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
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
6.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
,。
,。
9.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10.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11.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12.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13.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
,。
14.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15.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16.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其?。
,。
17.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18.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19.《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20.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21.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2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
2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⑴,;⑵,;⑶,;⑷,。
25、《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26、《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27、《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28、《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29、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0、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
,。
?。
,。
?。
”3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
3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作者又用“。
?”作侧面描写。
3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写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锦瑟》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的诗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
6、《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
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7、《锦》诗中“,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劝学》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10、《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1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1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1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1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1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