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

第六章-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

第六章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本章讲4节:§1、品种纯度检验的意义§2、种子纯度的形态测定§3、种子纯度的快速测定§4、种子纯度的电泳测定品种真实性(cultivar genuineness)和品种纯度(varietal purity)是构成种子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种子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这两个指标都与品种的遗传基础有关,因此都属于品种的遗传品质。

品种纯度检验可分为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和小区种植检验3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含义及室内常用的测定方法。

第一节品种纯度检验的意义一、品种纯度的含义品种纯度检验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种子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在品种纯度检验之前,应先进行种子真实性鉴定,如果种子真实性有问题,品种纯度检验就毫无意义了。

1、种子的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描述(description)是否相符。

这是鉴定种子样品的真假问题。

2、品种纯度:是指品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或株、穗数)占供检验本作物样品数的百分率表示。

在纯度检验时主要鉴别与本种不同的异型株(off-type plant)。

异型株:是指1个或多个性状(特征、特性)与原品种的性状明显不同的植株。

品种纯度检验的对象:可以是种子、幼苗(seedling)或植株。

因此,品种纯度检验可分为:田间检验、室内检验、田间种植鉴定。

三者关系:以田间检验为主,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相结合,辅之田间种植鉴定。

二、品种纯度检验的意义(了解)1、是保证品种优良遗传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研究表明,玉米种子纯度每降低1%,造成的减产幅度就会接近1%。

在杂交稻种子生产中,亲本纯度每降低1%,制种田纯度就会下降6~7%,粮食生产就会减产l0%左右。

2、是正确评定种子等级、贯彻优种优价政策的主要依据。

玉米大田生产一般每穴播2粒;优质种子可单粒播种,如先玉335、郑单958等。

3、是防止品种混杂退化,提高种子质量的必要手段;品种混杂、品种纯度降低,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

品种纯度不高的种子播入田间后会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一致、植株高矮不齐、成熟迟早不同。

种子纯度降低越多,影响产量的幅度也越大。

因此,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检验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忽视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鉴定,往往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1)如杂交稻生产中,错把不育系当杂交种播种,造成颗粒无收。

(2)刘恩训老师前些年搞玉米不育系育种,挂在墙上被人偷,结果不结粒。

(3)若把小白菜(青菜)当作大白菜播种,秋天就不结球。

(4)倘若把生长期长的秋大白菜当伏菜种植,会出现因不耐热而染病,且迟迟不能卷心,不能及早上市;反过来,倘若把伏菜当秋菜种植,就会出现早熟、产量低、不耐贮藏。

(莱阳二蔬把伏菜当秋菜发,培了90 万)。

(5)若把耐旱小麦品种烟农18种在高肥水地快,会造成倒伏而减产;若把高肥水品种‘莱州137’种在旱薄地里,生物产量不够而减产。

三、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分类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很多,但在生产中真正能广泛应用的方法较少,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根据测定的原理不同分5类:形态鉴定、物理化学法鉴定、生理生化法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和细胞学方法鉴定。

根据检验的方法原理分类,是较为公认的分类体系。

还可依据检验的对象分为:种子纯度测定、(实质上是上面的形态鉴定)幼苗纯度测定、植株纯度测定。

根据检验的场所分为:田间纯度检验、室内纯度检验田间小区种植检验。

在实际应用中,理想的测定方法要达到4个要求:测定结果能重演;方法简单易行;省时快速;成本低廉。

下面介绍依据测定原理区分为5大类:(一)、形态鉴定:又分为:籽粒形态测定、种苗形态测定和植株形态测定。

1、籽粒形态测定:仅适合于籽粒较大、籽粒形态较丰富的作物。

如玉米种子、大麦;豆类不丰富不能用。

时间0.5h,测定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结果不太准确,只能在调种时大体测定,保证不出大的问题。

(玉米父母本差别大易区别)2、种苗形态测定:适用于幼苗形态性状丰富的作物,如十字花科、豆科等双子叶植物,时间一般在7~30 d。

因苗期用的性状太少,测定结果也不太准确。

禾谷类胚芽鞘颜色比较稳定,可鉴别品种纯度。

若双亲都是紫色或无色的,则也不准确。

如郑单958(郑58×昌7-2).3、植株形态测定:需一个生长季节2~6个月,依据的性状较多,测定结果较准确。

分为:田间纯度检验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但所需要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在调种过程中快速测定的需要。

(二)物理化学法鉴定(快速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物理方法:如荧光鉴定法等,时间10几分钟,仅利用于个别作物,不太准确。

2、化学方法:主要依据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差异区分不同品种,如苯酚染色法、碘化钾染色法等。

时间10几分钟→1d,都不太准确。

这类方法测定速度快,在实际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三)生理生化法鉴定:这类方法中包括的技术较多:1、以生理生化反应为基础的有:愈创木酚染色法、光周期反应鉴定法等。

这些方法鉴别品种的能力较低,测定结果不太准确。

2、以生理生化技术为基础的方法有:电泳法鉴定、色谱法鉴定、免疫技术鉴定等。

(1)电泳技术:相对技术较为简单,相对较准确地测定品种纯度,是目前品种纯度测定中较为快速准确的方法(二者结合):①同工酶电泳:主要测幼苗,时间1~7d,比较准确。

同工酶的提取需要在低温下进行,操作技术严格,技术麻烦。

②蛋白质电泳:时间1~2d,比较准确。

蛋白质提取时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技术简单。

是目前品种纯度测定中较为快速准确的方法。

成本低:配套电泳仪5000~6000元(北京六一仪器厂)一个样品(100粒)药品费 60~70元。

目前500万以上的种子公司都必须配备电泳仪。

(2)色谱法技术→技术含量较高:时间1~2d,分辨率高,结果比较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不象电泳技术性强。

主要用于禾谷类。

仪器构造复杂,价格昂贵,成本太高,用不起。

此外,电泳板上能同时分析多个样品,而色谱技术每次只能注射一个样品,总体效益不如电泳技术。

(3)免疫技术:是个新兴学科,目前需要大量技术开发研究,难以在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

(四)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方法种类非常多,它是在DNA和RNA等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品种。

目前在品种检测中最常用的分子技术有:RAPD技术、SSR技术。

时间1~15d,技术比较复杂,花费大、时间长。

目前主要用于种性测定,测定结果非常准确。

因技术复杂、成本高,目前难以广泛应用,但有广阔的前景。

(五)细胞学方法鉴定。

主要依据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染色体带型差异区分种及品种,在品种纯度测定中应用价值不大。

综上所述,品种纯度测定的方法非常多,但在生产实际中真正能广泛应用的方法较少。

本章主要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依据,介绍在品种纯度检验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方法。

第二节种子纯度的形态测定品种纯度检验的送验样品重量:扦样一章已讲过。

即实验室测定:玉米等大粒种子1000g;小麦等中粒种子500g;甜菜等小粒种子250g.试验样品:所有方法要求400粒,每重复100粒。

种子纯度的形态测定是纯度测定中最基本的方法,可分为籽粒形态测定、幼苗形态测定和植株形态测定。

一、籽粒形态测定籽粒形态测定特别适合于籽粒形态性状丰富、粒型较大的作物。

在测定时应注意因环境影响易引起变异的籽粒性状(如甘肃的莱农14、与东北、本地、夏播的颜色不一样)。

同时该方法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种子检验员须积累丰富的经验。

这一技术可以与计算机识别相结合对品种纯度进行快速测定,消除主观影响(杨锦忠)。

(一)测定方法随机从送验样品中数取400粒种子,每个重复≯100粒种子。

根据种子的形态特征,逐粒观察区别本品种与异品种,必须备有标准样品。

品种纯度(%)= 供检种子数—异品种种子数×100%供检种子数测定结果(x)是否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值或标签值(a)要求,可查表6-1(p86)判别。

如果xa ≥容许差距,说明不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值或标签值要求。

如杂交玉米种子纯度的国家标准为96.0%,查表6-1:规定值96%,n=400株时,容许差距为1.6%。

抽检结果为94.5%,比规定值低1.5%<1.6%。

表明这批玉米种是合格的。

表6-1中的容许差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容许差距T=1.65n⨯p/qP—→标准值或标签值;q-→100-Pn-→样品的粒数或株数【例1】小麦大田用种的纯度国标为99.0%,试验样品400粒种子,则P=99.0,q=100-99=1.0容许差距T=1.6540099⨯=0.8/1【例2】纯度为90.0%,种植78株,那么P=90,q=10,n=78,则T=5.6 特别适用于试样不是表中的定数时,用上述公式计算容许误差就更方便了。

(二)测定所依据的性状种子形态鉴定法最简便、最快速、成本最低而且也很可靠。

缺点是对形态特征差异较小的不同品种很难分别。

1、玉米(1)粒形: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

所有的杂交种长出的粮食均排列紧密,一般为马齿型或半马齿型。

自交系多数为硬粒型或半马齿型,可把粮食挑出来。

(2)粒色深浅:白色,黄色,红色,深红.(糯玉米有白色、黄色、紫色)。

大田玉米多数为黄色和红色。

主要看籽粒的背面,不要看有胚的一面。

(3)稃色:从穗轴上带下来的,实际上是穗轴色。

分为: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简单分红、白轴)。

(4)胚的大小、形状:有的胚较大(478);有的胚较小(郑58、189)。

有的胚光滑(郑58、189、107);有的有皱褶(黄早4、478)。

(5)花丝遗迹的位置与明显程度(花丝着生在籽粒上):有的看不到,用手才能摸到;位置有的靠边如478系列。

有的明显如478系列;有的不明显如H21。

(6)依据粒色及籽粒顶部颜色区别自交粒和杂交种:顶部颜色主要由胚乳直感决定,可唯一区别杂交种与自交系。

果种皮:由母本决定(2n):所以粒形杂交种、自交系无区别。

另外,杂交种的稃色、花丝遗迹、胚部性状等均由母本基因控制,与自交粒无区别。

胚:母本(n)+父本(n):有杂种优势,但太少,没法区别。

胚乳:2n(母)+n(父):占体积的80%,由胚乳的颜色决定。

多数自交系顶部粉质层多,可灵敏区别自交系与杂交种。

①一类:♀深色×♂浅色-→F1粒色和顶部变浅(粉质黄色)(角质白顶)(透明白顶)典型189系列顶部黄色(粉质),授上父本H21浅色花粉,杂交种顶端表现出父本特征,变成白顶。

据此可将母本自交粒与杂交种区分。

(隔离不好,传上深色花粉,粒大红色透明,与粉质自交株有区别。

产地不同颜色也有区别)代表品种:掖单2号(107×黄早4);鲁玉10号(8112×H21)鲁玉16号(478×H21);莱农14(189×H21)LD981(齐319×9801); LD9006(00-6×9801)LD9002(郑58×9801);中科4号(CT019×9801)山东05年审定19个品种,有5个父本为9801系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