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知识培训.doc

消毒知识培训.doc

消毒知识培训
消毒物品种类、消毒频次、消毒方法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

v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v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v预防性消毒:没有发现明显的传染源,但场所和物品可能受到病原微
生物污染,对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常用操作方法:
l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
l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与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
管理,杜绝“一把墩布四处拖,几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

l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l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

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
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

l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约一般1000小时;安装数量>1.5W/立方米,
灯管距地面<2米;消毒时要将门窗关闭严密;
*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以免影响辐射效果;
*紫外线消毒时避免小儿进入教室,消毒后开窗通风待臭氧散尽方可入
内。

各物品消毒要求:
(1)对玩具、书籍、儿童个人卫生用具(卧具、被褥等)、每两周至
少通风晾晒一次。

(2)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可用曝晒消毒;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3)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
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
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如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方法。

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
内空气消毒2次。

(4)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

可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
为:有效氯100~250毫克每升,消毒10~30分钟),但消毒后要用生
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5)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
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6)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

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

毛巾放消毒柜内消毒时应松放,以达充分消毒目的。

(7)户外大型器具、栏杆、走廊、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楼梯扶
手、椅子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

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方可入内。

各物品消毒要求:
(1)对玩具、书籍、儿童个人卫生用具(卧具、被褥等)、每两周至
少通风晾晒一次。

(2)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可用曝晒消毒;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3)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
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
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如空气污
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方法。

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4)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

可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毫克每升,消毒10~30分钟),但消毒后要用生
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5)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6)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

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

毛巾放消毒柜内消毒时应松放,以达充分消毒目的。

(7)户外大型器具、栏杆、走廊、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楼梯扶手、椅子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

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