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时所具有的功能。
5、世界货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定物价,控制M0、M1四、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2、货币单位3、货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6、发行准备金六、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类型。
2、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
3、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4、消费信用:是一种由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对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形式。
5、国际信用:是指各国银行、企业和政府之间相互提供信用及国际金融机构向各国银行、企业和政府提供的信用。
6、民间信用:也叫做个人信用,是个人之间相互以货币或者实物来提供给的信用形式。
二、信用工具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信用工具也称为金融工具,它是指资金的供求双方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益的凭证。
2、特点: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三、远期利率协议(FRA)的概念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
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同意,交易将来某个预先确定时间的短期利息支付。
用以锁定利率和对冲风险暴露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之一。
其中,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支付以合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卖方支付以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
是指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个时期开始,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以协议利率借贷,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资金借贷。
四、金融衍生工具(1)金融期货:交易双方在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标准契约,并且双方都承诺在未来某一日期或者时间,按照规定的价格进行特定产品、特定数量的交割。
(2)金融期权:也叫选择权,是指交易双方通过买卖之后达成这样一种协议,买方有权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向卖方购买或者出售特定数量的金融产品,买方需要支付期权费用但是没有履行合约的义务。
(3)互换交易:是一种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彼此交换支付的金融交易,包括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类型。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利率的计算设P 为本金,R 为利息,r 为利息率,n 为时间,S 为本利总和1、单利:R=P·r·nS=P·(1+r n)2、复利:R=P·【(1+r)n_1】S=P·(1+r)n3、实际利率:i=(r-p)/(1+p)其中:r 为名义利率,p 是借贷期内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二、利率的决定因素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预期通货膨胀率4、国家经济政策5、社会经济运行周期6、历史利率水平7、国际利率水平三、利率的期限结构平坦型、递增型(最常见)、递减型、隆起型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其构成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进行资金借贷、从事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及其他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参与者、市场交易工具、交易价格、交易方式三、金融市场的分类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专门融通短期资金的场所;资本市场即长期资金市场,是专门融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的市场;2、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也称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通过发行新的金融工具融通资金的市场;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指已发行的金融工具再次进行转手买卖的交易市场;3、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交易也叫现金现货交易市场,是指按一定的价格成交,并且立即交割的交易方式;期货市场的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成交后,按规定的价格、数量,在期货市场进行的交易;4、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是进行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支付凭证买卖的市场;黄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市场,是各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5、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第三市场,是指一些进行大额交易的投资者与非交易所会员在交易所场外交易而形成的市场;第四市场,是指交易者绕开证券商,相互之间直接进行交易的场所。
四、衍生金融市场的概念:衍生金融市场是基础金融市场派生出来的,是以衍生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五、衍生金融市场的子市场1、金融远期合约市场金融远期合约是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的某个确定实践按照某个确定的价格出售或购买某种金融资产的协议。
2、金融期货市场(1)金融期货也称为金融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合约,上面载明买卖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包括价格、地点和交割方式)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产品。
(2)金融期货的类型: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黄金期货3、期权市场(1)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其持有者在规定的期限内享有按交易双方商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
(2)期权交易的类型按期权买方的权利划分:看涨期或买入期权,即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按协定价格买进一定数量金融资产的权利。
看跌期或卖出期权,即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按协定价格卖出一定数量金融资产的权利。
按指定的金融资产的种类划分:黄金期权、白银期权、股票期权、债券期权、大额存单期权、外汇期权、金融期货期权等。
(3)美式期权:在美国,期权可在有效期内任何一个营业日执行;欧式期权:在欧洲国家,期权只能在有效期的最后一天执行。
4、互换市场(1)互换交易即双方当事人利用各自筹资机会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相互交换不同币种或不同利息的资产或负债,从而避免将来汇率和利率变动的风险,获取以常规抽资方法较难得到的币种或较低的利息,最终实现筹资成本的降低。
(2)互换交易的类型:利率互换、货币互换5、回购市场概念:回购,是指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抵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回购交易,是指证券的持有者在需要临时性资金时,将一定数额的证券出售给买方并约定在将来某一确定的日期里重新购回原来所售出的证券的交易行为。
第五章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一、金融机构的职能1、信用中介只能(最基本职能):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各个部门。
2、支付中介只能:是指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
3、信用创造功能:是指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创造存款货币,扩大信用规模的功能。
二、西方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1、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
2、商业银行:又称存款货币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以服务为特点的中间型业务为特征的金融机构。
3、专业银行:是指有特定经营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储蓄银行、投资银行、抵押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4、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金融公司)三、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1、中国人民银行2、商业银行3、股份制银行4、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5、信用合作机构6、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第六章国际金融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核心内容:1、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2、确定固定汇率制3、建立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4、提供资金的建立二、牙买加体系核心内容:1、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2、汇率浮动合法化3、降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4、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源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三、(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境外货币;欧洲美元市场:指美国外的美元)四、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概念、区别外国债券:国外发行人发行的,由发行所在国货币计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如日本的武士债券,美国的扬基债券欧洲债券:在债券的计值货币发行国以外发行的债券,其特点就是债券的发行地所在国和债券面值货币发行国不是同一国家。
外国债券的购买者主要是发行地所在国的居民,欧洲债券的购买者主要是非居民。
五、世界银行集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六、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七、离岸金融市场1、概念:是指在货币发行国以外,从事该国货币借贷或买卖业务的市场。
2、类型:一体型、分离型、簿记型八、金融国际化的表现形式1、国际资本的大规模全球流动2、金融业务与机构的跨国发展3、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4、金融监管全球第七章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大原则及其间的关系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关系:既有联系又有矛盾。
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成正比的,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就越有保障;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流动性越高,安全性越好,银行盈利水平就会越低;安全性是经营的前提,流动性是实现安全的必要手段,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
二、商业银行的制度形式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私人商业银行、合股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2、按组织形式划分: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3、按经营体制划分:全能制、分离制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1、资产业务:资产构成的种类:1)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存放在同业的存款、托收中的现金)2)信贷资产(单独贷款和联合贷款,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和票据贴现放款,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3)证券投资2、负债业务:构成种类:1)自有资本(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期末余额≥8%,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期末余额≥4%)2)存款负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3)其他负债(银行同业拆借、从中央银行借款、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借用、发行金融债券、证券回购)3、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四、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种类1、中间业务:结算类业务、代理类业务、信息咨询类业务、银行卡业务、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管理类、其他中间业务)2、表外业务:各种担保型业务、承诺型业务——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NIFS/NIF,是指银行同意票据发行人在一定期限内发行某种票据,并承担包销义务】、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流动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间业务管理第八章货币市场一、货币市场的基本特征:融资偿还期限短、交易目的单一、金融工具的流通性较强(风险小、无形市场、交易市场、央行的直接参与)二、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