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加酬金合同,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合同模式之一,该合同价款按照工程成本加上酬金进行计算。
在该合同模式下,承包商一般不承担价格和工程量变化的风险。
因此,发包商一般不采用这样的合同模式,通常仅在一些工程特别复杂或工期特别紧迫的工程中使用。
近年来,建筑市场价格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发包商的项目管理机构越来越完善;特别是一些地产项目,发包商能更深入地介入工程施工管理,对工程成本的风险控制能力渐渐加强,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推崇。
本文针对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按工程施工流程,对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要点进行解析,供同仁交流参考。
1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严谨性当前建筑市场的成本加酬金合同,一般对工程量采取按实计算,而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采取经业主、承包商市场询价后协商确定。
乍听之下,承包商似乎不需要做成本控制,成本风险属业主,可随意地走一步算一步,其实不然。
采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并不是意味着一切人工、材料、机械可以随意地使用和浪费。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人材机的消耗量一般采用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社会性平均消耗量进行计算。
例如,某分项工程的材料量=按图计算工程量×定额消耗量。
这样一来,如果承包商不注意节约或组织安排不合理,超出了定额消耗部分,承包商就需自行买单支付。
因此,承包商也必须承担起工程实施过程成本控制的责任。
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成本组成为:工程的实际成本,现场的文明、安全、临时设施,加上规费、税金等。
这部分的成本往往已由业主牢牢控制,承包商操作空间小。
酬金组成为:用于支付承包商的企业管理费、项目管理费、各项非生产性开支以及利润等;由于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小,故酬金一般也不高,一般为工程直接费(人+材+机)的5%~8%,而其他合同模式下的工程风险相对较大,一般工程仅利润率有些就可达10%以上。
正是由于该类合同较低的报酬率,又没有了大量材料的利润支撑点,就决定了它的成本控制要比一般的合同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更标准、更严格、更严谨,否则许多费用往往不仅不能从成本中支出,反而要从承包商自己微薄的利润里垫付。
控制不得当,可能导致零利润甚至亏本。
2开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核算该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主要阶段。
成本核算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合同签订的内容、方式、价格等等,影响着施工合同的签订效果,最终影响项目的收益。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开工前的成本核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2.1预算分部分项的确定建设工程施工预算的分部分项是依据图纸及相关定[摘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说明施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严谨性,介绍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施工成本控制要点,阐述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为规避该类合同模式下的成本控制风险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控制;二次经营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rder,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vigor of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intro -duces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under cost-plus-fee contract,elaborates the main thoughts and theories,and proposes some opinions for avoiding cost control risks in this mode.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的施工成本控制要点额来确认区分的,并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而有所区别。
预算分部分项确定的方式一般有施工前进行项目暂定、施工中增减及竣工结算时汇总等等。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工程预算的分部分项应在开工前给予明确的界定。
否则待工程施工时,如再发现项目缺项、漏项等对承包商是非常不利的,而且难以再确定或补充。
因此,开工前应详细确定工程预算的所有分部分项,做到不缺项、不漏项,这样也可以部分规避合同条款制定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
因此,开工前详细界定工程预算的所有分部分项,既是框定了工程预算的范围和主要思路,也是作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算量、签证的总指导纲领,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2.2单项成分的精细分析该部分内容应在预算分部分项确定之后,对各个分项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一般每施工一项分项工程前,就需向业主申报该分项成本,待业主审批后施工。
因此,商务经理必须把该分项的各项内容考虑周全,特别是一些细小不易察觉的成本,否则往往施工完毕,还浑然不觉,只得等到工程结束后财务核对账务,才有可能发现这一成本的遗漏。
例如,承包商提供给专业模板施工队伍的模板对拉螺栓、提供给专业钢筋施工队伍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提供给防水项目的临时架体等都应列入各分项报价中。
因此在预算分部分项确定之后对各个分项进行详细的分析,务必把分项的内容列全、列好,这将会对施工过程的报价签证起到重要的作用,保证单价的完整性。
2.3各项单价确认方式的界定建筑施工的单价确认方式主要为定额套价和双方签证确认单价等。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发包商大多会介入到各分项班组的定价程序中,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建安成本;这种管理方式,大大增加了单价确认的透明度和难度,在施工过程中也加大了与各班组签订合同的难度。
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而这是合同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在施工前,基于预算分部分项的确定和预算单项成分的精细分析,合同双方应该就预算分部分项单价的确认方式进行详细的界定,应当明确规定哪些项目属于采用定额直接套价、哪些项目属于双方签证确认单价。
同时,还应明确规定单价确认的方式、流程、时限及授权等一些具体内容。
2.4定额内和定额外项目的区分成本加酬金合同总的来说主要是按工程成本加上一定的酬金进行计算。
这里的成本应该包括工程施工过程所花费的所有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税金、利息、保险、场地租赁费用、招待费、宣传费、施工管理人员过程管理费用、水费、电费及因管理失误、设计变更等导致的返工费用、不可抗力因素中属于承建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等等。
这里的工程成本有些在定额内可直接套用,或采用定额规定的直接费的某个系数确定,而有些在定额之外。
施工前,如何来区分这些项目,这些项目的费用应由谁来承担,怎样承担,都应有明确的标准。
只有这一部分确定了,该合同模式下施工成本的定义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承包商的风险。
3施工过程成本控制项目的成本控制策划确定以后,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应把握住“开源节流”,在成本内部控制方面做到节流、降本、增效,在二次经营上做好开源创效。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应当注重控制以下四点:3.1注重过程成本分析,严格把握人、材、机消耗上文提过,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人、材、机的控制往往要比其他合同模式下的控制更加严格,至少要低于当地定额的生产消耗水平,否则就要从承包商自己的微薄利润中扣除。
因此要控制好人、材、机的消耗量就必须十分注意过程的成本分析。
过程成本分析就是要做到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本分析。
主要由现场材料员负责原材料和预算材料用量的对比分析,现场的生产负责人进行实际用工与计划用工的对比分析等。
例如做到每次浇捣混凝土都进行一次成本核算,通过对比,分析出材料是否超用,是否存在浪费,是否因为工艺上或者是当地原材料的不同等导致材料超标等问题。
为下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提出改进建议,找出解决方法,做到真正的节流、降本、增效。
3.2分包结算管理分包结算是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节流”的重要环节,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分包结算的量与价对于发包方和承包方是透明的,分包结算的结果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因此,分包结算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过程应及时确认分包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原计划分项成本为参考,及时锁定分包队伍的结算量。
同时,详细罗列分项施工过程的各种措施费用,做到结算一项,总结一项,整理一项,为工程结算做好充分的准备。
(2)将分包队伍的结算量与业主审核完分项的量进行比较,确保分包结算量小于业主审核量。
(3)认真分析班组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与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区别,找出对己方有利的差异点,并利用这些差异点来追求更大的量差,为工程结算争取更好的利润点。
3.3向管理要效益效益靠管理,管理出效益。
好的管理模式不但可以使施工管理顺畅、避免窝工返工乱用工等现象、减少能耗,而且可以缩短工期、降低风险、节省投入、加快项目资金回笼等。
因此,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应以管理为核心,以管理推动项目的进展,以管理创造更高的效益。
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建议做好以下几点:(1)项目管理机构应做到职责明确,管理链条通顺、清晰、易操作,做到指令一传到底、反馈直达主管,做到有指令有执行、有反馈有处理。
(2)项目管理应做到策划和方案先行,在任何工序开展之前都要进行交底,避免用工、用料、用机的浪费。
(3)管理方案应根据项目的进展、环境的变化、施工条件的改变进行优化调整,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简化工序,争取做到省工、省时、省材料。
3.4二次经营在工程的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做到开源创效,主要是从现场的二次经营即现场签证上做文章。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施工过程的二次经营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3.4.1多样性基于该合同模式本身的特点,工程发包商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很多定额里面已有的项目需要重新根据工程所处的建设环境进行询价、调价、定价。
部分分项单价可能根据定额的精神进行确定,部分分项单价有可能根据建设市场劳务分包队伍的承包方式进行定价。
例如,目前水泥劳务分包队伍的承包单价多根据建筑面积直接包干,而不分浇捣、砌体、抹灰等细项。
3.4.2复杂性由于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的成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内容计算,也就是说,工序施工过程所发生的所有人、机、料都要及时计入签证报价。
这就要求施工管理的生产、技术、安全、后勤等所有部门都要参与工序成本的讨论,其所确定的工序成本包括的内容一般比定额中的内容更多、更细。
3.4.3多变性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承包商一般不承担价格变化或工程量变化的风险。
工程多是跨年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流动及物价的变化,各项工序的施工成本也将随着变化。
因此,要做好二次经营,就必须深入了解该合同模式下的管理特点,力争采取最有效的形式、最全面的分析,及时地完成过程签证,为项目的经营目标服务。
4竣工后成本考评4.1竣工结算竣工结算的编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环节。
做好竣工结算可以为施工成本的控制锦上添花。
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下,结算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签证的量相对于其他工程要大得多,而且内容复杂、原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