器 上 的 所 有 或 部 分 强
5业品.1的标.1.一准1 个中当或已国几规家个定标名了准称某或时行食,制外应的标包内示装容内物。容 上
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
8.6 食品标签所用的计量 地址、网址除外)。所有
单位必须以国家法定计量 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单位为准,如:
(国外注册商标除外)。
质量单位:g或克,kg或 4.8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
千克;
大表面面积大于20cm2时,
体积单位:mL、ml或毫 升,L或升。
(1)关于标签的标示内容
(2)关于标准的名称
(3)关于术语和定义
(4)关于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5)关于食品名称 (6)关于配料表 (7)关于净含量 (8)关于日期标示 (9)关于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 址 (10)关于免除标示内容 (11)其他增加内容
3.8 固形物
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
食品中的固体部分,不包
(5)修订后的标准,划分为强制性条 文和推荐性(非强制)条文;为具体 食品产品标准制定标签内容提供指导; 对进口食品标签与国产食品标签的要 求基本一致,同等待遇。
3主要修订内容
对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 准》和GB13432-1992《特殊营养食 品标签》具体修订内容有11个方面。
“胶姆糖基础 剂”
添加量不超过 10%的各种蜜 饯水果
“蜜饯”
5.2.3 当加工过程中所用 5.1.2.3 当加工过程中所
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 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
时(指发酵产品,如酒、 分(指发酵产品,如酒、
酱油、醋等),为了表明 酱 油 、 食 醋 ) 时 , 可 用
产品的本质属性,可用 “原料”或“原料与辅料”
(1)与《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 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应的 法规、标准协调一致。
(2)结合我国国情尽量等同采用CAC标 准。
(3)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健康,维护消费 者知情权;有利于市场正当竞争;促进 企业自律;防止利用标签进行欺诈。
(4) 标准的主体内容基本不变,保持 标准的连续性,避免给企业造成经济 损失。重点修订标准中企业执行有困 难、不具体、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
各种植物油或精炼 植物油,不包括橄 榄油
各种淀粉,不包括 化学改性淀粉
“植物油”或“精 炼植物油”; 如经 过氢化处理,应标 示为“氢化”或 “部分氢化”
“淀粉”
加入量不超过2% 的各种香辛料或香 辛料浸出物(单一
的或合计的)
“香辛料”、“香 辛料类”或“复合 香辛料”
配料
类别归属 名称
胶基糖果的各 种胶基物质制 剂
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
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
无
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 强调配料的添加量。
5.1.3.2 同样,如果在食品 的标签上特别强调某种或 数种配料的含量较低时, 应标示所强调配料在成品 中的含量。
5.1.3.3 食品名称中提及的
某种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
别强调,不需要标示某种
无
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添 加量很少,仅作为香料用
以上着色剂,可以标示类别名Βιβλιοθήκη 称(着色剂),再在其后加括
号,标示GB/T 12493规定的代
码。如,某食品添加了姜黄、
菊花黄浸膏、诱惑红、金樱子
棕、玫瑰茄红,可以标示为:
“着色剂(102、113、012、
131、125)”。
5.1.2.2.2 下列食品配料,可以 按表1标示类别归属名称。
配料
类别归属 名称
无
括可溶性固形物。
3.9主要展示版面 principal
display panel
无
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时,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上最容
易观察到的版面。
4 基本原则
4 基本要求
4.1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 4.1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
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 有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
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 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
5.1.2.1.4 在食品制造或加
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应在
无
配料清单中标示。在加工
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
挥发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5.1.2.1.5 可食用的包装物
也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原
无
始配料。如可食用的胶囊、
糖果的糯米纸。
5.2.2 各种配料应按5.1条 5.1.2.2 各种配料应按5.1.1标示
量应排在同一视野内。
音或少数民族文字,但
8.5 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 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是规范的汉字。
8.5.1 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 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 大于相应的汉字。
8.5.2 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 4.7.2 可以同时使用外文,
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 但应与汉字有对应关系
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 (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
“牌号名称”或“商标名 译名称”、“牌号名称”、
称”时,必须同时使用 “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
5.1.1条中规定的任意一个 名称”,但应在所示名称的
名称。
邻近部位标示5.1.1.1规定的任
意一个名称。
5.1.1.2.1 当“新创名称”、 “奇特名称”、“音译名 称”、“牌号名称”、“地 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 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 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
的规定使用具体名称。食 具体名称,但下列情况除外。
品添加剂应使用GB 2760 5.1.2.2.1 甜味剂、防腐剂、着
规定的产品名称或种类名 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
称;其中,甜味剂、防腐 品添加剂可以按GB 2760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