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习迁移
3.重组性迁移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这类迁移叫做重组性迁移。像把蜂鸣器和水壶组合在一起,成为蜂鸣器报警水壶。通过重组性迁移,不仅可以提高经验的增值性,扩大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也还包含有创造性的成分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的内容,又可以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
一般迁移又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策略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具体迁移
具体迁移又称为“特殊迁移”,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basket(篮子)后,在学习basketball(篮球)时,即可以产生特殊迁移
(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又可以把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这里说的内在心理机制主要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经验与认知系统
1.同化性迁移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与其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学习中去,这类迁移就叫同化性迁移。如已有“鱼”,由带鱼、草鱼、黄鱼等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鳗鱼,把它纳入“鱼”这个认知结构中,既扩充了鱼的概念,又获得了鳗鱼这一新概念的意义。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2.垂直迁移
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迁移。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比如,在概念学习中,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番茄、土豆、萝卜、芹菜”等会有助于上位概念“蔬菜”的学习。此类迁移常见于归纳式的学习。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理解了“三角形”的意义有助于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依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以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作横向迁移,指先前学习的内容与后继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属于同一水平层次上,这样的前后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如,在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以后能够促进物理课中学习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速度;阅读报纸时能看懂在课堂上学习过的新词汇;学习了乘法交换律A×B=B×A,应用于3×5=5×3的情境中等。由于这些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所以都属于水平迁移。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水平迁移是概念或原理的简单运用,一般不涉及解决新问题
3、迁移的作用(简答)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与关系转换理论等
2.负迁移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也称为消极迁移,或干扰。它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或准备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或者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者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如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中,常常会受到汉语语法思维定式的影响,从而出现所谓的“中国式英语”
第五章-学习迁移
———————————————————————————————— 作者:
———————————————————————————————— 日期:
ﻩ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
(1)正、负迁移
依据迁移产生的效果,即迁移所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将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2)顺向、逆向迁移
依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以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
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时,其学习受到了原来的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这种迁移就是顺向迁移。如,在数学课上,学生运用已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多位数的乘法问题
2.逆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移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如果原有的知识不够稳固或者存在缺陷,当进行新学习后,原有知识会变得更加混乱;或者新知识的学习,帮助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便是逆向迁移。如,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对化学元素的学习掌握得不好,到高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有可能使原有的知识更混乱;或者通过对原子、分子的学习,加强了对元素这一概念的认识
2.顺应性迁移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类迁移叫做顺应性迁移。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概念,当这些前概念不能解释“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时,就要在我们原有的经验系统中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媒体”来标志这一事物。可见,新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顺应的过程
(一)形式训练说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各种官能,是教学的最重要目标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和伍德沃斯以刺激反应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来对形式训练说进行修正。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伍德沃斯后来把相同元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1.正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被称为积极迁移。它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者练习的次数减少;或者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例如,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某一难题,能使学生对学习后续问题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