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前言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来看,银行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开始于在20世纪60年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趋势一直延续到____年的美国银行的国际性收缩而出现停顿。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东欧和拉美等地区的银行私有化快速发展,外资银行对这些国家的银行进行收购的行为迅速增加,导致国际银行跨国经营行为再次兴起。
____年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订了金融服务协议,并承诺在五年内逐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在五年过渡期内,我国认真履行承诺,有序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促进了外资银行的加速发展。
____年12月11日起,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了人民币业务,自此我国银行业进入了的全面竞争时期。
____年的金融危机,使外资银行放缓了在华扩张的速度。
例如,____年渣打、花旗分别仅新开了一家分行。
而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的2年沉寂后,____年,外资行在华扩张势头又开始加速。
渣打中国行长林清德表示,该行计划未来以每年在内地3个城市开设分行的速度扩张,到____年底,分支机构已经增至60家。
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外资银行投资中国的原因,将有利于国内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进而引导国外资金更为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因此,我在假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巧妙利用互联网、文献以及现场调查等各种信息搜索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搜集了一些有益的资料,整理以后,经过较为全面的思考,提炼出以下这篇社会调查报告。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一)外资银行在华主要发展阶段回顾外资银行在中国至今为止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是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增长到适度调整再到加速的这样一个发展路径。
1。
____年至____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和起步发展期。
____年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代表处,两年后的____年中国出来第一家外资投资的银行营业性机构,此后的十二年里,外资银行在中国快速增多,到____年年底在我国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经达到了76家,因此,增速大约平均每年为5家机构,到这一时期,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89亿美元。
2。
____年至____年,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快速发展期。
发展到____年底,在中国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迅速增长到164家,在这四年里一共增加了90家,增速为每年20多家,大约是前一阶段速度的4倍;到这一期间的期末,外资银行在众多的资产总额已经高达380亿美元,四年内这一总量增长了3。
3倍,年增长率高达82。
5%。
3。
____年至____年,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调整期。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的冲击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导致的影响,使得国际银行业在华投资步伐有所减缓。
到____年底,在中国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只是达到了177家,在这四年里一共仅增加了13家机构,增速为每年净增加不到4家,比发展初期还要小;资产总额也只是增长到了450亿美元,四年内一共增长18%,年增长率仅仅达到了4。
5%。
4。
____年至今,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加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期间,在中国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从177家迅速增加到了211家,比前期一共增加了34家,增速为平均每年增加超过11家;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则增长了54%,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8%;同期,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开始并发展迅速,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一共增长有1。
3倍,年增长率高达43%。
外资银行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相对于上一个阶段明显恢复了增长趋势。
(二)在华的外资银行经营现状自____年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过程,成为中国经济金融特别是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融入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进程中,外资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
1.外资银行经营条件与中资银行趋同。
入世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变化是实现了中外资银行监管法规的统一。
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业务范围与中资银行一致,可以向各类客户提供存贷款、债券及衍生产品交易、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托管(QFII)等业务,并遵守与中资银行相同的资本充足、授信集中度、流动性和拨备计提等监管要求。
2.外资银行在华机构布局和结构合理均衡。
截至____年6月末,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9家外资法人银行(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243家)和1家外资财务公司,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银行设立了92家外国银行分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设立了207家代表处。
除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国际大银行外,外资银行群体中还增加了不少擅长经营中小企业融资、农业金融等领域业务的银行。
3.外资银行整体经营稳健有序。
在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风险抵御能力、稳健发展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入世以来,外资银行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不良贷款率下降到0。
33%;资本充足率达到18。
2%,其中核心资本占到90%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252%。
4.法人银行成为外资银行在华主要存在形式。
为阻隔境外风险传染,许多国际知名银行已将在华分行改制为本地注册法人银行,积极推行本地化经营策略。
5.外资银行业务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份额已从加入WTO前的12%稳步升至68。
5%,彻底扭转了以外汇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外资银行的中资企业客户贷款占各类客户贷款比重为36。
8%,比加入WTO前增加30个百分点;境内居民贷款从零起步,已达到全部个人贷款的45%。
基于中国市场良好的业绩表现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跨国银行持续加大对华投资和支持力度,部分银行还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区在联通欧亚市场方面的作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拓展中国业务。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基本动因(一)追随本国客户从上面的表1中数据显示出,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数量的增加是和这些银行母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走势呈现出一致性。
这就说明,由于国际贸易关系的增长,跟随本国客户在中国的投资步伐,扩大服务本国客户的范围确实是许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
这种趋势也可以被验证为,一个国家在华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水平高低也是影响该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
在下面的表4中是十个国家在____年前的十一个月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和这些国家的银行在中国所设立的分支机构数目,从表中数据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在华直接投资额较高的国家,该国的银行常常拥有的在华银行分支机构也相对较多。
如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走势所示,一国在华投资规模曲线与该国银行在华分支机构数目趋势线呈现出一种高度关联性的特征,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在于服务本国客户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二)开发东道国当地市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一直高位运行,近年来国民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不过,中国的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完善还显得较为滞后,无论是管理经验,还是金融技术水平以及金融创新能力等都和很多跨国银行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国际大银行都有一些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
因此,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找到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展了业务的外资银行的经营情况分析,这些银行的客户群体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些母国的原有客户的范围,实际上,在中国本地市场经营状况良好的一些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高端个人客户都已经进入了这些银行的业务发展范围。
到____年底,人民币业务的全面放开进一步促使外资银行的客户群向着中国的本土居民开放。
因此,“服务东道国当地市场”的原则也已经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动因之一,这些银行以占领中国更多的金融市场份额,希望通过市场的扩容和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我国日益开放金融环境吸引____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的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
而到了____年,我国有关部门决定在厦门、珠海、深圳、汕头和海南经济特区可以设立外资银行。
____年,为了配合上海浦东开发,上海地区也开始对外资银行开放。
两年后年,我国又批准沿海的7个城市成为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区域。
此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到____年7月,中国宣布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
____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出的一系列承诺,例如,在人民币业务经营方面,自加入世贸组织起,我国就同时开放上海、深圳、天津和大连四个城市的市场;并在加入的1年内,陆续开放广州、珠海、青岛、南京和武汉这几个城市的市场;而加入世贸组织2年内,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也将成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地区;加入后3年内,昆明、北京和厦门也将加入这一行列;加入后的4年内,汕头、宁波、沈阳和西安也将成为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区域;加入后5年内,对外资银行的所有地域限制将全面取消。
在客户限制方面,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有权向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可以向所有的中国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此后,在____年12月,我国除了按照承诺开放了汕头、宁波、沈阳和西安人民币业务外,进一步将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和南宁这些城市也列入了开放区域,因此,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程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大。
____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____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____年12月,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
我国对外资银行业的管制也有放松的趋势,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已经呈现出的明显的回升趋势,而且增长强势。
在提供业务和产品服务方面,除一般银行业务外,外资银行还可以提供包括QFII、保险代理业务、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业务、国债承销业务、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在内的属于我国自主开放的业务和产品。
可以说,在华外资银行已经像中资银行一样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因此,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对银行业约束的环境逐步宽松后,中国市场对国外投资的的吸引力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三、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对策建议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动因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资银行在我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从而争夺长期优质客户的一些基本策略。
1。
中国银行市场在中国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逐渐向国际市场全面开放。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和本土银行都对参与国际竞争以及与外资银行进行全面竞争都还没有做好全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