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1008肝胆胰脾超声

20081008肝胆胰脾超声


22:26:42
42
22:26:42
43
22:26:42
44
22:26:42
45
22:26:42
46
小结节肝硬化
22:26:42
47
大结节肝硬化
22:26:42
48
肝 硬 化
1 、肝边缘变钝,表面不平,肝光点增粗, 不均匀 2 、门脉≥1.4cm,增宽,脾 静脉≥1.0cm 3 、脾肿大 4 、腹水
22:26:42 32
非 均 匀 性 脂 肪 肝
22:26:42 33
Focal fatty sparing
22:26:42
34
Focal fatty sparing
22:26:42 35
Focal fatty sparing
22:26:42
36
脂肪肝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根据声像图对脂肪肝作出诊断,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脂肪肝不能作 鉴别。
22:26:42 76
肝包虫病

(了解内容)
肝包虫病

1 .分三型,囊型多 见,亦有实质型及混 合型 2.囊型以囊中囊多见, 壁钙化、增强为其特 点
22:26:42
77
肝包虫病
22:26:42
78
肝包虫病
22:26:42
79
Hydatid cyst with small intramural nodule Hydatid cyst with detached enterocyst Hydatid cyst with a complex thick walled cyst
细菌性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
22:26:42 72
肝脓肿声像演变与病程的关系
a). 早期:病变区呈现光点分布不均匀的低至中等 回声, 与周围肝组织间有一不规则且较模糊的 边界,此时与肝脏恶性肿瘤难以鉴别,应结合 临床。 b). 随着病程进展,脓肿出现坏死、液化,可见呈 蜂窝状结构,回声较低,液化处出现无回声区。 c). 进一步完全液化——可见呈现典型的无回声区, 壁厚达3mm以上,内壁:不光滑;外壁:因脓 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出现回声减低或回声增 强、增密,致分界常不明显。 d). 脓肿逐渐愈合,肉芽向脓腔内生长,可见无回声 区内有较多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 e). 治愈后无回声区消失。
22:26:42
57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


(一)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声像图 肝脏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实质回声 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网络状或地图 样回声分布。肝内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 内径变细,门静脉走向扭曲,肝质地中 等。
22:26:42
58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了解内容)

慢性血吸虫肝病是由血吸虫卵随门静脉 血抵达肝内汇管区形成慢性虫卵结果, 既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汇管区纤 维化所致。

22:26:42 86

巨块型肝癌
22:26:42
87
22:26:42
88
22:26:42
89
多结节型肝癌
22:26:42
90
弥漫型肝癌
22:26:42
91
HCC
22:26:42
92
22:26:42
93
22:26:42
94
22:26:42
95
肝癌声像图五大特征:
(1)膨胀性生长→产生声晕。 ( 2 )多形性:各种不同强度、不同形态共存。 (3)多变性:形态、内部回声不断改变。 (4)迅速生长。 (5)常具肝硬化基础,80%伴肝硬化。
22:26:42
37
脂肪肝鉴别诊断



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内低回声需与肝癌相 鉴别。 前者低回声无包膜,无球体感,肝癌的 低回声,肿块有包膜,且有球体感。 超声造影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超声引导 下穿刺确诊。
22:26:42
38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肝硬化是一种反复的肝细胞坏 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 生过程,以肝小叶改建形成假小叶为 特征,肝脏变形、变硬。
22:26:42
70
肝脓肿


病理:细菌性肝脓肿或阿米巴肝脓肿 临床表现 症状:发热、右上腹痛 体征:肝肿大,明显压痛、肝区叩痛、黄疸 实验室检查:WBC>20000/mm,中性粒: 85-90%。 细菌性肝脓肿:血培养可能阳性。 阿米巴肝脓肿:粪便找到阿米巴原虫;
22:26:42
71
肝脓肿
22:26:42
39
肝硬化
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 适,腹胀,晚期出现黄疸,肝功能减退, 门静脉高压、腹水,脾肿大,上消化道出 血。
22:26:42 40
结合病因和病变的综合分类(我国分类)
门脉性肝硬化 坏死后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 淤血性肝硬化 寄生虫性肝硬化 色素性肝硬化
22:26:42 41
23
22:26:42

各种原因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的 肝脏疾病,常见的有肥胖伴高血 压症、酒精性肝病,某些中毒性 肝病。
24
22:26:42
脂肪肝
22:26:42
25
均匀性脂肪肝
1 、肝脏大小正常或 轻度增大
2 、肝内回声普遍增 强, 肝的后方逐渐衰 减 3 、肝内血管显示不 清或变细
22:26:42 26
22:26:42
80
Muliple large hydatid cysts
22:26:42
81
肝内实性占位病变
1 、血管瘤,分毛细血管瘤 和海绵状血管瘤 2 、肝局灶结节增生 3 、肝细胞腺瘤 4 、肝细胞癌,分原发及继 发性肝癌 5 、其他
22:26:42 82
肝癌的病因
1.肝炎病毒 HBV及HCV 肝癌组织中HBsAg阳性率81.82% 65-75%的肝癌患者血中HCV抗体阳性。
22:26:42 84
临床表现



症状:疼痛、腹胀、上腹肿块、食欲减退 最常见。 体征:进行性肝肿大、扪及质硬结节或巨 块、黄疸、腹水、脾肿大及转移性癌肿转 移至其他脏器的继发体征。 实验室检查:AFP>200μg/ml。
22:26:42 85
原发性肝癌:
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第3位。 1.按形态分结节型、巨块型及弥漫型。 分型 ①巨块型:癌瘤直径大于 5cm。 2. 内部呈多种形态,较小时呈低回声, ②结节型:癌瘤直径大于 2cm,小于5cm。 周围有晕环;较大时呈中强回声,有卫 ③弥漫型:癌瘤直径小于 2cm,弥漫分布于全肝。 星结节。 ④混合型:以上三种中任意两种甚至三种同时存在。 3.门脉可出现癌栓。 4. 彩超见肿瘤周围血管增多,血流丰富 现象,有动脉频谱。造影:快进快出型
22:26:42
27
22:26:42
28
22:26:42
29
非均匀性脂肪肝

另有肝局限性脂肪 浸润不均或称非均 匀性脂肪肝,在肝 内出现片状低回声, 无包膜。
22:26:42
30
Focal fatty change
非 均 匀 性 脂 肪 肝
22:26:42 31
非 均 匀 性 脂 肪 肝
22:26:42
14
肝被膜呈线样高 回声,肝实质呈 细小、均匀、中 等强度点状回声。 肝内管状结构呈 树状分布,门静 脉管壁较厚,回 声高,肝静脉管 壁薄,回声低。
22:26:42
15
22:26:42
16

正常肝动脉波形
特点是低阻型, 收缩期陡峭的向 上峰,舒张期有 持续的血流。
22:26:42
22:26:42 12
超声检查可显示肝 脏的大小、形态、 位置、肝内实质及 管道结构、肝脏周 邻,确定肝内病变 的大小范围、位置、 实质性或囊性病灶, 部分还可鉴别良、 恶性。
22:26:42
13
正常肝脏声像图


肝被膜呈线样高 回声,肝实质呈 细小、均匀、中 等强度点状回声。 肝内管状结构呈 树状分布,门静 脉管壁较厚,回 声高,肝静脉管 壁薄,回声低。
2.肝硬化
一般7年左右的肝硬化可发展为肝癌(约5%) 3.真菌与毒素
黄曲霉素,青霉菌,杂色曲霉菌等。
亚硝胺类化合物:二甲基亚硝胺。 4.寄生虫感染:华枝睾吸虫可致胆管上皮癌
22:26:42 83
原发性肝癌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


本病为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以肝细胞癌多 见,常与乙肝、丙肝所致的肝硬化有关。 早期多无症状,如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已到晚 期。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发展,直径0.5- 1cm的肝癌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HCC 血管丰富,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血管 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诊断提高到更新的水 平。
22:26:42
59
肝血吸虫病
22:26:42
60
肝血吸虫病
22:26:42
61
肝内局灶性病变
1 、肝内囊性占位病变
2 、肝内实性占位病变
22:26:42
62
肝内囊性占位性病变
1、 肝囊肿、多囊肝
2 、肝脓肿
3 、肝包囊虫病
22:26:42
63
肝囊肿



1 、囊肿呈圆形或椭 圆形 2 、壁薄,边界清晰 3 、内为无回声区 4 、后方回声增强 5 、单发或多发
22:26:42 73




1 .肝脏肿大 2 .脓肿壁增厚,模糊, 厚达0.3~0.5cm 3 .脓肿多呈圆形或不规 则形 4 .内呈无回声区或不均 质混合回声 5 .后方多数回声增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