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民事诉讼法(北大版)课件:第24章 诉讼调解程序

2016民事诉讼法(北大版)课件:第24章 诉讼调解程序


(3) 赋予当事人相应的程序异议权。当事 人认为法官在调解中违法自愿、合法原则, 滥用审判权的,有权提出异议。当事人的 行使异议可以导致调解程序终止。
(4) 规范调解笔录的制作。
(5) 设立调解的司法救济程序,如将调解 协议内容纳入审判监督程序范围;设立第 三人异议之诉作为对恶意调解的救济手段 等。
方式。
作为调解的主持者,他们都要做相同或相似的调 解工作。
法院调解与人民调解之间的区别 : 第一,性质不同。 第二,效力不同。
第二节 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
一、 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法院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
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双方当事人自愿 为前提。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法院调解活动的开始要征得双方当 事人的同意。 第二,调解协议应当反映双方当事人的真 实意愿。
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 (2) 不需制作调解书的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
民事诉讼法规定,依法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应当记入调解笔录,由双方 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调解协 议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 调解协议效力的内容
(1) 实体法上的效力:表现为诉讼前发生的民 事权利义务争议因调解书或调解笔录生效而消失, 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依据调解书 或调解笔录中记载的调解协议的内容而确定。
(1) 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2) 侵害案外人利益的; (3) 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四、 及时原则
解应当在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完成。
第三节 诉讼调解的程序
一、 调解的时间 《调解规定》第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
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辩期满 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 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 1、 庭前调解 庭审前的调解发生在诉讼的初始阶段,在被告应 诉答辩后,开庭审理前进行。 按照《民诉意见》第91条,可以适用庭前调解的 案件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 法律关系明确、 案件事实清楚;(2) 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
三、法院调解的制度化构建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 调解程序的启动必须建立在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上。 (2) 必须保障当事人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自主决定是 否调解。同时考虑到当事人往往开庭后很难改变立场的心 理因素,建议调解程序最好置于开庭审理之前进行。但是 为了杜绝法官“以判压调”和利用当事人信息不完全的弱 势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应当限制在当事人交换证据之后。
2016民事诉讼法(北大版)课件: 第24章 诉讼调解程序
第一节 诉讼调解概述
一、 诉讼调解的概念 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
议事项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结束诉讼程序 的诉讼活动。 二、 诉讼调解的制度特征 (1) 诉讼调解适用的案件范围非常广泛。除法 律规定不能调解的案件外,调解适用于所有的案 件。 (2) 诉讼调解适用的程序很广。第一审普通程 序、简易程序、上诉审程序、再审程序都可以适 用调解,而且在程序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 调解。
2、地点: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在法院内,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当 事人所在地就地进行调解。
3、可不公开调解。
4、调解是在法院主持下进行的 。可邀请有 关人员协助调解。
5、结束:一是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 解协议;二是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第四节 诉讼调解的效力
一、 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 (1) 调解书生效的时间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调解书
谢谢
法院调解所有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其审判权本位的 结构特征,具体表现在:
(1) 调解的启动由审判权决定,实践中调解程 序的启动随意性较大;
(2) 调解过程由审判权掌控,从当事人之间信息沟通到 调解方案的形成,基本上由审判权说了算;
(3) 在促成调解协议形成方面审判权没有制约,容易出 现强迫调解。
二、 事实清楚、是非分明原则
事实清楚、分清是非,既是法院调解制度的性质 所要求的,也是调解取得成功所必须的。
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方案,事先查清案件的基本事 实,分清双方当事人的是非责任是很有帮助的。
三、 合法原调解规定》第12条,调解协议具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2) 诉讼法上的效力 : 第一,结束诉讼程序。
第二,当事人不得对调解协议提出上诉。
第三,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第五节 诉讼调解的实践
一、法院调解在彻底解决纠纷、维持当事人之间 社会关系的和谐方面具有判决所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该制度与现代司 法制度的价值取向的不尽吻合,以及调解导致实 体法和程序法对审判活动约束的双重软化、影响 了民事诉讼制度目标的实现 。
(3) 诉讼调解是法院行使审判权行为的方 式之一,调解协议是法定的结案方式的一 种,生效调解书、调解笔录与法院生效判 决书具有同等效力。
(4) 诉讼调解强调当事人的自愿。
(5) 诉讼调解是在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进 行的,是法院行使审判权和当事人行使处 分权的结合。
三、 诉讼调解与其他调解的共性与差异 1、法院调解与其他组织调解的共同之处 它们都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的解决纠纷的
2、庭审调解 庭审调解是法院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进行的调解。
庭审的调解,一般应当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 3、庭后调解 法院在开庭结束后、裁判文书送达前进行的调解,
叫庭后调解。 二、 法院调解的程序 1、启动:调解程序的启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
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另一种是人民法院依职 权主动征求当事人的意见,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 调解,取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调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