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思考题


2013-7-15
8
• 7、世界统一于存在。
•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 的物质统一。
• 9、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因而物质就是运动,运 动就是物质。 • 10、静止也是运动。
• 1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12、否认时空的绝对性,是唯心主义时空观;否 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时空 观。
[a]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013-7-15
15
• (单选)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b]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2013-7-15
16
• (单选)下列包含辩证法适度思想的是
[d]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013-7-15
12
• (单选)下列体现矛盾向对立面转化思想 的是
[b]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多难兴邦,居安思危 –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013-7-15 20
•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8、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9、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
• 10、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 1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2013-7-15
21
• 1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体现了量度质变的关系。 • 13、与肯定方面相比,否定方面更有利于 事物的发展。 • 14、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肯定阶段的回归、 回复和重复。 • 15、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与直线论。
[cd]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13-7-15
3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
• • • • • •
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 “心外无物” ……
• 8、一切都是必然的、决定的,人只能 等着规律起作用。 • 9、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
2013-7-15 27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 (单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 的观点是
[c]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科学的观点
判断正误
•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辩证法的认 识论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 •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知 识经验。 • 3、根据对认识源泉的不同回答,可以将认 识区分为经验论与唯理论。
2013-7-15
32
• 4、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论。 • 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 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接受和保留信息的 过程。
• 6、认识开始于感觉。
• 7、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 8、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 为重要。
2013-7-15 33
2013-7-15
34
2013-7-15
35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 (多选)真理的客观性所包含的意思有
–A. –B. –C. 沟 –D.
[bd]
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是铁的客观事实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真理同谬误存在着一道无法相互转化的鸿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013-7-15 22
• 16、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 17、承认因果联系属于唯物辩证法。
• 18、必然性是有原因的现象,偶然性是没有原因 的现象。
• 19、一切现存的都是要灭亡的。 • 20、假象和错觉实质上是一回事。
• 21、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013-7-15
2013-7-15
13
• (单选)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说法 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
–A.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013-7-15
14
• (单选)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 盾的表现违背了
• (多选)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b]
–A.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生产力 –B. 人们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2013-7-15
41
• (单选)下列各组社会意识中,全部属于 意识形态范畴的是
2013-7-15 6
• (多选)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在下列现 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有
[ac]
–A. 生产关系 –B. 科学 –C. 场 –D.法律
2013-7-15
7
判断正误
• 1、哲学就是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 3、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 4、 “左”容易导致唯心主义,右容易导致形而上学。 • 5、唯物主义是辩证法,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 • 6、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 的花。
• (多选)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bcd]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D.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2013-7-15
19
判断正误
• 1、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2、近代辩证法的表现形式是形而上学辩证法。 • 3、发展都是运动,但运动不都是发展。 •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 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 5、事物既区别又联系。 • 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科 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和运用。
2013-7-15
39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 判断正误
•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是想统一的。 • 2、 “人是被判了自由的徒刑的”,因此是 绝对自由的。 • 3、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 改造。
2013-7-15 4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013-7-15
28
• (单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 的行动”,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c]
–A.意识有能动作用 –B.认识的能动作用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
2013-7-15
29
• (单选) “学而不思则罔”,说明了
[c]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才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表的反映,不能认识 事物 –C.通过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由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 –D.人们只要思维,就能产生理性认识
2013-7-15
36
• (多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是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所体现的唯物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
[ac]
–A.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C.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原理
2013-7-15 37
2013-7-15 30
• (多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之所以必 要和重要,是因为
[ab]
–A.理性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性认识应当转化成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 力 –C.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D. 在第二次飞跃之前,理性认识仅仅是关于 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2013-7-15 31
2013-7-15
4
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神化了的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 • • • •
柏拉图:“理念创造一切” 黑格尔: “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 老子: “道生万物” 朱熹: “理在事先” ……
2013-7-15
5
• (多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 现的革命变革,表现在
[acd]
–A.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 研究对象,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B.它是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之科学 –C.它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 务 –D.它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结 合
2013-7Βιβλιοθήκη 15 24• (多选)对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正确的理 解是
[ad]
–A. 要富口袋则要先富脑袋 –B. 正确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错误的意识没 有能动作用 –C. 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实现,取决于人的主 观努力 –D. 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 反映事物的本质
2013-7-15 25
[d]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法律思想、哲学、道德 –D.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2013-7-15
42
• (多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规律的主要内容是
[bc]
–A.生产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生产力的 发展相适应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具发展变化 的方向 –C.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 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