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超高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三门峡市商会大厦工程超高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日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商会大厦项目部2009年11月2日目录1、工程概况 (4)2、模板工程材料和机械 (4)2.1、配模方案 (4)2.2、材料要求 (4)2.3、机具准备 (5)3、支模方案 (5)3.1、柱模板 (5)3.2、墙模板 (8)3.3、梁、板模板 (10)3.4、楼梯模板 (12)3.5其它细部节点支设施工 (13)4、模板验收 (14)4.1、材料质量控制及标准 (14)4.2、安装质量 (15)4.3、质量检查程序和内容 (16)5、模板拆除 (16)6、模板及支架验算 (17)6.1、墙体模板 (17)6.2、扣件式梁板模支架稳定性验算 (19)7、计划材料表 (20)8、安全措施 (20)本方案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组成部分,对工程指导作用等同于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详见施工组织设计)2、模板工程材料和机械2.1、配模方案本工程有三处模板支撑体系超过8米,第一处:负一层东边汽车坡道处;第二处:东楼一层大厅;第三处:负一层西边汽车坡道处。

柱、墙、梁模板选用915×1830木模板,板底模板选用915×1830木胶板,背枋选用50×100松木方,拉杆选用φ14螺杆,钢管选用φ48*3.5、扣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脱模剂的使用:本工程采用水溶性脱模剂,以保证能容易脱模,又能保证后续粉刷和装饰工程易粘结为标准。

2.2、材料要求模板工程所需用的材料要求材质较好,规格整齐,木胶板要求厚度一致,边角方正,胶合严密,松木方、钢管、扣件、松木板、定型模型材料、PVC塑料穿墙管、穿墙对拉螺栓、脱模剂、三型卡等符合有关验收标准规定。

2.3、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准备情况见下表3、支模方案3.1、柱模板❶模型板独立柱采用定型木模型现场散拼散拆,梁柱节点采用木模板和木方拼接。

❷支承及加固系统采用48×3.5钢管搭设,为保证其可靠,将柱梁支撑同步搭设并设剪刀撑,以保证柱模的稳固。

❸抱箍◆柱边长:h<500的,采用φ48×3.5双钢管抱箍(水平设置),箍距@50×100木枋B剖面放大示意图(清扫口)3.2、墙模板❶模板内墙拉墙螺栓墙模型采用18厚木模板,根据墙高,墙长配置非标尺寸模型板,竖向40×80木枋均布(与木模板拼装连成整体),间距200;横向用2φ48×3.5钢管作背杆,间距350;内外模板由φ14对拉螺栓连接,如下图示。

❷支承及加固系统◆支撑内层楞条采用50×100木方,间距200,外层楞条采用2φ48×3.5钢管,间距350,加设对拉螺栓φ14,整片墙模板由内外侧支撑固定。

对拉螺杆:水平间距及竖向间距均为350。

地下室外墙及人防墙对拉螺杆每个均加设1个φ50*3止水片和2个φ50*3定位片,且此部分对拉螺杆为一次性使用。

其它部位墙体对拉螺杆采用PVC套管作为内撑,以控制墙厚及可周转使用。

◆剪力墙筒体模剪力墙双面模型,在电梯井内每三层在对侧墙面各予留三个平台用的钢管孔,可与对拉螺杆配套,套管用φ50PVC管。

作为上部施工操作面脚手架和底部安全网的连接点。

◆墙模接缝处理为使上、下层墙模板、砼接缝平滑,在离下层板面下10cm处预埋对拉螺栓φ14间距350,利用对拉螺栓压紧模板,使模板紧贴下层墙面,从而实现砼接缝平滑。

◆剪力墙预留洞口模板如下图所示:◆剪力墙(或梁、板)中预埋套管固定如下图所示:3.3、梁、板模板❶ 梁模型采用18厚木模板,阴、阳角处采用50×100厚木枋背衬。

梁模从两端往中部拼装,调整尺寸用的模板设在中部,如此保证梁与柱、梁与梁尺寸准确,接头光滑顺直。

梁高≥800者加设φ14对拉螺栓。

梁长度大于4.0m 时按照要求起拱。

支承体系:采用φ48×3.5钢管,根据梁高和梁宽,设计立杆和大、小横杆及侧模支撑,立杆按≤1.5m 步距计算。

根据各种梁截面配制模型和支撑,如图所示:❷ 板模型采用18厚木胶板。

支承体系:采用φ48×3.5钢管,根据板厚和层高,设计立杆间距和水平横杆步距。

本工程支撑体系分三种情况,一种为支撑体系楼层净空高度小于4.0m(主要为地下室负二层,东楼标准层);一种为支撑体系楼层净空高度大于4.0m小于6.0m(主要为地下室负一层,裙房一、二、三层,西楼标准层);一种为支撑体系楼层净空高度大于 6.0m(主要为裙房一层大堂处、裙楼步行电梯处,汽车坡道出入口处)。

当支撑体系楼层净空高度小于4.0m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架,上搁置50×100方木格栅,对于砼板厚为≤150,满堂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0,木格栅间距为400;对于板厚为150~250,满堂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800,木格栅间距为300;满堂架纵横向扫地杆距地200,第二步架纵横向水平杆距地1700,第三步架纵横向水平杆距地3200,以每个梁间空间为单元搭设纵向剪刀撑。

当支撑体系楼层净空高度大于4.0m小于6.0m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架,上搁置50×100方木格栅,对于砼板厚为≤150,满堂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0,木格栅间距为400;对于板厚为150~200,满堂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800,木格栅间距为300;满堂架纵横向扫地杆距地200,纵横向水平杆必须设三层,每步均分高度(不包括扫地杆)。

以每个梁间空间为单元搭设纵向剪刀撑,在每个梁间空间第三步搭设横向剪刀撑。

当支撑体系楼层净空高度大于6.0m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架,上搁置50×100方木格栅,对于砼板厚为≤150,满堂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0,木格栅间距为400;对于板厚为150~200,满堂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800,木格栅间距为300;满堂架纵横向扫地杆距地200,纵横向水平杆步距必须为1.5m。

以每个梁间空间为单元搭设纵向剪刀撑,在每个梁间空间水平高度每隔3.0m搭设横向剪刀撑。

如下图示。

钢管支撑,模板支撑方式如下图。

施工缝留在上三步处,且要垂直于梯板斜面,3.5其它细部节点支设施工❶ 柱与梁相交节点❷ 墙与墙交接阴、阳角梁钢筋上;吊模高度大于100mm 处(如下沉式卫生间的梁模等)用φ20钢筋焊拼成特制的支架间距500mm 点焊于梁钢筋上;并且所有吊模在相接处均设300mm 压脚板。

支架如下图所示:梁梁封口2—2剖梁口与柱头连接模板支设大柱4、模板验收4.1、材料质量控制及标准◆木模板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厚度不小于16mm,弹性模量不小于8500,极限强度不小于60N/mm2。

尺寸:厚度极差小于0.5mm,对角边尺寸偏差小于1.5mm,长、宽尺寸偏差小于1mm 。

◆木枋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弹性模量不小于3500,极限强度不小于30N/mm2。

尺寸:粗糙表面刨光后截面尺寸,高≥100,宽>50mm。

并保证截面高度统一,偏差值不得超过1mm。

◆拉墙螺栓带止水板的拉墙螺栓,两止水板之间间距偏差值≤1mm;普通拉墙螺栓,用PVC作内撑,内撑长度偏差值<1mm。

4.2、安装质量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4.3、质量检查程序和内容由模型分管技术人员和质安部质检人员一起,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图纸、验收标准,共同对轴线、模板表面标高或平整度、垂直度、相邻模板高差、对拉螺栓间距、梁板支撑钢管间距、预埋件位置、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拉墙筋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所有梁、墙模必须拉通线检查,外围构件:柱、墙、梁垂直度、平直度必须严格控制。

5、模板拆除◆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来决定。

◆柱、梁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即可拆除。

◆梁、板底模在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相应强度后,由试验员和分项技术负责人共同确认后下发梁板模板拆除指令后拆除,考虑到模板及支撑的周转,可使用早强混凝土或拆除部分搭设部分支撑后再拆除余下模板等措施。

梁底模的拆除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施工。

◆严禁未经技术人员通知,不经施工员安排操作人员随意拆除模板及支撑、加固体系,违者重罚,并追究责任。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支承件和连接件逐件拆卸,模板逐块拆卸传递,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

◆拆模程序一般为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拆下来的模板和配件要及时运走、并分类堆放整齐,附件放在工具箱内。

6、模板及支架验算6.1、墙体模板1)荷载设计值(1)混凝土侧压力○1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2)γc=24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t0取5h混凝土浇筑速度(m/h)V=1.4m/hF1=0.22γc t0β1β2V1/2=0.22×24000×5×1×1.15×1.41/2=36 KN/m2F2=γc H=24×4.3=103.2 KN/m2取两者中小值,即F1=36 KN/m2○2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 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36×1.2×0.85=36.7 KN/m2(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为4 KN/m2荷载设计值为4×1.4×0.85=4.76 KN/m2(3) 荷载组合F‘=36.7+4.76=41.46 KN/m22)验算(1)木模板验算查表,P3015木模板(δ=18mm )的截面特征,I xj =26.97×104mm 4,W xj =5.94×103mm 3○1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q 1= F ‘×0.3/1000=41.46×0.3/1000=12.44 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 2= F ×0.3/1000=36.7×0.3/1000=11.01 N/mm(用于验算挠度) ○2抗弯强度验算: M=q 1m 2/2=(12.44×3752) /2=87.5×104 N.mm σ=M/W=(87.5×104)/(5.94×103) =147.3 N/mm 2<f m =215 N/mm 2(可) ○3挠度验算 ξ= (-l 3+6m 2l+3m 3) ×( q 2m/24EI xj )=(-7503+6×3752×750+3×3753) ×(11.01×375)/(24×2.06×105×26.97×104)=16mm<[ξ]=18mm(可) (2)钢楞验算查表两根ø48×3.5的钢管的截面特征为I=2×12.19×104=24.38×104mm 4,W=2×5.08×103=10.16×103mm 3 ○1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q 1= F ‘×0.75/1000=41.46×0.75/1000=31.1 N/mm(用于计算承载力)钢模板计算简图700A375B375AB275750EDC钢楞计算简图750750750750q=31.1N/mmF275q2= F×0.75/1000=36.7×0.75/1000=27.5 N/mm(用于验算挠度)○2抗弯强度验算:实际上为5跨悬臂梁,由规范可知多于3跨时可按3跨梁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