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重庆市科普基地申报表(科普教育类基地)申报单位:(公章)负责人:联系人:电话:电子信箱:主管单位:(公章)申报日期: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二○○九年六月填报说明一、本申报书是重庆市科普基地认定的重要依据。
所列各条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并提供真实而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本申报书适用于科普教育类基地的申报。
不符合《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单位,不予受理。
三、填写内容涉及到外文名称,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字母。
四、本申报书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三份。
请不要另行制作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五、可以从下载本申报书电子表格,要严格按照表格格式和要求填写和打印,不得自行改变版式,取消和增加条目。
六、隶属市级有关部门的申报单位,主管部门与推荐单位为同一机构。
隶属区县(自治县)的申报单位,由区县(自治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区县(自治县)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上报。
隶属中央在渝部门的申报单位直接申报。
指标说明一、总体说明重庆市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在总体框架上分为三个顶层指标,即绩效、载体与资源、创新能力。
在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从传播效果、传播资源、创新能力上,按分类细化描述各类别科普基地。
科普教育类基地分为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和非场馆科普教育基地。
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综合性科技场馆、专题性科技场馆以及具备科普功能的其他类型场馆。
综合性科技场馆是指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多主题科技活动场所。
专题性科技场馆是指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单一主题科技活动场所。
其他类型场馆,是指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内容的博物馆,并拥有科普功能的活动场所。
非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重要内容,具备科普功能,依托科研单位、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类机构的特色资源建立的科普基地。
主要包括旅游景区(点)类、向公众开放的科技资源类、科普培训类等。
旅游景区(点)科普教育基地,是指已经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认定,并具有突出科技内涵和科普功能的旅游景区(点)。
向公众开放的科技资源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依托本单位所拥有的研发、生产、展示、教学的设施和场所等科技资源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各类社会机构。
科普培训教育基地,是指以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为目标,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活动的科普场所。
如各类大中小学、青少年宫、青少年之家、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科学站等。
二、综合绩效指标1.年总受众量,是指该基地全年科普受众总人次。
2.峰值单日受众量,是指该基地在人流高峰期及举办重大活动期间,每天的科普受众总人次。
3.峰值出现频率,是指该基地在年度内出现单日受众量峰值的次数。
为测评该基地策划、设计科普活动的水平。
4.实际接待量/设计接待量,是指科普基地每年实际接待的科普受众与设计接待人数之间的百分比。
5.属地与非属地的受众比,是指访问该基地所属地的科普受众与非属地科普受众的比例,用以衡量科普基地辐射面。
6.承担、参与区县级、市级科普活动的次数,是指科普基地承担或参与科技周等重大科普项目或活动的次数、规模、水平等。
三、载体与资源指标1.展区面积,是指科普基地专用于科普展示和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的区域面积。
2.展示主题,是指科普基地每年开展科普活动的主题。
3.展品总量,是指科普基地拥有展品的总数量。
4.展项总量,是指该基地拥有展项的总数量。
5.手段,是指该基地科普展示及活动实现方式的种类。
6.专职科普从业人员数,是指科普基地所拥有的专职科普工作人员总数量。
四、创新能力指标1.策划及研发机构(须定性和定量描述),是指科普基地设有科普活动策划及展品、展项研发的专门机构。
2.策划与研发人才,是指科普基地的人员结构,包括研发策划的专业人员、经营与组织管理人员。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
3.策划与研发投入,是指该基地科普策划与研发的每年的总投入,及策划与研发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4.每年展示主题、活动方案、展品、展项、栏目、作品新增数量,是指该基地每年新增展示主题、展品、展项的数量。
5.获市级以上奖励情况(须定量描述),每年发表学术论文,完成课题项目以及获得的专利数量。
编号:重庆市科普基地申报表(科普传媒类基地)申报单位:(公章)负责人:联系人:电话:电子信箱:主管单位:(公章)申报日期: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二○○九年六月填报说明一、本申报书是重庆市科普基地认定的重要依据。
所列各条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并提供真实而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本申报书适用于科普传媒类基地的申报。
不符合《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单位,不予受理。
三、填写内容涉及到外文名称,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字母。
四、本申报书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三份。
请不要另行制作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五、可以从下载本申报书电子表格,要严格按照表格格式和要求填写和打印,不得自行改变版式,取消和增加条目。
六、隶属市级有关部门的申报单位,主管部门与推荐单位为同一机构。
隶属区县(自治县)的申报单位,由区县(自治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区县(自治县)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上报。
隶属中央在渝部门的申报单位直接申报。
二、资源与能力状况三、申报材料四、评审认定意见指标说明一、总体说明重庆市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在总体框架上分为三个顶层指标,即绩效、载体与资源、创新能力。
在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从传播效果、传播资源、创新能力上,按分类细化描述各类别科普基地。
科普传媒类基地,是指具有全市覆盖能力,以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等为载体,开展传播创新文化、报道科技新闻、普及科技知识、宣传科技成果、举办科普活动、解读科技政策等,专门进行科普宣传的机构。
二、综合绩效指标1.电视台、电台覆盖区域,是指电视台、电台整体播放覆盖区域。
发行量(适用于报刊),是指出版报刊的年总发行量。
网站点击率,是指该网站的年总浏览量。
2.制作固定科技(普)栏目、节目率(%),是指每年自主制作的科普栏目、节目的时间、版面所占全部播放时间或版面的比率。
3.制作科技(普)节目的播出情况,是指制作科技(普)节目在本地播出以及被其它地区、中央台选播的次数和情况。
4.固定科技(普)栏目收视(听)率、点击率,是指栏目/节目的收视(听)率、点击率。
5.年播出节目差错率,是指每年播出节目(包括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的差错比率。
6.承担、参与科技周等重大科普项目或活动的次数,是指宣传报道科技周等重大科普项目或活动等的次数。
三、载体与资源指标1.固定科技(普)栏目、节目数量,是指所设有的固定科技(普)栏目、节目的个数。
2.固定科技(普)栏目的播出时间、报道版面、网站链接,是指科普节目的固定播出时间、报道版面、网站链接的数量等基本情况。
3.数字节目制作编辑室,是指所有的数字节目制作编辑室个数。
4.专用演播室,是指用于制作科普类节目的专用演播室个数。
5.固定科技(普)栏目的专职记者、编辑、策划人员,是指所拥有的专业从业人员数。
包括从事科技、科普宣传报道、内容创作等的专业记者、编辑以及策划人员。
四、创新能力指标1.年策划新选题与实施情况(须定量描述),是指每年策划科技、科普类节目的新增选题数量。
2.获区县级、市部级以上奖励情况,是指每年所获区县级、市部级以上奖励的数量。
编号:重庆市科普基地申报表(科普研发和创作类基地)申报单位:(公章)负责人:联系人:电话:电子信箱:主管单位:(公章)申报日期: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二○○九年六月填报说明一、本申报书是重庆市科普基地认定的重要依据。
所列各条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并提供真实而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本申报书适用于科普研发和创作类基地的申报。
不符合《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单位,不予受理。
三、填写内容涉及到外文名称,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字母。
四、本申报书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三份。
请不要另行制作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五、可以从下载本申报书电子表格,要严格按照表格格式和要求填写和打印,不得自行改变版式,取消和增加条目。
六、隶属市级有关部门的申报单位,主管部门与推荐单位为同一机构。
隶属区县(自治县)的申报单位,由区县(自治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区县(自治县)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上报。
隶属中央在渝部门的申报单位直接申报。
一、基本情况二、资源与能力情况指标说明一、总体说明重庆市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在总体框架上分为三个顶层指标,即绩效指标、载体与资源指标、创新能力指标。
在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从传播效果、传播资源、创新能力上,按分类细化描述各类别科普基地。
科普研发与创作类基地,是指专门从事用于科普活动的设备、作品、教育等科普产品研发和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创意策划的机构。
二、综合绩效指标1.当年完成的新展品、展项开发数或创作科普文章、科普作品数,是指每年所自主研发、制作的科普领域新展品、展项的数量或科普作品数量。
2.被场馆采用数或正式出版发行作品数,是指每年所自主研发的科学普及领域的新产品的销售业绩或创作发行的作品数量。
3.当年受理的专利数或荻得的版权数,是指每年获得市级、省(部)级专利或版权的数量。
4.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普研发项目或科普创作计划数(项),是指研发、创作类科普基地每年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普研发项目或科普创作计划的数量。
三、载体与资源指标1.工艺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科普创作的基本设备和条件(须定性描述),是指开发新产品工艺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的基本设备和条件情况。
2.本领域的相关资质,是指所获得相关部门的认证。
3.研究开发人员数量及基本情况,是指所拥有的专职研发人员数量,以及本科以上学历研究开发人数与机构总人数之比,中级以上科普研究开发人员占研究开发人员的比例。
四、创新能力指标1.研发部门或创作机构(须定性描述),是指拥有常设的科普领域产品的研发部门的基本情况。
2.研发或创作投入占总收入比例,是指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占企业全部投入的比例。
3.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是指定期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次数。
4.吸收和吸引研究开发人员的能力(须定量描述),是指吸收和吸引研究开发人员的情况。
5.获区县级、市部级以上奖励情况,是指科普机构每年获得区县级、市部级以上奖励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