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子勋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李子勋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孩子5岁时突然对外部世界发生很大的兴趣。家长要好奇的 、欣赏的看着孩子他在干什么,不要忙着纠正他,阻止他 、教育他。
用文字去干扰他,而不是去评判他的对错。 孩子在5岁前,对语言的理解是比较难的,对孩子太多的价
值观、对错的判断会让孩子感觉妈妈不喜欢他。
不要过早的把价值系统塞进孩子脑子里,对孩子对错的判 断造成了孩子自我的分裂,他的眼睛就会比较暗淡无光。
息不是通过言语来传输的,母亲通过与孩子共处的生物场去影响孩子。 母亲内心的宁静、稳定对孩子十分重要。
在太太怀孕之后,到孩子6岁之前,丈夫就是做牛做马也应该,这样可以 让太太顺气。
中国的妈妈对孩子的依恋比孩子对妈妈的依恋要多。
对错判断与神经症冲突
神经症冲突就在于否定自我中的一部分,而又不得不接受 自己的那一部分。二分法的价值判断造成了对自我构造中 的一部分的否定,不喜欢自己的一部分,不接受自己。只 有完全的接纳自己的全部才能避免神经症冲突。
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
——李子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李子勋简介
北京大学心理系 研究生临床指导导师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心理专家; 北京电视台心理学顾问、《心理时间》、
《心理家园》心理专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
世界》、《父母必读》亲子关系节目主持 人; 《时尚健康》、《女友》、《世界都市》 、《上海双周刊》、《光明日报》、《心 悦》等十几家杂志心理专栏作家。
李子勋处理个案的一般模式
1. 观察来访者的言谈,对问题的描述,通过移情、反移情 来体会来访者的心态,判断来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同 时判断他的人格特征对他所描述的问题会造成什么影响 。
2. 寻找更好的解释系统,看到问题的正面价值。 3. 并不直接告诉来访者我能给你解决问题,只是告诉来访
者我可以告诉一个方法,你可以去试试。
关于网络依赖
网络依赖不是上网太多,而是上网太少。应该在8岁 时就教他上网。他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快乐,他通过 网络会形成他自在的东西。
16~25岁是依赖网络的主要时期,当他的自我认同完 成之后,他就会离开网络。
如何解决上网问题的孩子
让孩子帮助妈妈上网查“很重要的”资料。
孩子通过搜索引擎的运用,会接触到大量其他的新奇的东西。
智力是会拓展的。若孩子厌学,你可以让他专攻某一门他最喜 欢的课,其他学科先放弃,当这门课达到优秀时,其他课就会 自然也好起来。 11岁以前,小学阶段暗示的技巧:当孩子考的不好时,你可以 表现出不高兴,但当孩子问你是不是因为他考的不好而不高兴 时,你要说:不是因为你考的不好,我只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 不舒服、不高兴。 当孩子考的很好时,你可以表现出高兴,但不要告诉他你是因 为他考的好而高兴。 当我们的孩子被老师骂了,我们应该抚慰孩子而不是成为老师 的帮凶。撒切尔夫人,侍者洒汤在大臣身上,撒切尔夫人拥抱 那个侍者说:“我们谁都会犯错。” 学校里的老师从来不想去理解孩子什么,只会想当然是什么。 代币疗法:只针对孩子某一个关键的问题进行奖励,而不是对 所有的问题的改善都奖赏。
5、想一想是解释在先,还是事实在先。我认为李子勋这里的解释就 是一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你不断认为孩子在撒谎而造成了孩子最 终的撒谎行为,还是孩子的撒谎行为促成了你的解释。
6、真正的归属感并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被什么拥有。
7、一个极端道德的国家,就是一个极端不道德的国家。因为其中的 每一个人都会有负罪感。太多的规则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当孩子在涂鸦时,千万不要让他去学画画,因为当他要画出被别人认同的 画时,他就会对绘画失去兴趣。
我们的教育是让他保留他的那份天份,而不是去发展他的什么潜能。你教 他什么,他就会失去什么,因为他丧失了他原初的东西。
左右脑与早教
对于刚出生的小孩,应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保留孩子的敏感 力。
在孩子没有学会分类之前,不要让他认字。过早的认字会让孩 子丧失掉他的图形思维。文字思维是趋向于简单化,这是脑神 经的运作机制:它能用两个神经完成的事情,就不会去用10个 神经去完成,而图形思维则是需要大量神经参与工作的。一旦 孩子过早的认识字,他就会仅仅发展文字思维而丧失图形思维 。他就会习惯于用简化的、概括性的文字去描述世界,而这种 描述是极不完整的,因为他只能用文字描述,而不能很好的画 出来。
关于规则
一个不服从规则的孩子就是一个创造规则的孩子。 作为父亲一般不怎么评价孩子,不喜欢对孩子进行价
值判断,而做母亲的则经常评判孩子,所以3~5岁之间 最好由父亲来带孩子。 外在的规则越少,他自身自在生成的规则就越多。 只给孩子一条规则——尊重爸爸妈妈就足够了。 北京123中学,校规有200多条。北师大附中校规只有 几条。 美国只有一条规则:你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
让他的座椅不舒服。
调整高度、撤掉坐垫等等。所做得这些不要让他感觉到。
如何解决上网问题的孩子
把夫妻关系搞好。
孩子在玩电脑的时候,夫妻两个手拉手走到孩子面前告诉孩子:“ 我和爸爸去看电影了,你自己在家里吧!”
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不要限制他玩电脑。 分享孩子玩电脑时的快乐。
假如孩子玩电脑的时候在笑,说明他还是正常的。分享他的快乐。
跟着他。
孩子到哪里上网玩游戏,妈妈就跟到哪里。妈妈就坐在门口,对 孩子说“你玩就行,妈妈自己在家里很闷,妈妈也想出来散散心, 你玩你的就行”。
让他找回现实感。
用手指拍打他的皮肤,让他的皮肤发红,开始慢慢的,然后逐渐 加重,让他喊疼,持续2周的时间。
学会用不解决的方式去解决。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你搬个凳子来看着他玩,不用说话,就是认 真的看着他玩游戏。
关于早恋
对于孩子的“早恋”,家长在内心里要认同,这是一件在人 类社会中很普通的事情,不必过于的干扰他。
在妈妈的眼皮底下让他早恋,不要对他说NO。让他把女朋友 领到家里来,在妈妈所能控制的范围内让他跟异性朋友交往 。
中学生的早恋不是恋别人,其实是恋自己,是指向自己的。
反向技术的运用:破坏早恋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恶心她。妈妈 更喜欢、更关心女儿的男朋友,夸奖她的男朋友,总是说那 个男孩好,女儿就会说他没没有那么好,还有比他更好的呢 ,她就会去注意那个男孩的缺点。
陪孩子学习、读书,孩子用的不是自己的智商,而是 用了你得智商。你唯一不能帮孩子的是帮他读书。
4年级以下的小学教师必须要长得漂亮,要温柔,这样 孩子就较少出现青春期逆反。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少的可怜,而且大多数将来都用 不着,鼓励孩子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
关于孩子的学习与养成教育
看书只取所需,不必全部都看,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 让孩子的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当智力在某一点上达到优秀时,
3、“你是装的还是真的?”面对有问题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调皮、磨蹭等等,你换一种眼光去关注他,当你这样问的 时候,你就不会用原来的眼光看孩子,你就不会对孩子产生 投射性认同。
4、我假定他是个善的、弱的、软的。我每次都用软的方式与对 方内心中软的、善的部分交流,他就会慢慢的变软、变善。
李子勋在咨询方面的思想与技巧
在孩子3岁前,要让孩子饱受刺激,去大自然中感受信息。
教他说话,但不要教他认字。7岁时开始认字最好。
人在胚胎中的发育会重复所有生物的演化过程。心脏细胞最古 老,最先发育,左脑是比较年轻的细胞,右脑细胞比左脑更古 老。不要在右脑饱满之前开发左脑。
当我们用语言去描述孩子的时候,就很有杀伤力,应多使用非 语言的交流。
尽量减少跟孩子交流中的非此即彼的交流模式。
左右脑与早教
过早的发展左脑比不发展还遭。左脑细胞发展语言思维,历史较短,人的 右脑细胞很古老,最早先发育。6岁前,孩子以发育右脑为主,7岁之后发 育左脑,7~11岁左右脑共同发展。右脑发展的越好,左脑就会越好。对左 脑刺激过强发育太快后劲不足。右脑其实与心脏联通,右脑主管感觉。
学会对孩子示弱。
示弱就是要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如果孩子游戏打得好,你要说: “宝贝,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孩子肯 定会特别高兴,当你慢慢地表示出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也许就会 慢慢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原因是孩子玩游戏的潜在意义是在有限的环境 里寻找与父母分离的空间,如果母亲也要玩,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减,当 然严重依恋游戏的孩子除外。
李子勋语录
我们对他人的感受,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反射。一 样的,在对待孩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面对一面镜子。
孩子有坏习惯时,如果妈妈的接纳方式得当,坏习惯会 自然的消失。
言语有一种能量,你说孩子是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 。更重要的,你觉得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正好是你内心 中认同的那部分,最后,孩子他就会真的成为你说的那 样。
关于孩子的学习与养成教育
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不舒服,要让他有快感,不 要在孩子学习时批评他的坐姿,写字潦草,等他学完 之后再说。
投射性认同:妈妈关注孩子的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 么!你关注他撒谎,而且只关注他撒谎的行为,而且 每次你都能找到他撒谎的坚实的证据,那孩子就会认 为他自己就是一个liar。
夫妻双方应避免高度一致性的教育方式
双方的教育方式应有一定的差异,高度的一致性会对 孩子产生压抑。
本人理解:大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方法 可以有不同,父亲有父亲的特色,母亲也要有母亲的 特色。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双方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但是尽管不同,都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两种方式都 是孩子喜欢的,可以接纳的。双方只是方式的不同, 但是不可以存在对立。不同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到世 界的丰富多彩,而严重对立的教育方式却会让孩子分 裂。
所有左脑的信息都要经过右脑的处理,所有过早开发左脑的人,在到了初 中2年级的时候就会落马。
早期聪明的人以后只能成为匠人,很少能成为大师。大师在小的时候,看 上去都比较笨。
过早的对孩子进行人类音乐的刺激,会让他缺乏很多,让他多听大自然的 声音,更有利于他的创作。
左脑的东西都是需要用语言描述的,右脑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当 我们过早的开发孩子的左脑时,孩子就习惯于用语言去描述他的所见所闻 ,但是他所能够描述的仅仅是他感受到了的极小的一部分,所以当他在用 语言描述时,他就已经丧失了很多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