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普通高中2019届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普通高中2019届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 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太尉C. 太守D. 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故D项正确;A项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项是处理军务;C项是地方官员。

点睛:材料“监察百官”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是A. 察举制B. 征召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第一甲第一名”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这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正确;A项是以品行为标准;B项不是选官制度;D项是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

点睛:材料“第一甲第一名”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

3. 太平天国“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

为此,它颁布了A. 《资政新篇》B. 《天朝田亩制度》C. 《土地法令》D. 《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点睛:“太平天国”“从土地所有制方面”“农民的土地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4.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红军长征D. 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材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说明的是飞夺泸定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红军长征中发生的,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5.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次会议是A. 万隆会议B. 开罗会议C. 日内瓦会议D. 德黑兰会议【答案】A【解析】材料“周恩来”“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以得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万隆会议,故A 项正确;BD项周恩来没有参加;C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材料“周恩来”“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是解题的关键。

6.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诉讼案件,它所调节的社会关系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法律”是指A. 习惯法B. 《十二铜表法》C. 《权利法案》D. 《万民法》【答案】D【解析】材料中“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说明了罗马法适用的对象是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即罗马法调整的帝国境内的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此时的法律应该是万民法,故D项正确;AB两项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D项是英国颁布的。

点睛:对材料“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 “它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无产阶级是未来世界的主任。

”这里评论的是马克思发表的A. 《共产党宣言》B. 《社会契约论》C. 《四月提纲》D. 《论法的精神》【答案】A【解析】由“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可知题干所指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故A项正确;B项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D项是列宁的作品;D项是孟德斯鸠的作品。

8. 美国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繁荣的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因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生产生活又回复正常,与此相关的史实是A. 杜鲁门主义B. 马歇尔计划C. 尼克松主义D. 星球大战计划【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帮助欧洲复兴经济,但是实际上是要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力量,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故B项正确;ACD项是政治措施。

9.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指出:“统一的欧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建设,……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

”次年,欧洲六国发起成立了A. 上海合作组织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华沙条约组织D. 欧洲煤钢共同体【答案】D【解析】材料“1950年”“统一的欧洲”“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可知,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故D项正确;A项是2001年由中国、俄国等建立的;B项是1949年成立的;C项是1955年建立的。

点睛:材料“1950年”“统一的欧洲”“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是解题的关键。

10. “中国”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是因中国古代在海外畅销的某一手工业产品而得名,该产品是A.纸张B.瓷器C.指南针D.青铜器【答案】B【解析】从材料“China”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制瓷业很发达,大量产品远销亚欧国家,因此中国享有“瓷器大国”的美誉,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11. 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梦想有坚船利炮,梦想有新型工业,梦想有民主制度……”最先将“新型工业”梦想付诸实践的是A. 洋务运动B. 清末新政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12.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大跃进”运动B. 人民公社运动C. 第一个五年计划D. 文化大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1952年和195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展现出工农业的增长情况,其原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故C项正确;AB项是1958年开始的;D项是1966年开始。

点睛:材料“1952年和1957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

13. 有学者认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该观点提出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答案】A【解析】材料“197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故A项正确;B项是1982年;C项是1987年;D项是1992年。

14. 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形成庞大的商业贸易帝国,这个国家是A. 葡萄牙B. 西班牙C. 德国D. 荷兰【答案】D【解析】材料“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商业贸易帝国”可知,这个国家是指荷兰,故D项正确;AB项是15、16世纪;C项不符合题意。

15. 1879年,纽约一家报纸专门为某项发明报道:“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它赞叹的是A. 电话B. 电报C. 发电机D. 电灯【答案】D16.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运用。

”为此,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A【解析】“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过度放任致使生产相对过剩而爆发经济危机;“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就是说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指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故B项正确,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摒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故A项错误;D项是二战后建立的。

点睛:“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是本题的有效信息解答的关键就是对其的理解。

17. 下图是德国某品牌轿车的部分零件生产分布示意图,该图突出反映了A. 德国汽车生产技术相对落后B. 德国资本实现对欧洲的控制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D.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答案】D【解析】图片反映了通过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D项正确;AB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图片意思。

18. 汉武帝时期,京城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旱灾,皇帝为此曾令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

统治者作出这一行为最可能依据的观念是A. 天人感应B. 格物致知C. 心外无物D. 经世致用【答案】A【解析】材料“汉武帝时期”“多次出现旱灾”“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故A项正确;B项是程朱理学的观点;C项是陆九渊的主张;D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

点睛:材料“汉武帝时期”“多次出现旱灾”“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是解题的关键。

19.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其文学体裁属于A. 汉赋B. 唐诗C. 宋词D. 元曲【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宋词,故C 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20. 某学生以“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校,他可以查阅的是A. 《日知录》B. 《海国图志》C. 《变法通议》D. 《明夷待访录》【答案】B【解析】材料“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学生可以查阅《海国图志》,故B项正确;AD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的作品;C项是甲午战后的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