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责任 转作风 个人剖析材料

强责任 转作风 个人剖析材料

剖析我的三种想法
我是去年到办公室工作的,一年多来,自认为与各位同事相处融洽。

这次开展“强责任转作风”大讨论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和阅读《读本》,对我的触动很大,特别是对“责任、作风”这个两个词语的阐释,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下面,我就我自己平时心中的几种想法,进行一下自我评判。

一、“尽力而为”
这是我常有的一种想法。

我总认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我只要尽我所能去办就行,我能力有限,办不到、办不成,那就没办法了。

但是,通过到办公室一年多的工作情况来看,对照本次“强责任转作风”大讨论活动中很多同事的表现来看,特别是“在灵魂上有触动、思想上有震动、转变作风上有行动”的要求来看,我平时“尽力而为”的这种想法还不够。

一是“尽力而为”实际上只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干,对待事业和责任,只是在自己的知识、阅历范围内时才会积极履行职责。

二是“尽力而为”的工作标准低。

因为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想着个人再提升、不与同事谋合作,以这样的标准去工作,事情能办成怎样还很难说。

三是“尽力而为”其实是一种懒惰的思想,一接到任务或一遇到困难,就想着“尽力而为”,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提高,不想怎样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完美,结果“尽力而为”
成了不思进取的借口,最终导致个人能力下降。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自己“尽力而为”还不够,不仅要尽自己当前之力,还要努力学习,尽未来之力;主动谋求合作,善借他人之力。

二、“活着真好”
经常看到身边有人由于或这或那的原因,离我而去,我常感叹“活着真好”。

但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话对我有积极的效用,但也容易滋生不利心理。

一是“活着真好”让我变得更乐观。

人们常说:快乐是一天,不快乐是一天,何不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呢!活着,身累可以,但一定不要心累,既然活着,就要快乐无比的过好每一天。

二是“活着真好”让我更加投入工作。

既然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

《学习读本》中对骨科医院名老中医张自强的专访中,75岁高龄还坚持坐堂问诊的张医生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追求精神快乐,一心一意将病人的病治好,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也让我感到最充实。

张医生的话,可谓一语道出快乐的真谛,精神快乐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与亲人、同事、朋友融洽相处,努力把工作做好,勇敢面对困难,全力迎接挑战,当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回想这一天,我能说“今天,没白过”,我就心满意足了。

三是“活着真好”也有思想上的漏洞。

面对危险情况,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如果我还有这种想法,那就会畏缩不前,找退路,做逃兵;“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时,我应该摒弃苟且偷生的想法,“舍生取义”、奋不顾身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也是我常有的一种想法。

虽然我常想常说这句话,
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对照入党誓词,我真的做到“问心无愧”了吗?扪心自问,我觉得,我还没有!一是在思想上,我还没有做到“问心无愧”。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有时还会想能躲就躲,甚至打退堂鼓。

事情一多一杂,特别是几件事一起摊上桌面时,我甚至想干脆一件都不做了。

二是在工作上,我还没有做到“问心无愧”。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没有做到万无一失,还有很多很大的努力空间。

对工作的深入也还不够,很多工作,还只了解个皮毛,主动性不够,很多时候只是被动去做。

不说要每一项工作都深入,起码很多工作必须要深入,不深入就不会了解真实情况,不深入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是学习上,我还没有做到“问心无愧”。

相较于过去从事的教学工作,现在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每一方面、每一个部门的工作,对自己来说都是陌生的、新鲜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但我平时还只是疲于应付手头的工作,主动深入学习的少,在这方面,以后还要加强。

今后,我将更加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全力工作,快乐生活,在考验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挑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向优秀的共产党员看齐。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简单想法,说得不对或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