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法课件 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课件 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3 、与其他民事程序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协调各种民事程序法的基本法 其他民事程序法(人民调解法、公证法、仲裁法)
共同构成了我国预防和解决民事权益纠 纷的民事程序法律体系,彼此各具优势,互 为补充。
? 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法
—人民调解:东方一枝花
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 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解决“民间纠纷 ”的活动。
(德高望重者;社区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
? 仲裁
仲裁机构
3、公力救济
? 民事诉讼
? 行政裁决:法律规定范围内对民事纠纷进行的解决
(行政法,建议课后自行上网查找、学习, 以做到知识的连贯性、整合性)
? 各有利弊 ?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看你在意的是什么?
——价值观选择: 金钱? 时间、精力? 心态?
-通知: 《关于第一审离婚判决生效后应予出具证明
书的通知》(1991年10月24日)
-批复: 《关于行政机关对土地争议的处理决定生效
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不应以民事侵权向法院起诉的 批复》(1991年7月24日)
-复函: 《关于在民事诉讼判决生效前对因管辖权异
议的裁定上诉后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1991年8月10日)
!!!案件代理人的角色冲突 (价值观碰撞)
人的智慧(理性)
? 人人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即最在乎已经得 到的东西
? 到了手的才是钱,不到手的钱再多也只是一 句承诺,或者一纸合同。
? 在不同的钱面前,人与人不一样;在不同的 人面前,钱与钱不一样。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三、民事诉讼
1 、含义
“诉”和“讼”
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 司法确认: 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
申请司法确认。
? 强制执行效力:调解协议一旦被司法机关确认有效,
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 可以不经诉讼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
《仲裁法》(1994 年8月31 日通过,1995 年9月1日施行。)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意见
(公权争议)
—纠纷内容:民事权利义务 —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地位:纠纷双方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二、民事纠纷解决:多元化
1 、自力救济
? 自决
单方: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动
? 和解 双方:沟通+ 理解== 和气生财
2 、社会救济: 第三方参与
? 调解
诉讼内调解:法院居中调解
诉讼外调解:双方信任并同意的第三方
民事诉讼 ,指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 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 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依法审理 和裁判民事纠纷 的程序 和制度 。
2 、特征:
—民事诉讼是一种当事人 对立的结构 —民事诉讼解决的是有关 民事权利义务 的纠纷 —民事诉讼严格依照 法律规定 的程序和方式进行 —民事诉讼依靠国家 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
第一章 民事诉讼 与民事诉讼法
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 美国总统]威尔逊
河海大学法学院
范艳萍
20140922
? 民事纠纷:“诉”
“讼”
? 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
生活小景
忆往事:耳闻目睹的身边事
? 学校生活 ? 家庭生活 ? 朋友邻里 ? 公共场所 ? 走过路过
--------
2010年8月28日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本土资源):“人和”是一切和谐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和为贵”“和气生财”
4、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法释〔2011〕5号)
? 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
--------
二、民事诉讼法性质 ? 部门法 ? 基本法:法律的位阶效力 ? 程序法
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 对人的效力
???
《民事诉讼法》第4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
? 空间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4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依靠群众解决民间纠
纷的,实行群众自治的一种自治制度。它是人民司法工作的必要
补充、得力助手。) ——社会工作
中西方比较 中国改革开放后,进入“诉讼时代”,调 解机制不断萎缩;
西方国家借鉴“东方经验”,进入“后诉 讼时代”,即非讼解决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如何解决的
?? ?? ?? ??
------
纠纷:权利
?人
义务 (冲突)
社会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李宗盛《凡人歌》
纠纷种类
? 民事纠纷
? 劳资纠纷
? 行政纠纷
? 刑事纠纷
第一节
一、民事纠纷
? 理解
民事诉讼
—纠纷性质:私权争议
? 广义
+《民事诉讼法》
+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婚姻法》第34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 提出离婚”。对当事人行使诉权和起诉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意见: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01年12月6日)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概念
1、含义 民事诉讼法, 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规范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 体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狭义:《民事诉讼法》
(1982 年3月8日颁布试行,1991 年4月9日颁布实 施、2012年8月3日第二次修正,2013 年1月1 日施行)
? 仲裁的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
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 仲裁的前提: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即提交
——领土、领空、领海以及 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
? 时间效力
-- 生效和失效时间
-- 有溯及力
四、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1 、与民事实体法: 互为依存
民事实体法(赋予实体权利义务) 民事程序法(实现实体权利义务)
2、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 二者都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实体权利 ? 因调整对象而有诸多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