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旅游发展

会展旅游发展

南京会展旅游的发展
摘要
目录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 国内外有关会展旅游的研究综述
2.1国外会战旅游研究历程
2.2国内关于会展旅游的研究历程
3.会展旅游概念及辨析
3.1会展旅游的相关概念:会展与旅游
3.2会展业与旅游业
3.3会展旅游内涵
4.会展旅游的发展
4.1国际会展旅游发展
4.1.1国际会展旅游发展状况
4.1.2国际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4.2国内会展旅游发展
4.2.1国内会展旅游发展历程
4.2.2国内会展旅游发展趋势
4.2.3国内会展旅游运行模式
4.2.4国内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南京市会展旅游的发展
5.1南京市会展旅游发展条件
5.1.1自然条件
5.1.2社会经济条件
5.1.3历史条件
5.2南京市会展旅游的市场特征
5.2.1客源国来源
5.2.2客源国的消费需求
5.3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5.4基础设施
5.5政府政策
5.6南京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5.6.1会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5.6.2解决方法
5.7会展旅游的发展战略
5.8南京市会展旅游发展前景的思考
6.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近年来会展旅游作为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项新的旅游形势,日渐引起广大旅游、会展及其他有关领域的广泛关注。

南京市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六朝古都”美称,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多彩,在经济方面,南京位于最发达的上海经济圈内,最近几年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为南京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的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国内外关于会展旅游的研究历程的介绍;第三部分是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会展旅游概念的研究对会展旅游内涵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关于会展旅游概念的新看法;第四部分是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会展旅游的发展,分析了国内外会展旅游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南京市会展旅游的发展条件、市场特征、客源市场、发展战略及政府政策进行剖析,从而对南京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为日后南京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最后是关于会展旅游的总结。

关键词会展旅游南京发展状况
国内外有关会展旅游的研究综述
1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现状
欧洲是会展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会展整体实力最强的地区,世界级的会展大国有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其中德国位居世界会展国家之首;北美地区是会展旅游的后起之秀,美国、加拿大会展旅游比较发达;亚洲的会展旅游规模和水平次于欧美,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

其他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南非和埃及。

Turgut Var, Frank Cesario and Gary Mauser (1985) 建立了会议旅游的初步模型;King,Pram and Milman(1993)指出了会展旅游存在的负面影响为通货膨胀、城市示范效应、交通拥挤和犯罪率上升等;Harry H.Hiller(1995) 认为会议是一种大型事,建立了会议与东道主城市的模型,提出会议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将包价旅游引入到会展旅游中,指出会展组织者希望得到类似于大众旅游的包价旅游产品,包括机票订购、租车服务、旅馆预订、当地特色主题活动和会前、会后的旅游活动;旅行社可以根据不同的会展市场,制定具有特色的专门旅游线路,或只提供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服务,拓展旅行社的目标市场。

Morrison,Bruen & Anderson(1998)认为美国会议观光局(CVB) 在会展旅游中的主要作用是目的地营销, 应该建立并推广适于会展旅游的良好城市形象,为会议组织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
展览促销,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务,SamuelSeongSeop Ⅺm(2003)等对亚洲的韩国和香港的会展进行了研究;Andrew Bradley(2002) 认为会展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正面的城市形象吸引会展旅游者,否则会阻碍会展旅游者的到来。

2国内关于会展旅游的研究历程
2.1会展旅游的介绍性研究
早期的研究者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 年代初,如荆子玉(1981)、罗元铮(1981)、张广瑞(1988)、肖潜辉(1987, 1991)等等,对会展旅游进行了简单地介绍。

其中,中国早期关于会展旅游的研究大多零散地见诸于以会议旅游、会奖旅
游、商务旅游为题名的文章中( 周春发,2001) 。

罗元铮最早提出利用国际会议形式发展中国旅游业。

肖潜辉认为,90 年代中国旅游业的战略任务就是大力发展非观光型旅游产品( 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医疗旅游、特种旅游等等) ,并将目前倚重观光旅游的局面变为三个层次的市场,即观光旅游、特种旅游和会议奖励旅游。

在专著方面,王保伦(2004)编著的《会展旅游》从广义、中义和狭义的角度分别对会展旅游定义,并分别介绍了会议、展览、节事和奖励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营销与管理,并对会展旅游的产业链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会展业与旅游业结合成产业链中应注意的问题。

胡平(2004)的《会展旅游概论》对会展与会
展旅游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及趋势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研究。

2.2会展旅游的概念研究
2005年5月24日,皱考在《市场报》第一次提出会展旅游是旅游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王保伦(2002)从狭义的角度将其界定为: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展会场之外的、但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

应丽君( 2002) 认为会展旅游是通过举办会议、博览、展览、文化体育、科技交流等各类活动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2000年,《旅游学刊》举办了关于会展旅游的研讨会,各专家意见不一:张建雄指出会展旅游是会展活动的外部性表现,而不是旅游;许峰认为会展与旅游是两个独立的体系,旅游业不能简单等同于会展业,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黄远水认为会展旅游是在整个会展过程中旅游业直接承担的部分服务;刘德谦认为会展旅游是一种实现人际交流的旅游活动,它在目的追求上和发生要素上都不同于人们熟知的休闲旅游;魏小安指出,会展旅游只是会展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总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二者不能划等号,会展旅游是在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一杯羹;另外,他还指出会展旅游又可分为会议旅游和展览拉动的旅游,这也是两个概念,两个市场,两种运作模式。

周春发(2003)从广义角度指出,会展旅游是都市旅游、商务旅游的主要部分,
包括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和节事旅游等形式;并且大力推崇会展旅游这一概念,以代替会议旅游( 扩大化的会议旅游) 、会议奖励旅游等说法。

吴明远(2003)将会展旅游分为会议旅游、展会旅游、节庆旅游和文体旅游等四类旅游产品,并将会议旅游分为政府会议、协会会议和公司会议,将展会会议分为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

这个分类将奖励旅游排除在会展旅游的范围之外。

何建英(2004)反对将奖励旅游、体育旅游、节庆旅游纳入会展旅游的范畴,认为会展旅游是指以会议、展览为主要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会展举办地参加会议、展览及相关活动,满足旅游者人际交流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其具体内容包括会议旅游和展览旅游两大类。

谷玉芬( 2004) 提出应将会展看成旅游吸引物,将与会者转化为旅游者,并提出会展旅游不是商务旅游,它只包括会议旅游和展览旅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