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剧本创作方式

动画剧本创作方式

动画剧本的创作一、格式说明。

每个场景都以这样的格式场景1,地点:时间:天气:该场景内的情节简要说明(200字以内):角色名字:(可以用粗体也可以用斜体,但要统一):如下文:-奔翔-[动作说明] (动作说明需加大括号),如果可以需要突出主观镜头或客观镜头,在动作说明前如果是角色的动作,则需要在动作说明前将该动作内的主要角色动作置于动作说明之上。

如:-奔翔-[镜头里出现一双大大的脚。

镜头向上仰视,显出主人公大大的形体,身着西服装束,手提着小小的公文包。

保持镜头平行后移,以主人公的动作表示他在行走。

]对话:对话格式为:奔翔:对话内容如需特殊说明,可在对话后用“[ ]”加动作。

其他说明:每一页代表动画片的1分钟,不管这页长与短,到下一分钟全部换页。

注意事项:对话不能书面语言,需要富有幽默,对于剧本,若没有对白也要让观众看明白说什么。

二、动画剧本的创作步骤。

第一步,要有一个基本的包含浓缩的完整故事的构思,并且标明故事的主角,包括构成故事的冲突—发展—结局。

第二步,将上述提到的基本故事构成扩展成一个叙事大纲,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节,并且有明确的故事发展情节。

第三步,分场提纲,即影片逐场所叙事提纲,它允许作者控制节奏和速度。

第四步,是剧本初稿,接着是第二稿,直到最后定稿。

大约每分钟一张。

就像一般的叙事故事,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1\开端:引出问题2\中部:在各种复杂情形中发展它3\结尾:解决问题。

而在这之前,有一个叙事大纲,它只是勾勒出故事的基本组成,而在分场当中会加以详细地描述,也就是所谓的深层结构,它组成了故事的支柱。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能够使作者更明白整个故事的构思,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作者解决初级阶段遇到的问题。

开端引出问题,即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制造紧张引起我们对故事未来发展的期待心理,使我们融入将要发生的故事当中。

通过这种简单的引导,我们认识了主要人物并卷入他们的纠葛中。

当然,我们理解故事发展的必要背景。

我们被引入影片虚构的世界,以及它的样式、基调和氛围当中,我们也熟悉了影片的主要冲突和问题,是它们引发了故事并让我们始终为其牵肠挂肚。

中部发展故事,即在上述的基础上保持并加深我们的兴趣,我们会随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危机、冲突、副剧情以及类似的困难增强期待,同时对能否解决问题表示怀疑。

结尾解决问题,就是故事及其问题、冲突的解决,包括故事的高潮,有时也包括收场,收场就是对次要线索作一个了结,解除我们的紧张感,同时结束我们审美体验,从而对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这样看来,一部完整的影片,除了艺术技巧之外,更能够打动观众的是故事的框架。

剧作家从基本的故事入手,通过中间的演化、渲染,将它们撰写成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动画剧本的书写方式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叫动画剧本(这是我们要编出好剧本所依赖的前提)“剧本”就是透过导演的拍摄与演员的演技表现,要让观众能够完全的感受出其中所要表达的每一句每一字,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画面与文字间所要传递的情感,所以要编出好的动画剧本有五大要素:1. 观看剧本的对象观看剧本的对象是指这些实际参与画面绘制的人员。

怎样才能使一个好的动画剧本达到预期的剧本效果呢,需要对症下药的就是这些参与画面绘制的人员。

首先要清楚这些人员是怎么样的人,其欣赏水平以及对文字的敏感度有多强,比如安排一个“雪花飘飘”的场景,让一个在不下雪的地方生长的人来转换,他找不到那种感觉,那种情调一般是达不到要求的;其次要讲求整组的绘画团队的配合,因为一个人配合整组的绘画团队绝对比整组人员配合一个人的节奏来的好。

这些都处理好后,就将这些动画剧本转换成画面的剧本。

2. 剧本的画面安排好的动画剧本来自于好的动画编剧,而好的动画编剧在画面的安排上要随着故事安排,并且一定要懂得动画的整个制作流程,甚至对动画的一些相关的技巧与工具也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制作出适合动画人员发挥的剧本。

因为传统的剧本着重在故事与对白,而动画的剧本则是在画面表现上,最好是能将画面中所希望呈现的感觉与动作以及处理方式与镜头都写进去。

那么编剧和导演在安排画面的时候工作有什么区别么?事实上在动画的剧本与画面里,编剧是给予每一个原素出场的机会,然而导演扮演的是演出他们的操盘手。

例如:在动画影片中一场武打的戏码需要搭配许多的画面元素,而这些元素都是属于编剧的责任,导演直接过问的不多。

如果编剧与导演的工作量相反,那么导演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并且影响当时的心情,进度与风格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人的情绪不同,对于一般情况要花2-3 年的时间来完成动一部动画片,画面自然受到影响了。

3.用简单的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在如今市场需求上,传统的故事铺陈似乎和我们变得遥远起来,因为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是“花钱买开心”,在学习工作之余想彻彻底底地放松一把,所以没有哪个观众喜欢复杂的故事情节,复杂的情节不但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丝毫没有趣味性可言。

很明显,简单的故事成了动画的绝对要素,如何用简单的故事来体现动画的趣味性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创作剧本是面对所有欣赏的人群而不是单纯的满足自己的欲望。

过去高成本大制作的广告模式这几年已不复见,而更多的是影片有多趣味多好玩,这就是典型的简单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

特别要提醒的“写作动画剧本并不是写给个人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而是面对所有欣赏的人群”。

例如,电影《史瑞克》,它的剧情就是单纯的救公主,但它以“与传统思维相反”的剧情不断地给观众带来思考模式上的冲击,许多观众再看完该片后对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大加赞赏,而并不是对其故事本身的称赞。

其实这样的剧本就是最好的动画剧本,让观众获得他们想要的剧情却不是复杂的故事包装,这才是动画编剧的最高境界。

4、剧本的市场价值我们先来看美国片的“超人”和日本片的“变身”和“法宝”两组例子:美国片的“超人”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形象,没有时空的背景与时间的限制性,是一个永远循环的影集,他万夫莫敌,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这种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形象,提升商品在货架上被孩子选取的机会。

而日本片的“变身”和“法宝”,是他们一再重复的手法,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早期的啦 A 梦、变型金刚到现在的游戏王、神奇宝贝等都是这样。

对于孩子们自己也能“变身”,自己也能将玩具变成神奇的宝贝的这些想象,就是一再重复“变身”和“法宝”所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这也就是商品化的关键。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外围商品的重要性。

而例子中的“超人”和简单而又低成本的“变身”和“法宝”就是这类商品,从中也可以看出外围商品是怎样顺利带动的。

剧本的市场价值就是他所能带出来的利益,而影片放映的最大回收利益是外围商品而不是常说的票房,这是所有动画人都很清楚的一点。

剧本人员要编写的主题就可以从上面的例子中选择也可以自己创新。

有可能创新产生的市场价值更大。

上面的创作是遵循了“故事环绕着某种特定的商品而不断重复出现或有顺着故事出现的新商品的规律”,所以编写时要确定它的和谐性以及相关商品的开发可能性。

不管是美式还是日式的方法都要实际的尝试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5.剧本的黄金比例“黄金比例”的存在与否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理论上来讲这种完美的比例是不存在的,但是从优秀的动画电影或动画影片中我们发现还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爱情、友情、智慧、勇气与运气” 不仅构成了好的动画剧本的基础要点,而且在优秀的影片当中扮演着经久不衰的角色。

大家可以看出,从青年到孩童的卡通影集,基本上就是由这五大元素组成的。

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来看,黄金比例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幸运总会垂青于男女主角,在他们最危急的时候,幸运之神悄悄降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最常见的是“女主角对男主角痴迷的爱情在最终的努力下变成现实,有情人终成眷属;朋友之间总是有无穷的力量使他们互相帮助,从前势不两立的对手也最后变成亲密无间的朋友,胆小的男主人最后变得勇气可嘉、男女主角在紧要关头灵感突发等”,因此说任何一部影片都不可能脱去俗气。

在爱情、友情的主题下,智慧、勇气、运气在其中起到衔接的作用。

而在比例上需要把握的是年龄层越高爱情越多,相反,年龄层越低友情越多。

因此编撰剧本时要积累经验,元素的搭配要与目标市场相符合才行。

要完成好的剧本,上述的五个步骤只是基本的要素,因为好的动画剧本是产生在编写过程中。

编写剧本时,组成上真正的关键在于沟通协调与集思广益,其中讨论与沟通占去了90%的时间,而真正在写的时间并不会超过10%,因此不论编剧或是导演都应当配合制片人的市场规划而设计创意,设计出来的创意不能天马行空,要有成熟的技术搭配和市场的回收三、动画创作剧本中的立意与结构技巧。

中国3.67亿青少年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动画产业,美、日、韩却在不经意间斯文地攻城掠地,而中国民族动画的发展依旧差强人意。

美国有它的迪斯尼,日本也有它的宫崎峻,而中华却有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古代神话,传奇故事,乃至我们的国画,脸谱,年画,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等都是中国民族动画创作中可以尝试运用的瑰宝,可是《三国演义》被日本“拿来”了,《花木兰》被美国请去了,《孙悟空》却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手冢治虫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动画国度里风靡一时的人物,所以中国动画没有赢得市场,我且认为主要是在剧本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早在明末清初,我们的“风流戏王”李渔就曾经指出,“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最后那个‘本’,却是指根本,根源(与末相对),主要,中心的意思”,而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也说,“一部电影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这就意味着剧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成败,动画亦是如此。

动画剧本在创作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很多,我认为最主要的环节还是体现在剧本主题的确立和结构的设置上。

故事的主题,即立意,是整个剧本的支撑点,人物、情节、矛盾冲突都依据影片的主题而存在,确立主题之后,按照构思的意图对创作素材进行具体的布局和裁剪,把各个场面连接起来,这就依靠结构建构上的技巧了。

本文就是分别从动画剧本的立意与结构方面简要论证如何编剧。

第一章.动画剧本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意,小说也罢,戏剧也罢,诗歌也罢,影视也罢,凡一切文艺作品的主题,都是作品本身的灵魂所在,其重要性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1]可见,先人早已关注立意的问题了。

1.1深刻而独特的主题深刻而独特的主题和独具一格的创意是让影视作品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之一。

众所周知,“监狱”一直是商业大片炙手可热的题材,美国梦工场动画公司就巧妙地将小鸡与越狱联想到一起,将鸡舍比喻牢笼,不但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由的信念,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这就是著名的《小鸡快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