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规范大全
1.5 符号
引出线
1)引出线 2)共用引出线 3)多层引出线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5 符号
对称符号
连接符号
指北针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6 定位轴线
轴线位置
结构(墙、柱)中线
1.7 材料图例
1)常用图例 2)图例比例
1.7 材料图例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8 尺寸标注
注:平面图两道尺寸线 1)尺寸标注形式(长度、半径、角度) 2)尺寸排列 3)标高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图线的画法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3 字体
字高
3.5mm, 5mm, 7mm, 10mm, 14mm, 20mm
字宽
大于等于2.5mm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字体
汉字:长仿宋体(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宽约为高的2/3)
数字和字母:图样上 的数字有阿拉伯数 字和罗马数字;字 母有拉丁字母与希 腊字母。
即为次一号幅面的大小。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 A0~A4
表1-1 幅面及图框尺寸
尺寸 代号 A0 841 ×1189 A1 594 ×841 10 25 A2 420 ×594 A3 297 ×420 5 A4 210 ×297
b×L
c a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实线-粗实线 (如2.0)
1)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主要建筑构造轮廓线 2)建筑立面图的外轮廓线 3)平、立、剖面的剖切符号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实线-中实线(如1.0)
1)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次要建筑构造轮廓线 2)建筑平、立、剖面图中建筑构配件的轮廓线
细双点 画线
极限位置的轮 廓线、相邻辅 助零件的轮廓 线、假想投影 轮廓线、中断 线 宽度:d 约为粗线宽度的1/2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图线名称
图线型式、图线宽度
一般应用
图
例
细波浪线
机件断裂处的 边界线、视图 与局部剖视的 分界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视 图 与 局 部 剖 视 图 的 分 界 线
宽度:d 约为粗线宽度的1/2
1:3,1:4,1:6,1:15,1:30,1:40,1:60, 1:80,1:250,1:300,1:400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5 符号
剖切符号
1)位置线及方向线 2)编号 4)转折符号 5)首层平面标注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5 符号
索引符号
1)形式 2)编号 3)索引剖面详图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三)尺寸起止符号(表示尺寸的起止) 1、一般为 45度倾斜的细短线或中粗短线,其倾斜方向为尺寸界线顺时 针旋转 45 度角,其长度一般为 2 — 3 毫米; 2、 当斜着引出的尺寸界线上画上 45 度倾斜短线不清,可以画上箭头 为尺寸起止符号。 3、在同一张图纸或同一图形中,尺寸箭头 的大小应画得一致。 4、当相邻的尺寸界线的间隔都很小时,尺寸起止符号可以采用小圆点。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尺寸的组成及要素
(1) 尺寸界线(细实线)——用来表示尺寸的度量范围。 用细实线绘制,并可用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代替。 (2)尺寸线——表示所注尺寸的度量方向和长度。 用细实线绘制,不能用其他线代替或与其他线重合。 (3)尺寸起止符号(尺寸线终端,短粗实线)——尺寸的起止点。 有箭头和45°短划两种。标注直径、半径、角度是一般用箭头。 (4)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 尺寸数字一般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左方或尺寸线的中断处。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Βιβλιοθήκη 1.8 尺寸标注1)尺寸标注形式(长度、半径、角度) 2)尺寸排列 3)标高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
尺寸用来确定图形所表达物体的实际大小,标注时要求做到: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表示真 实大小;
尺寸单位为mm(除标高、桩号及 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尺寸); 只标注 一次;
0.5b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0.25b 0.25b 0.25b
假想轮廓线、成型以前的原始轮廓线 不画出图样全部时的断开界线 不画出图样全部时的断开界线,构造层 次的断开界线
图线名称
图线型式、图线宽度
一般应用
图
例 轴线
细点画线
轴线、对称中 心线、轨迹线、 节圆及节线
对称中心线
宽度:d 约为粗线宽度的1/2 运动机件在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细双折线
断裂处的 边界线
宽度:d 约为粗线宽度的1/2 镀铬 有特殊要求的 线或表面的表 示线
粗点画线
宽度:d 优先选用0.5、0.7m m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图线的画法(注意事项)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 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2)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3)绘制图形的对称中心线、轴线时,其点画线应超出图形轮廓线外3mm~5mm, 且点画线的首末两端是长划,而不是短划;用点画线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 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 (4)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5)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自身相交或与其他任何图线相交时,都应是线、 线相交,而不应在空隙处或短划处相交,但虚线如果是实线的延长线时, 则在连接虚线端处留有空隙。 (6)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当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 字等的清晰。
用图形的轴线代替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15°
尺寸起止符号的画法
4b~5b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半径、直径和角度尺寸的标注
标注半径、直径和角度尺寸时,尺寸起止符号一般用箭头表示, 且应在半径、直径的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R,圆球的半径与 直径数字前还应再加注符号S;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尺寸线画成圆弧,圆心是角的顶点,尺寸数字应一律水平书写。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实线-细实线(如0.5)
细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图例线、索引符号、 标高符号、引出线等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虚线
1)建筑构配件不可见的轮廓线 2)拟扩建的建筑物轮廓线 3)图例线
二层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单点长划线
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双点长划线
假想轮廓线,用地红线
折断线
不需画全的断开界线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图线的画法(注意事项)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 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2)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3)绘制图形的对称中心线、轴线时,其点画线应超出图形轮廓线外3mm~5mm, 且点画线的首末两端是长划,而不是短划;用点画线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 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 (4)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5)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自身相交或与其他任何图线相交时,都应是线、 线相交,而不应在空隙处或短划处相交,但虚线如果是实线的延长线时, 则在连接虚线端处留有空隙。 (6)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当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 字等的清晰。
粗实线
b
图 线
中实线 0.5b
细实线 粗虚线
尺寸界线、尺寸线、材料图例线、索引符号的圆圈、引 0.25b 出线、标高符号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较小图形的中 心线等 b 新建的各种给水排水管道线,总平面图或运输图中 的地下建筑物或地下的构筑物
中虚线
0.5b
需要画出的看不见的轮廓线、建筑平面图中运输装置的 外轮廓线、原有的排水线、拟扩建的建筑工程轮廓线、 建筑平面中的梁、装饰平面布置图中的吊柜等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4 比例
比例符号
1)数字
2)比例尺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比例
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是指能用直线表达的尺寸, 如直线的长度、圆的直径等
(a) 缩小比例
(b) 原值比例
(c) 放大比例
常用比例
可用比例
1:1,1:2,1:5,1:10,1:20,1:50,1:100, 1:200,1:500,1:1000,1:10000
图1-11 制图作业标题栏格式
第一部分
制图规范
1.2 线型
线型宽度
线宽比 b 线宽 粗 线宽组 1.0 0.7
2.0
1.4
0.5
0.35
0.5b 0.25b
中 细
1.0 0.5
0.7 0.35
0.5 0.25
0.35 0.18
0.25
0.18
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名 称 线 型 线宽 一般用途
可见线 用于平、立、剖面图及详图中被剖切墙体的主要结构轮 廓线;立面图的外轮廓线及地平线、剖切符号、详图符 号、图面标志、图名、结构图中的钢筋线、建筑物或构 筑物的外形轮廓线、剖切位置线、地面线、详图符号圆 圈、图纸的图框线、新设计的给水管线等 可见线 剖面图中未被剖到但仍能看到而需要画出的轮廓线、 标注尺寸的尺寸起止45°短线、原有的各种给水管 线 或循环水管线
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家具图中不可见的隔板,门 窗的开启方式及图例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