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
方法:抽取本社区在2010~2012年健康体检人员中的850例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选取社区98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社区980例血脂正常人群中,有65例伴发高血糖,其中,32例糖调节受损,占3.27%;33例糖尿病,占3.37%。
社区850例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中,62例糖调节受损,占7.29%;76例糖尿病,占8.94%;高于血脂正常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血管疾病可通过筛查血脂紊乱和糖耐量状态来实现尽早诊断和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脂异常;高血糖;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05—01
在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由血脂紊乱、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引起的,并可能逐步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有关资料证实,血脂异常往往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
为此,本研究主要结合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高血糖的临床特点进行讨论,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抽取本社区在2010~2012年健康体检人员中的850例血脂边缘
异常及异常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438例,女性412例;年龄在43~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2.1)岁。
并选取社区98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比。
全组患者均经过相关的血脂异常标准和高血糖诊断标准,确诊为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
结合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进行研究。
1.1.2 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标准:tc≥6.22mmol/l、ldl-c≥4.14mmol/l、tg≥
2.26mmol/l、hdl-c<1.04mmol/l,有一项及以上者。
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标准:tc≥5.18mmol/l、ldl-c≥
3.37mmol/l、tg≥1.70mmol/l、hdl-c<1.04mmol/l,有一项及以上者。
1.2 方法
全组均经过葡萄糖氧化酶法等检查,主要用于测定患者的血浆葡萄糖。
在此基础上,用酶比色法、甘油磷酸氧化酶法和终点比色法分别对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并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公式为:ldl-c=tc-(tg×0.2+hdl-c)(当tg≤8.0mmol/l)。
回顾性分析并整理全组临床治疗资料,并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协助研究、总结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本社区850例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和980例血脂正常人群当中,血脂正常人群有65例伴发高血糖,包括32例糖调节受损(3.27%)和33例糖尿病(3.37%)。
而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中,有62例糖调节受损(7.29%)和76例糖尿病(8.94%);高于血脂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具体的高血糖伴发频率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血脂异常及高血糖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3]。
据有关资料证实,因糖代谢异常(单纯糖耐量、糖尿病)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
在本组研究中,社区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的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有65例,占16.2%,明显高于血脂正常人群(65例,占6.6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在心脑血管方面危险性明显较高。
社区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工作中,需要对血脂紊乱、糖耐量情况等予以重视。
通过定期评估混合性血脂异常人群的糖代谢情况,尤其是高tc/ldl-c合并高tg及低hdl-c个体的糖代谢情况,并定期测定其餐后血糖情况,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性。
同时,应给予社区人群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等指导,宣传有关的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经本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可通过筛查血脂紊乱和糖耐量状态来实现尽早诊断和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文军.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j].吉林医学,2011,05,(11):289-290.
[2] 齐科,研黄慧,吕泽平,万钢,胡才友,刘红等.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十一[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10,(01):78-79.
[3] 陈灏珠.我国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和高脂血症的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09,(2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