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盐酸氯丙嗪片的标示量100浓度换算因数
盐酸氯丙嗪片的标示量100浓度换算因数
维生素C
测定法
A D V 标示量% 1% 100% E1cm L 100 V B
(二)萃取后分光光度法
适用:有干扰的供试品 方法:用有机溶剂萃取后,再进行分光光度 测定
示例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USP)
含量计算:
AX cX AR cR
AX: 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AR: 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cR: 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V: 供试品量 V: 注射液的平均装量 D: 供试品溶液的稀释体积(稀释倍数) B: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标示量
2.讨论
(1)钯离子试剂:PdCl2 十二烷基硫酸酯钯盐
*用 PdCl2 时,形成的有色络合物水中溶解度小, 样品量大时,产生沉淀. *十二烷基硫酸酯钯盐,其络合物溶解度大,吸收 强度大
(2)本法优点:氧化产物不干扰
(三)双波长测定法
1. 基本原理 但只要在干扰组分的吸收曲 线上能有: 即可对待测组分进行测定
A kcl
1% ( A E1cm cl )
2. 波长的选择
2 ——测定波长: 待测组分的max或~max(尽可能使A大)
1 ——参比波长:
A kcl
示例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USP)
原理: 盐酸氯丙嗪——max=254nm 氧化物 —— A254=A277
A A254 A277 c
盐酸氯丙嗪
测定方法:
含量计算:
供试品中盐酸氯丙嗪的mg数 ( A254 A277 )X 8 12.5 ( A254 A277 )R
12.5——稀释体积及浓度单位换算因数 250 1 500 =12.5 10 1000 8 —— 对照品溶液浓度(8g/ml)
第九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节
含量测定
四、分光光度法 药物具有特征的吸收,在其max测定A,再利 1% 用其 E1cm 或与其对照品同法测定计算含量 用于制剂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包括: 直接分光光度法 萃取后分光光度法 萃取-双波长测定法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钯离子比色法
D kcl
DX cX cR DR
(五)钯离子比色法
1. 原理 在适当的pH条件下,吩噻嗪类药物分子中的 未被氧化的S可与钯离子形成红色的配位化 合物,在550nm附近有最大吸收,可进行比 色测定。
S 2 N R R' S PdCl2 pH2 Pd2+ . 2ClS
(红色)λ max=~550nm
A: W: 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供试品量 W: 平均片重 D: 供试品溶液的稀释体积(稀释倍数) L: 液层厚度,除另有规定外=1cm 1% E1 cm: 被测物质的吸收系数 B: 盐酸氯丙嗪片的标示量 100:浓度换算因数(将g/100ml换算成g/ml)
示例二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测定波长的选择: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抗氧剂——维生素C 盐酸氯丙嗪 盐酸氯丙嗪 1% max1=254nm, E1 cm =915 1% max2=306nm, E1cm =115 维生素 max=243nm ∴测定波长=306nm
(一)直接分光光度法
适用:纯度较高、没有杂质或辅料干扰的原 料及制剂的含量测定 方法:将供试品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在其 1% max测定A,利用其 E1cm 或与对照品 比较计算含量
示例一 盐酸氯丙嗪片的含量测定
含量计算:
A D W 标示量% 1% 100% E1cm L 100 W B
(3)中间波长(m)
在两个m处,干扰成分的导数光谱应该相等 待测成分导数光谱的振幅(D)要尽量的大 如果选不出两个合适的m,也可以选 一个 要求干扰成分的导数光谱在此波长下应为0 待测成分的导数光谱则应该是峰或谷
1
2
3. 示例 盐酸氟奋乃静片的含量测定(BP)
溶液配制: 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 测定: 记录230~300nm波长区间的二阶 导数光谱(设定好波长间隔) 量取266nm与258nm处的DX、DR 计算含量:
(四)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1. 基本原理
A X I
dA d
0
X I
D(振幅)
dA dA d d D cl cl kcl d 1 d 2 d 1 d 2
A cl ( 2 )
dA d cl 2 d d
A X I
d A d cl 2 2 2 d d
2 2
d2A d2
dA d
X
I
பைடு நூலகம்
D
D kcl
2. 导数分光光度法中的主要参数
(1)导数的阶数(n) 根据干扰成分吸收光谱的形状选择导数的阶数 如干扰成分的吸收呈一次曲线时,选n=1 呈二次曲线时,选n=2 一般、n 分辨率 但信噪比 (2)波长间隔() 一般为4nm 灵敏度 但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