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督导组领导、专家:
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创新和发展,是全面履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加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自身管理,促进公共场所服务业规范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措施,结合我市实际,我们积极实施卫生部、省卫生厅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规定,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按照督导工作要求,现将我所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到位
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高度重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市卫生局成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所长任副组长,亲自抓管理、抓指导、抓落实。

市卫生监督所成立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和技术指导机构,负责直管辖区量化分级工作和各县区量化分级管理督查指导。

相关科室成立了片区责任包干工作组,负责责任片区的量化分级任务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科室领导具体抓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体系。

二、建立制度,明确责任
市卫生局印发了全市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总体实施率和住宿业实施率分别提出了
30%和50%的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实施要求及时间进度安排。

市卫生监督所结合量化分级管理要求和量化分级管理要求和全市“环境友好·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和“科学发展·从我做起”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制定了各类公共场所服务业整治标准,从卫生管理等量化分级管理评分的4类35项指标重点对公共场所特别是住宿业进行了集中整治,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实行重点计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市卫生局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对全市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行反复动员和安排。

市卫生监督所组成实施专家组,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多次督查和指导,有效促动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制定了量化分级工作行动计划和目标责任书,将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之中,逐户责任到人,明确了责任科室、责任负责人和责任监督员,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互动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三、培训到位,宣传深入
以培训和宣传工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为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力。

3月份,利用“环境友好·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宣传周,印发了5类公共场所量化分级评审标准1000份,进行了逐户宣传、逐户张贴、逐户培训。

4月份以来,利用各类大型宣传活动,对量化分级管理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宣传,印发相关宣传资料1万多份;督促109户住宿业单位悬挂了横幅,制作了宣传栏和张贴了相关实施制度。

5月份,邀请
省卫生监督所领导专家举办了全市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培训班,对直管的193户负责人和99名卫生监督员进行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知识培训,普及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知识,强化了经营者创优创先的责任意识。

9月份,在甘州区北辰宾馆召开了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场会,到会住宿业负责人46人,再次学习了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各种卫生制度的制定、量化评分表的具体技术操作。

我所还专门编印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教材和18项公共场所管理制度,配发到户,进行自学自查自纠。

并将教材和18项制度内容公布我所信息网进行网络宣传。

四、摸清基数,健全档案
市、县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辖区内住宿经营场所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做到了底数清、数据准。

我所现直管辖区有公共场所636户,其中住宿业103户、美容美发业350户、沐浴业27户、文化娱乐场所68户,其它88户。

从经营规范来看,636户公共场所中有大型单位24户、103户住宿业中有大型宾馆、招待所18户、中型32户、小型53户。

基线调查和初步评审工作表明,我所直管公共场所中,能够达到C级以上评审标准的占总户数的80%以上,有120户左右公共场所、10户住宿业经营条件目前还不能达到C级量化的评审标准。

五、严格监管,扎实推进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标准,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所将城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全部纳入了量化分级管理范围,进行卫生许可评分和日常监管评审。

从7月份起,我所组织
监督人员对直管辖区内636户公共场所、103户住宿业单位开展了日常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对照检查和技术指导。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大部分经营单位高度重视,制度落实,硬件设施及配套设施到位,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已达到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

对部分单位硬件设施不配套、消毒措施不落实等问题,因户制宜,提出了合理化整改建议,跟踪督促落实,促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分级管理工作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的方法,整体推进。

从9月份开始,我所组织专人对49户重点宾馆进行了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技术操作再培训、再指导,强化了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感和创建“笑脸”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9户宾馆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投入和改造,基本达到了C级以上评审标准,较圆满地完成了住宿业50%的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目标要求。

9月份下旬,请示市卫生局同意,我所对市、县区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重点对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各县区均将城区公共场所纳入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60%以上,全市208户住宿业均进行了量化评分许可,达到了C级以上标准。

六、正视差距,再上台阶
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和问题:一是有的单位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消毒措施不完善,有的招待所没有专用密闭的消毒间和布草储存设施,未按要求配备消毒设施,已配备的消毒设施未按要求正确使用,有的闲置不用。

二是客用化妆品的索证问题较突出,有的住宿业管理人员不重视化妆品卫生管理制度,购
进产品时忽视产品索证和产品质量的检查。

三是有的经营单位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卫生知识欠缺,不认真履行卫生法规所赋于法定职责,采取能应付就应付的办法对待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四是省级卫生监督部门应争取防止艾滋病项目专项经费,发挥卫生监督在公共场所这一领域的特殊作用,以利于在特殊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的防治。

五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专项工作给予经费支持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样就不占用单位捉襟见肘的业务经费。

近期,我所将进一步狠抓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一是将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坚持以“明确目标、以点带面、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全面推进、动态管理、显著提高”的工作思路,积累经验在美容美发洗浴业积极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二是按省上规定的时间按期完成辖区内不少于50%的住宿业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以后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实现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全行业、全方位覆盖,把量化分级管理作为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唯一条件。

三是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对确定级别的经营单位实施动态管理,视风险度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其级别,实施相应的监管类别和频次,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将及时向社会公示,并使用统一标识,增强消费者公共场所卫生意识,便于社会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