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3)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3)

河南农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
《 新制度经济学 》考试试卷(B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
得分评卷人
1、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外部性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者正外部性、生产者负外部性、消费者正外部性和消费者负外部性
2.交易费用 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阿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

诺思:“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

” 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3.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

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路径依赖是对长期经济变化作分析性理解的关键。

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的差异。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头号………………………………………………密………………………
线………………………………………………
4.诺思悖论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任何时候有国家总比无国家(即无政府状态)好。

因为,有国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公正和安全。

而要确保秩序、公正和安全,人们又必须把确定和保护“所有权”的垄断权交给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

但是,国家有了垄断权力以后又可能成为个人权利的最大、最危险的侵害者,因为一旦国家接管了产权保护职能并成为惟一合法使用暴力的组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地位索取高于其提供服务所需的租金,更有甚者还可能干脆剥夺私人产权。

5.市场治理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

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6.制度效率新制度经济学家是从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的对比来解释制度效率。

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等给经济人提供的激励与约束的程度。

制度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假定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的功能为既定,则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另一种是,假定制度选择的费用为给定,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或实现更多功能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

得分评卷人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何谓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其保障机制有哪些
人力资本交易就是通过人力资本的转让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产权权利束的分解和转让。

在现实的人力资本交易中,人力资本载体交易的只是其人力资本产权的部分权利,即使用权,支配权等,而不会将所有权进行交易,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被他人完全控制。

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保障机制:契约保障;法律保障;社会保障
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
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

1
1.人的因素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
是“契约人”。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
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

3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
威廉姆森通过对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即他所谓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不同的维度与交易成本有关,三者中,资产专用性最重要最独特。

3 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交易的市场环境是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交易开始时有大量的供应商参加竞标的条件,并不意味着此后这种条件还会存在。

事后竞争是否充分,依赖于所涉及的货物或者服务是否受到专用性人力或物质资产投资的支持。

3
3.制度功能有哪些?
1.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人们创立各种制度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规
范和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2
2.提供有效信息。

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或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就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许多制度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

2
3.降低不确定性。

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
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2
4.降低交易成本。

科斯早就论证了企业制度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
能。

2
5.外部性内部化。

对于正外部性,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交易
双方的自愿交易无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这时就需要专利制度、财政补贴等制度来实现使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

2
4.不完全契约及其原因是什么?
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要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预测到,要准确地描述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即使描述了,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
时,当事人也可能为什么是实际状态争论不休;即使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法院也不可能证实;即使法院能证实,执行起来也可能成本太高。

这样,契约中总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的事项,这样的契约就是不完全契约。

1.有限理性。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人们不能在事前把与契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到契约的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偶然事件。

2.交易费用。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部分契约可能因交易费用过高而无法达成。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长期契约可以避免一系列短期契约带来的附加费用。

3.非对称信息。

因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对不可观察的行为与无法验证的信息可以设计较好的契约来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但是要完全消除信息的非对称性是不可能的。

3.语言使用的模糊性。

语言只能对事件、状况大
致地描述,而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精确地描述。

这就意味着语言对任何复杂事件的陈述都可能是模糊的。

5.什么是制度供给过剩?其原因是什么?
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

制度供给过剩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一般商品出现长期供给过剩常与政府的价格控制有关。

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与政府的干预、管制也有密切的关系。

政府过多的干预、管制会导致寻租与设租活
动。

这就难以避免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

原因
首先,一些行业或部门的企业的寻租活动会导致过多的政府管制,进而导致过多的低效制度的长期供给。

其次,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还与政府官员的设租行为有关。

在存在设租活动的情况下,政府官员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增加一些低效的制度或者使一些本来合理的制度变形变质,造成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20分)
如何理解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试举例说明。

1.诺思之前的经济增长决定论。

4
2.诺思之前经济增长决定论的不足。

4
3.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

4
4.诺思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的提出。

4
5.举例(略)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