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

地图


2.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 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 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 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 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 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如下图中,A 点不能看到 B 点。
【考纲下载】
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 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考纲解读】 1、识记: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海拔和相对高度; 2、应用:学会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

三 要 素
1、比例尺
公式
文字式
表达方式
数字式 线段式
特点:大小的比较
比例尺的缩放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第一:看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 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200m以上;相对高度小于100 m); 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 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 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
第二:看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 弯曲。
(2)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

三 要 素
1、比例尺
公式
文字式
表达方式
数字式 线段式
特点:大小的比较
比例尺的缩放
2、方向的判读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3、图例与注记

等高线地形图和 地形剖面图
基本特征 判读基本地形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的 综合应用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第三:看等高线形状特征:
部位 A B C D
E
地形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 _山__顶_
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山谷 等高线向 高处 弯曲,谷线低于两侧
_山__脊_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脊线高于两侧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 “ ”符号表示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 _鞍__部__
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
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1)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
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
域面积。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 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A.① C.③
B.② D.④
[审题答题规范专训]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由此可获取比例尺的大小是: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m
从指示牌上的信息可看出,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m处, 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150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____ 左 侧200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350m处
答案:B
2.(2014·重庆高考)下图示意某 GIS 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 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 位:m)。读图,完成(1)~(2)题。
2、方向的判读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3、图例与注记

等高线地形图和 基本特征
地形剖面图
判读基本地形类型 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第二讲 地 图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_文__字__式:如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 5 km
【注意】判断地形类型:
(1)小范围(山区)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
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 形
(2)大范围
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 度小于1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在 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 值大)五种基本地形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3.图例和注记
▲珠穆朗玛峰 8 844.43 m
中“▲”属于图例 ,“珠穆朗玛峰”
和“8 844.43 m”为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常考图示]
图 1 典型等高线地形图
图 2 分层设色等高线地形图
图 3 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1) 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 在 200~250 m,B 在 250~300 m。
(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 在 250~300 m; b 在 150~200 m; c 在 350~400 m。
(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 A 到 B 经过了升高——降低—— 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表示
(2)形式
数字式:1∶500
000
_线__段__式:
(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 越小 ,但反映的内容越 详细 ,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例题】下图为四个假想岛屿的概况图,四图中比例尺
最大的是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北京市地图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地势平缓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地势陡峻的 地区发展林牧业。
②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 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地形特征类题目
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地形类 型的判断;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答题术语]
C为.喷A3水纸池(4,2而cm①×为29食.7堂cm,)②为D.B3 纸(51.5 cm×36.4 cm) 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
3.(2013·重庆高考节选)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
(二)地形剖面图
可以直观反映出沿剖面线的 地势高低 的变化状况和 坡度 的大小状况。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确定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 AB。 (2)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 5、10、15、20 倍,倍数越大, 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 ........
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平面
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10 m,故该学
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
(1)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长中度的应图分形别对为应3,0 c此m时和浏22览cm窗,口
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 选项)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可以推广至等值线的基本特征)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即:同线等值 (2)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同图等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 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特例相交常见的是海蚀崖和 风蚀蘑菇,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 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7)“凸低为高”与“凸高为低”,即:等高线向低值弯曲处 为山脊,向高值处弯曲为山谷 (8)“高于高值”与“低于低值”,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的闭合区域,其海拔是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
....... ...... ..
(3)点出剖面基线 AB 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 MN 线上引垂线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上 1′点至 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从 1′点一直连到 15′点 (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 “谷”或“脊”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 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 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选线要求: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弯路较少的线路。 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 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 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 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等。
问题导思 阅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 1 中①②两区域代表的实际面积和比例尺的大小。 (2)比较图 2 中③④两区域代表的实际面积和比例尺大小。 提示:(1)面积①>②,比例尺②>①。
(2)面积③>④,比例尺③=④。
2.方向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正北 方向
对较低
第四:看特殊区域: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