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伤寒论-太阳病腑证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血瘀停滞,荣气不能 敷布而发黄
瘀热互结,病在血分 而发狂
蓄血重症 抵挡汤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抵挡汤方
水蛭(熬) 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 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不下更服。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据《素问·宜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 为遗溺。此病责之于膀胱气化功能失职而致, 治当调理气化功能。取五苓散加覆盆子、桑螵 蛸、龙骨、炙甘草。水煎,服药六剂。睡中已 知尿意,有时能自动起床小便。上方加双花, 继服药十余剂,遗尿消失。(聂惠民医案)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思考应如何辨证?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辨证: 瘀滞日久,郁而化热。经云:“血实者宜决
之”,用桃核承气汤逐淤通经。 桃仁12克,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
甘草3克,桂枝6克 3剂。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药后经来紫黑,所下血块甚多,腹部不痛,烦 热亦松。用四物汤加味调理,月经从此正常。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 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 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泻下瘀热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杜某某,女,18岁。因遭受惊吓而精神失常, 或哭或笑,惊狂不安。伴见少腹疼痛,月经延 期不至。舌质紫暗,脉弦滑。(《经方临证指 南》)
脉浮数 烦渴
表邪不解、表证仍在
表邪入里,膀胱气化失 职,下焦蓄水,津液不
能上乘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原文】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
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4)
词解
水逆:水邪停蓄膀胱,气不化津,而致口渴饮 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症的表现。
词解
程?
1. 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
2. 消渴:非病名,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胃中干 (津液损伤) 太阳病过汗
烦躁、不得眠、口 和胃气 渴欲饮水等症状
表不解, 外邪随经 入腑,膀 胱气化失 司
微热、消渴、 小便不利等
五苓散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原文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摘《续名医类案》)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栾某某,48岁,女,少腹胀,全身浮肿已一月。 小便时尿道有发热疼痛感,但小便通畅,化验 无异常发现,全身浮肿,憋胀,夜卧不宁,不 能坚持工作,曾服中药八正散等二十余剂无效。 少腹部有压痛,烦躁,健忘,易怒。脉滑,舌 胖苔白。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按语:瘀血内停,挟有郁热,以致月经先期, 表现为少腹刺痛、拒按等一派瘀滞现象。瘀血 不去则新血不生,故用桃核承气汤下其瘀热, 多年痛经得以速愈。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李某某,女,28岁。春三月经水来多,八日方止,因当烈日 摘茶,忽然小腹急痛,上冲心膈,寒热往来。喜呕,药不得 入口,手足厥冷,气闭神昏。医以附子五积散加减等方治之 不效,更延余诊。脉象沉伏,舌苔黄,质暗红。查此病经水 大来八日,医者无不以虚治之,岂知热邪乘虚内入血室。仲 景治热入血室有小柴胡法,然小柴胡乃和解之方,今热邪势 急,必用急攻。况血海隶于阳明,以少阳为来路,当以阳明 为去路。宜泄热逐淤,拟桃仁承气汤。
肺失宣散和肃降,则痰壅于肺;脾失健运,则运化 水湿和散精功能减退,津液环流迟缓,而生湿生痰; 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而致津液停留,为痰 为水。三焦水道不利,不仅直接影响津液的环流, 而且也影响着津液的排泄。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主要是指元炁亏损,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 减退,而致水液潴留,上下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 液化为汗液,主要是肺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 主要是肾的蒸腾气化功能。肺和肾的功能减弱可以 引起水液潴留,发为水肿,但是肾的蒸腾气化则起 着主宰排泄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肺失宣发,腠理 闭塞,汗液排泄出现障碍的情况下,津液经过代谢 后的废液,仍可以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反之,如 果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出现 障碍,则必致水湿泛滥而为水肿。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
甘草汤主之。(73)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
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
茯苓甘草汤-----水停中焦
握蓄血证。 2.了解抵当丸证。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治法:通阳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重点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1、膀胱气化失职 2、湿热蕴结 3、热邪壅肺 4、肝郁气滞 5、尿道阻塞 6、中气下陷 7、肾气衰弱 .......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 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表未解
先解外
表已解,少 腹急结
桃核承气汤
如狂、少腹急结者----热在血分,气血不 通,瘀结下焦,上扰心神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 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 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 微利。
理解津液输布和排泄的过程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膀胱的气化作用其本质是肾气化作用的 一部分,膀胱与肾共同完成气化作用而
对津液进行气化和排泄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 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 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用:桃仁12克,桂枝6克,大黄12克,芒硝6克,炙草6克。 连服3剂,厥回呕平,粪下黑物,痛缓神清。惟肚腹胀大改进
小柴胡汤加山楂、益母草、当归、川芎、广皮、厚朴、云连, 两周全安。 按语:用桃仁承气汤治热入血室实证,确有新义,值得进一 步探讨。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
膀胱气化不利
血热互结于下 焦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张意田治冉口焦姓人,七月间患壮热舌赤,少 腹闷满,小便自利,目赤发狂已三十余日。初 服解散,继则攻下,但得微汗,而病终不解。 诊之脉至沉微,重按疾急。夫表证仍在,脉反 沉微者,邪陷于阴也。重按疾急者,阴不胜真 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矣。此随经瘀血结于 少腹也,宜服抵当汤。乃自制虻虫、水蛭,加 桃仁、大黄煎服。服后下血无算,随用熟地一 味捣烂煎汁,时时饮之,以救阴液。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膀胱气化失职
水停于内,津液
不得上乘故小便 不利,消渴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津液的输布障碍,指元炁推动力下降,津液得不到 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某一 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 饮。
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涉及肺的宣发和肃降、脾 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调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 利等各个方面。
【原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已解,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 气汤。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思考:
“热结膀胱” 的病位在哪里?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膀胱 胞宫 肠腑
下焦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 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抵挡汤主之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随经 瘀热在里
传经or经传
表邪化热,随 经入里,而入
于血分
瘀热在下焦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表邪入里 脉由浮转沉
结于胸胁 结于下焦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中临--曹正同
1
蓄水证 蓄血证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目的要求】 掌握蓄水证。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
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
回忆体内水液的代谢过
白饮:即米汤,又做白米饮。
1两=24铢 1铢=0.651克 1两=15.625克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五苓散
猪苓、茯苓、泽泻--导水下 行,通利水道
白术--健脾燥湿
桂枝--通阳化气以行水,解 表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水 不解,甚则饮入则吐,苔白滑。
思考如何 辨证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处方
桂枝三钱 茯苓四钱 泽泻五钱 猪苓三钱 苍术三 钱
此外寒内饮为患,为五苓散方证。 结果:上方服三剂症减,继原方服六剂,诸症
基本消除。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王某,男,13岁,患儿遗尿,从小一直尿床, 经治疗效果不理想,加之患儿怕羞,治疗难于 坚持,至今仍遗尿,时伴有尿频,无尿急、尿 痛。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脉沉略弦,苔薄白, 舌尖红。
分
表里同病
结胸 蓄血 急者救里
但愿人间常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原文】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