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婴师培训教程第一、二章

育婴师培训教程第一、二章


5、年龄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自出生到1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 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因此对营养 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各器官系统的生长不 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容易发生营养 消化紊乱,抗体逐渐减少,抗感染能力较 弱。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2、热爱儿童,尊重儿童。 (1)热爱婴幼儿必须了解婴幼儿,掌握婴幼儿在 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根据婴 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给予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2)热爱儿童必须有爱心、耐心、诚心和责任心。 学会站在婴幼儿昀角度上考虑问题。只有热爱婴 幼儿,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去.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婴幼儿和其家长提供最优 质的服务。
一、婴儿期的年龄段划分

1、儿童期:0—18岁
新生儿期 婴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少年期 青年期


2、儿童期 6个阶段
婴儿期的年龄段划分

新生儿期(0—1个月,适应外界
生活


婴儿期
乳儿期(0—1岁,成人照料、 信任感的获得)

婴儿期(1—3岁,学会走路、 说话、独立)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要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2、要体现集体主义原则。 3、要体现社会主义责任感。
社会分工是育婴职业产生的前提
1、职业的产生与社会分工相联系 职业是伴随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 职业的基本特点是稳定性和经济性。 稳定性是指固定地从事某项工作,为社会 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 经济性是不仅能够履行社会职能,还能够 以此获得生活来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5、年龄阶段的划分: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 一般为40周,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母亲 妊娠期间如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都可能影 响胎儿的生长,导致流产,畸形或宫内发 育不良。
5、年龄阶段的划分: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致28天的 时期,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 期内。由于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 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且发病率高,死亡 率高,因此把这一时期单独列出。
职业特点

在国外,育婴师不仅是作为 “聪明和忠诚的母亲”在工 作,而且是作为“儿童教育专 家、心理学专家”在工作 。
职业特点

育婴师(有别于其他婴幼儿看 护人员)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 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 的一种新的职业。
职业特点
育婴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强 但又跨学科领域、社会性 强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 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广泛群 众性的社会事业、是一项 蓬勃发展的朝阳事业。
2、婴儿发育变化的特征:
2)、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
展有其独立的特性,并不是一 个缩小的成人,比例上有明显 的变化。 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 占身长的1/4,成人头占身长 的1/8。
2、婴儿发育变化的特征:
3)、旧特征的消失:在个体 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 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乳 牙的消失。
第二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儿科基础知识前言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 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因此,要做好育婴工作就必须掌 握好这一时期的婴儿生长发育特 点。ຫໍສະໝຸດ 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育的定义:是指人体从有 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 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 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 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 理变化的过程。

第一节 育婴员的道德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 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包括两个方面: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人 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 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 育婴员的道德

道德的职能: 1、认识职能 道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一章 职业道德
1、育婴员定义:专门从事0-3岁 婴儿生活照顾、护理和教育的人 员。 2、《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对育 婴员的“基本要求”第一项就是 职业道德,是每个人都必须懂得 和具备的素质,也是育婴员、育 婴师和高级育婴师必须掌握的基 础知识。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育婴员的道德和修养 第二节 育婴员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育婴员工作守则
能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社会之 间的关系。

2、调节职能
是一种内在的强制力即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有社会调节和自我调节两种形式。社 会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形式。两者互相影响和互相联系。

3、教育职能 主要是通过社会激励和自我激励
的手段来实现。
育婴员道德建设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2)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也是优良的职业作风。诚实是在职业活动中 从业者应严格按照每道工序的操作程序去做,做 到诚实劳动。守信是诚实的具体体现。在职业活 动中,要遵守信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轻 许诺言,对婴幼儿及其家庭的有关资料保密,保 护个人隐私,才能得到同行和家长的信任,建立 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们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 社会生活领域---社会公德 职业生活领域---职业道德 家庭生活领域---家庭美德
育婴员道德建设的主要体现: 1、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合格的公 民。 2、认真履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主人翁 意识。 3、积极实践家庭美德,倡导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 4、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 的人。
育婴师培训教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 育婴员( 五级 ) 育婴师( 四级 ) 高级育婴师(三级 )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 职业道德 2 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教育 第三部分 教育 第四部分 教育
育婴员 育婴师
3 生活照料 6 生活照料
4 保健与护理 7 保健与护理
尊重婴儿的个性差异,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展。 掌握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操 作技能。 宣传科学育婴、保教并重的基本理念。 对婴儿家庭的有关资料保密,保护个人隐私。 根据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改进和提高工 作质量。 与卫生保健、学前教育机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为婴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2)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3)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 会人的转变

2、有一定的顺序与方向,不会越级发展
1)从整体到分化; 2)从不随意向随意; 3)方向与顺序 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大小原则
3、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5、年龄阶段的划分:


1、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 德的最重要体现,是对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 工作,亦称热爱本职。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 的一种普遍要求。 (2)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 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 责。敬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谋生敬业。二是 真正认识到自己工的意义敬业,这是高一层次 的敬业,
2、育婴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新的需要。各行各 业的出现是满足这些需求不可缺少的 手段。 3、育婴职业是社区服务组织化的重要 内容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优质服务。 2、热爱儿童,尊重儿童。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5 8
高级育婴师
9生活照料
10 保健与护理
11

育婴师是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 方法为0-3岁婴幼儿综合发展提 供全方位(生活照料、日常生活 保健和护理、教育)指导和服务 的专业人员。
职业特点

由于面向0-3岁婴幼儿的特点, 所以要掌握很多相关知识,如: 教育学、营养学、生物医学、 遗传学、脑科学、心理行为学、 儿童保健、妇产科和儿科相关 知识、统计学等。
婴儿生长发育


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和增大,细胞间质增 加,属于量变,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大 小、长短、重量的增加,这些都是可以测 量的。 发育:指身体组织的功能分化和演进,属 于质变,表现为体力、治理、心理、情绪 和行为的发展和完善。
2、婴儿发育变化的特征: 1)、 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大 小 变 化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 推理和社 会交往能 力不断 提高。
育婴员专业修养



学习勤奋 富有爱心、耐心、诚心和责任心。 热爱儿童并尊重儿童。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及科学育婴的专业知识。 具有广泛的兴趣及宽广的知识。 善于沟通,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育婴员专业修养



具有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身心健康。 爱好清洁,做事有条理性。 有进取精神。
2、婴儿发育变化的特征:
4)、新特征的获得:婴儿会逐 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好奇, 好问,出现恒牙,会说会跳等 等。
3、发展的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实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3)尊敬儿童主要是尊 重儿童生存和发 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人格和自尊心。用 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婴幼儿,满 足每一个婴幼儿的合理要求。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1)遵纪守法是每个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 的道德要求,是做好育婴工作的前提。一个具有 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人,肯定是一个模范遵守职 业纪律的人。要做到遵纪守法,必须经常学习法 律知识,做到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 依法指导本职工作,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模范地恪守职业道德守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