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PPT课件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PPT课件
26
手术用物
27
手术步骤
1.清
巡回护士与器械护
点
士共同原位唱点手
用
术用物两遍;碘酒
物
酒精消毒上至唇下
、
,下至乳头连线,
消 毒 、
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常规铺治疗巾及
铺
孔巾
单
28
手术步骤
酒精再次消毒
2.
皮肤,干纱布
切
擦干,无菌贴
开
膜一分为二帖
皮
术野,连接电
肤
刀吸引器,安
前 准
装灯把,托盘
备
两侧腹被两把
10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神经根型:
症状: (1)、肩颈痛,短期内加重向上肢放散 ;皮肤麻木,过敏及感觉异常; (2)、肌力下降,手指不灵活; (3)、位置不合适时可发生患肢
剧烈的闪电样痛
11
22脊、髓脊型髓型
■早期:由于压迫物多来自脊髓前 方,故以侧束与椎体束损伤为主 。四肢乏力;行走踩棉花感、持 物不稳为最先症状;
者
2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2、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 除+椎体间大块植骨融合钢板 内固定术。
3、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 置换钢板内固定术。
22
颈前路手术的原理
1.减压--解除神经压迫 2.融合--“嫁接” 3.固定--即刻稳定,促进融合
23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24
颈伸仰卧位(眼 睛用敷料贴保护 好,中单横铺于 身下包裹双臂, 肩下垫肩垫,颈 下垫颈垫,头上 可垫头圈,使颈 部自然向后伸展 位,膝关节上方
约束带固定)
手术体位
25
手术用物
大衣包、小单包、腹被 包、盆包、脊柱通用包 、颈前路包、颈前路器 械盒、灯把、短电刀、 吸引器、23#刀片、 15#或11#刀片、针 垫、3-0慕斯线、2-0 慕丝线、20ml注射器 、明胶海绵1包(特殊 用物:骨蜡、人工骨、 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无 菌贴膜、静脉延长管)
直钳固定防止
物品掉落
29
手术步骤
3.取右侧横切口,水 平高度视病变部位而
定
递23#刀片切开皮肤, 干纱布拭血
30
手术步骤
4.显露:(1)电刀切 开皮下组织,游离皮瓣 ,纵行切开并分离颈阔 肌 ,保证切口足够操 作范围(2)分离气管 前筋膜,牵开气管、食 管鞘及胸锁乳突肌和血 管鞘(3)显露椎前筋 膜纵行切开后见两侧颈 长肌,将其牵开即见椎 体及椎间盘
(2)、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 缩小、眼后胀痛;
(3)、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和 血压升高;
(4)、头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力 下降、发音障碍等
15
颈椎病的治疗
经过多年研究证明:神经根型、交 感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局部制 动、牵引、理疗、以及活血通络的 药物等可以明显改善颈椎周围组织 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消除炎 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
13
3. 椎动脉型
(4)、猝倒: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或屈 伸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即可继续活 动;
(5)、其他:不同程度的运动及感觉 障碍以及精神症状;
特点:常为突发进性,并有反复发作 倾向。复发中其表现不完全相同,神 经检查可正常
14
4、交感型
(1)、头痛或偏头痛,头转动时加重。有 时伴有恶心、呕吐;
4
颈椎的横突有孔
第1-7颈椎 的横突有孔 ,椎动脉通 过颈6-颈1 横突孔进入 颅底。
颈椎不稳或 骨质增生时 可刺激椎动 脉使其痉挛 ,继发颅内 缺血,产生
5
头晕等症状
钩锥关节-颈椎独有
下一椎体的钩 突与上一位椎 体的斜坡构成 钩椎关节。
钩锥关节能防 止椎间盘向后
突出,但当退
变增生时可刺 激或压迫椎动 脉或颈神经根 。
6
颈椎颈的椎韧韧带带构成
7
颈颈椎椎病病的定定义义
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 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病理 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 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
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
8
颈椎病分型及病因
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50 ~ 60%) 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或钩椎关节与关节 突增生肥大压迫神经根。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赤峰市医院手术室
1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颈椎病 手术适应症 麻醉方式 手术体位 物品准备 手术配合 注意事项
2
颈椎的解剖
3
颈1-2椎骨性结构特点
第1颈椎叫寰 椎,没有椎 体和棘突, 由前、后弓 和两侧块组 成。
第2颈椎又称 枢椎,椎体 上方隆起形 成齿突。
后路手术适应症:发育性颈椎管 狭窄、广泛范围后纵韧带骨化、 多节段病变、(3个节段以上)、 脊髓腹背侧受压就选择后路。
20
前路手术适应症:
脊髓受压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脱出 症, 后纵韧带骨化症
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经保守治疗无效 颈椎骨折脱位,椎体肿瘤,炎症等 椎体后缘有骨刺或软性致压物压迫脊髓本身者 椎体间关节松动、不稳、伴神经症状需固定者 椎体前方骨刺压迫或刺激食道已造成吞咽困难
脊髓型:发病率占10%一15%; 椎间盘中央后突、椎体后缘或后纵韧带 与黄韧带增生钙化压迫脊髓。压迫多来 自脊髓前方。
9
颈椎病各型病因
椎动脉型: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 颈椎退行后稳定性降低,椎间关节活 动性移位等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 使椎动脉狭窄或痉挛,造成锥-基底 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交感型:由颈椎各种结构病变刺激 或压迫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 致
■后期:渐出现自下而上的上运动 神经原性瘫痪。
12
3. 椎动脉型
(1)、眩晕: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 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活动可诱发;
(2)、头痛:因为侧枝循环血管代偿性 扩张。多为胀痛,在枕部或颈部可放射 到颞部,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
(3)、视物障碍: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 、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是大脑后动脉 及脑干内3、4、6脑神经核缺血所致;
17
颈椎病的治疗
手术治疗
18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除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只 有少数患者出现以下表现才需 要手术治疗:
I. 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 II. 症状明显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III. 出现严重神经根损害.
19
颈椎病的手术方式
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分为前路和后 路及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
大量临床经验也已证实,绝大部分
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颈椎
病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法可以缓解甚
至治愈。
16
非手术治疗
(1)、牵引: 适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 头前屈15 0、重量2 ~ 6公斤;
(2)、颈托与围领 (3)、推拿按摩;慎之; (4)、理疗; (5)、自我保健; (6)、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