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故城县郑口镇 杨子祥

我的家乡故城县郑口镇 杨子祥

我的家乡
——河北省故城县郑口镇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燕赵大地处于北方,辽阔广袤,燕山南北,长城内外,自远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与中原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带,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通过各种渠道,在这里汇聚,因此,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汉族之间两种相互区别而又相互依赖的历史文化,在这里融合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这里既不是闻名遐迩的瓜州,也不是风雨沧桑的咸阳,而是京杭大运河边上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

县名故城,县城坐落在郑口镇。

故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东与山东省武城县及德州市隔卫运河相望。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故城县(衡水辖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河北省东南部,京杭大运河西畔,隔京杭大运河与山东德州市百里相连辖9镇4乡,总面积937平方公里,人口46万,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南邻清河县、南宫市,北接景县,西与枣强县以清凉江为界,东与山东省德城区及武城县隔京杭运河相望。

位于东经115°44′40″至116°16′50″,北纬37°3′15″至37°32′40″之间。

以县城为基准,距北京市350公里,
距石家庄市150公里,距天津市300公里,距济南市140公里,距衡水市60公里,距德州市30公里。

县域总面积937平方公里。

县政府所在地郑口镇,坐落于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西畔,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享誉周边,素有“小天津卫”
之美称。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故城县属环渤海大经济圈,处冀东南与鲁西北经济圈之融合带,独具承接东部产业、西部资源相互转移的区位优势,是南资北上的途经宝地。

东临京福高速、京沪铁路,西依京九铁路,北枕石德铁路。

省级公路邢(台)德(州)线贯穿全境;郑(口)枣(强)线直通衡水,县域内路网纵横交织,通达便捷。

历史上隋炀帝不愧为一个大玩家,玩来玩去玩出了一条大运河。

千年运河载着血,载着泪,载着西子湖畔的铅华,流经故城,逶迤北去直抵京都。

由是沿途便有了许多码头,而故城南接武城、北临德州各60余华里,成为水陆要塞,于是,故城这块土地便成为繁华之所在,漕运之枢纽。

运河流到故城境内,一水隔两省,河西是河北,河东是山东。

古时河上无桥,两省百姓往来皆借舟楫之便,于是沿河一些主要村庄便有人做起了摆渡生意,其中一郑姓人的渡船最大,不仅能渡人,而且能渡车马,因而名声也最大,乡民称之为郑家渡口。

又因渡口往来人多逐渐形成大集市,所以附近人们赶集贸易,亦
习惯说去“郑家渡口”云云。

久而久之,渡口附近历史比较久远的太兴镇、西城镇、南镇、帝君庙、甘泉等村镇反倒没名气了。

再后来,人们嫌拗口,将“渡”字删掉,就叫成了郑家口。

郑家口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当初包括五个自然村。

近年,又不知从何时开始将郑家口进一步删繁就简,干脆直呼“郑口”了。

郑口这个称谓其实就像山东、河北一样,成为一个地域的泛指。

故城县郑口镇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商埠,素有“小天津卫”之美誉。

现在交通发达,东靠京浦路,西临京九线,邢德公路贯穿全县南北,县政府驻地郑口镇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石家庄机场180公里。

通讯便捷,万门程控电话国内国际联网,可直接与世界各地沟通信息。

能源充裕,东有华鲁电厂,西有上安电厂直接为故城供电。

社会稳定,软硬环境优越,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堪称一流。

故城县属黑龙港流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粮、棉、油、蔬菜、林果等大宗农副产品产量均居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甘珠”牌红小豆获得国家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标识,填补了衡水市空白。

棉花面积36万亩,首批全国优质棉花基地县,“晶雪”牌棉花挤身“中国十大名牌棉花”行列。

被河北省定为“棉花之乡”、“红小豆之乡”。

蔬菜面积发展到8万亩,其中设施菜面积达到2万亩。

全县造林面积达到11万亩。

畜牧业发展迅猛,瘦肉型猪存栏达到25万头。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