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与民事诉讼
仲裁: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特别情 况下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民事诉讼:按多数审判员的意见作出,特 别情况下按审委会的意见作出。
(四)裁决书和判决书的写法不同。
仲裁:当事人可协商不写争议事实和裁决 理由。
民事诉讼:一般应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 由。
(五)审理期限不同。 仲裁:四个月以内。 民事诉讼:最长可达9个半月以上
法院是司法机构,具有当然的司法权。
(二)独立性不同。
仲裁委不对个案讨论及决定,仲裁案件实行仲裁 员个人负责制。
法院审理案件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进行,重大 疑难案件由审委会决定,不实行法官个人负责制。
(三)设置不同。
仲裁委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仲裁委之 间也无隶属关系。
法院按行政区划设立,法院之间有级 别的划分。
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民事诉讼案件公开进行,除非有法定情形
出现。
三、管辖方面。 (一)受案范围不同。 仲裁: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
产权益纠纷,且不涉及人身关系。 民事诉讼: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纠纷
和人身关系纠纷。 (二)管辖依据不同。 仲裁:仲裁协议。 民事诉讼:以法定管辖为主。 (三)管辖限制不同。 仲裁:无限制,可协议任选仲裁委。 民事诉讼:有限制。级别管辖、地域管辖
不得受理;
(2)法院不知情时已经受理的,另一方首次开庭后提交仲裁协
议的,法院应驳回起诉;
(3)若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行为提出异议,视为
放弃仲裁协议,法院继续审理。
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 中聘任仲裁员。
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
(二)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意思分解」
1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纠纷及非平等主体间的行
政争议纠纷不属仲裁范围。
2 对第2条的“合同纠纷”应作广义理解,包括涉外
性合同纠纷。“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理解为具有财产内
容的任何其他纠纷,主要是指各种侵权纠纷。
「重点法条」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
独立性,虽然上述文件规定的具体情形不同,但都表达了
同样的意思,即仲裁协议效力不受主合同效力的影响。
《合同法》第五十七条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 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三十四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 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 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 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பைடு நூலகம்四)人员产生不同。
仲裁员由仲裁委根据《仲裁法》的相 关规定聘任。
审判员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任命。
二、基本性质方面。 (一)对自愿性方面的尊重不同 仲裁强调当事人的自愿性。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自愿性和法定性相结
合,且以法定性为主。 (二)是否一裁终局不同。 仲裁具备一裁终局的性质。 民事诉讼一般不具有一裁终局的性质。 (二)程序的公开透明性不同。 仲裁案件不公开进行,除非当事人协商公
有区别对应的就是有联系:
首先:仲裁和民诉都是民事纠纷的解决机 制。
其次:生效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 书与仲裁的裁决书、调解书都有强制的法 律效力。
仲裁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
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关系
小组成员 陶风飞 王锦东 王梓 夏敏 徐琼 余坤 张林云
郑婷婷 周羊 朱小明 徐枫 张昊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 者争议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 给第三方做出裁决,争议双方有义务执行 该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 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 决民事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活 动,及其由此产生的各种强制执行的法律 效力。
等诸多限制。
四、开庭的程序不同。 (一)是否可以不开庭。 仲裁:可以不开庭。
民事诉讼:一审案件必须开庭,除非 庭前达成了调解协议或原告撤诉。
(二)是否公开开庭。
仲裁:以不公开开庭为常态,以公开 开庭为例外。
民事诉讼:以公开开庭为常态,以不 公开开庭为例外。
(三)案件裁决的方式不同。
民事纠纷的解决渠道
1、私了与和解 (自力救济)
2、调解(民间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与仲裁(社会救济)
3、民事诉讼
(公力救济)
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关系
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区别 机构 性质方面 管辖方面 程序的差异
一、机构方面
(一)性质不同
仲裁委是民间机构,不能采用强制措施或自行进 行强制执行。
(三)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
(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 的;
(五)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 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 议无效: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 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
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意思分解」
1 仲裁采自愿原则,故申请仲裁以已经达成了仲裁协议为前提,
否则仲裁庭不予受理。
2 关于仲裁与诉讼关系:
(1)或诉或裁规则:在仲裁协议合法有效存在之前提下,法院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 订立仲裁协议的。
第十九条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意思分解」
1 仲裁协议具有独立性,不受合同效力的影响(第1
款)。
2 仲裁庭确认本合同效力的权力(第2款)。
「不要混淆」
《合同法》第57条与本法第19条均确认了仲裁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