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现状和发展分析莫淑1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移动支付市场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首先对移动支付的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梳理,分析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构成者及其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归纳总结了目前移动支付的四类运营模式;其次从规模和业务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现状;最后分析移动支付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探讨移动支付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现状发展1女,1985-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收付账务部一、移动支付概述 (1)(一)移动支付概念及分类 (1)1、概念 (1)2、分类 (1)(二)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1)1、产业链构成 (1)2、产业链构成者之间利益分析 (2)(三)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分析 (2)1、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3)2、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3)3、以第三方支付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4)4、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 (4)二、移动支付市场现状分析 (5)(一)规模现状分析 (5)1、市场规模分析 (5)2、用户规模分析 (5)(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6)1、业务发展总体分析 (6)2、第三方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业务现状分析 (7)3、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现状分析 (8)4、传统银行手机支付业务现状分析 (9)三、移动支付发展分析 (10)(一)移动支付发展趋势分析 (10)1、我国移动支付具有很大的潜力 (10)2、将形成全面的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10)3、支付额度将向大额领域延伸 (10)(二)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1、消费支付习惯尚未养成 (11)2、产业链内合作力度不强 (11)3、支付安全性问题 (12)(三)移动支付发展的对策建议 (12)1、增加用户的可接受程度 (12)2、加强产业链的构建和整合 (12)3.提高自身技术优势 (13)参考文献: (14)一、移动支付概述(一)移动支付概念及分类1、概念移动支付,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设备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移动支付中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PDA、移动PC、移动POS机等。
本文则主要探讨的是以手机作为移动终端的移动支付问题。
以手机为移动终端的移动支付实现形式大致分为五种:一是移动代收费业务(SMS、WAP、IVR);二是手机银行卡捆绑缴费、支付;三是手机登陆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四是手机钱包在线小额支付:五是基于RFID或者NFC的手机钱包现场支付。
2、分类按金额大小可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通常来讲,交易金额小于10美元的称为小额支付,大于10美元的称为大额支付。
按支付地点远近可分为近距离支付(又称F2F支付,即Face to Face)和远距离支付。
不同地点的支付,技术实现方式也不相同。
按支付时间前后可分为预付费(存储卡)、后付费(信用卡)和交易当时支付(借记卡)。
(二)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1、产业链构成从整体上来看,移动支付产业链包括两部分:应用层和规则制定层。
应用层直接参与移动支付的交易过程,又分为供应者和需求者;规则制定层虽不直接参与现实的交易过程,但对移动支付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则制定层又分为移动支付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制定者和终端设备及技术提供者。
应用层中的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商家和用户是移动支付产业链中主要参与者。
图1 移动支付产业链构成2、产业链构成者之间利益分析移动支付对产业链中各构成者带来的利益分析如图1所示:(三)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分析目前,手机支付业务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韩获得了大规模应用,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产业链主导者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
目前手机支付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银国际组织 法律法规制定者规则制定层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
1、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运营商来推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
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一个账号,用户预先存入费用并从该账户中支付费用,或者运营商通过SIM 卡和STK卡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
所以用户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移动支付费用很难区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易也仅限于移动小额支付,如100元以下的交易图2 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示意图服务流费用流目前中国移动与新浪、搜狐等网站联合推出的短信服务以及与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福利机构联合推出的募捐服务都是由移动公司从用户的话费当中扣除用户定制短信以及捐款等费用的方式来实现的。
2、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运营模式该运营模式主要是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运营商进行系统接入,用户通过银行卡帐户进行移动支付,或者将银行帐户与手机帐户绑定。
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而不参与支付过程。
当前我国大部分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工行等)都有自己运营移动支付平台。
图3 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示意图服务流费用流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
工商银行的用户使用手机直接登录或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到银行的特服号码,银行按照客户的指令可以为客户办理查询、转账以及缴费等业务。
3、以第三方支付为主体的运营模式该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是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之外的经济实体。
平台运营商作为桥梁和纽带,联接用户和银行及SP,并负责用户银行账户与服务提供商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和结算。
由于此种模式的运作难度与成本比较高昂,对独立移动支付运营商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上成功的运作案例还不多见。
但是该模式的特点十分突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市场运作模式,见图4图4 以支付平台为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示意图目前,该模式最成功的案例是瑞典的PayBox公司在欧洲推出的手机支付系统。
用户如果想使用该服务,需要去服务提供商处注册账号,并与自己的手机绑定。
在购买商品后进行费用支付时,直接向商家提供用户的手机号码。
商家向PayBox提出询问,经过用户确认后完成支付。
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向运营商、银行和商户收取设备和技术使用许可费用;二是与移动运营商以及银行就用户业务使用费进行分成。
4、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最为普遍,用户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用户支付账号绑定,用户可以通过短信、WAP等形式利用银行卡等账户进行交易。
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移动支付技术安全和信用管理领域强强联手图5 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的移动支付业务示意图(一)规模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分析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成为2010年备受关注的业务之一。
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包括远程支付和近距离支付)用户突破l亿户,同比增长37.4%;业务收入将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50.8%。
未来几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根据易观国际的预测2011-2013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和业务收人的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53%和97%。
图6 2006-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2、用户规模分析银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手机支付定制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其中09年上半年实现交易6268.5万笔,交易额1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4%和63.7%。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金智恒信分析认为,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用户规模达到3827万人,同比增长30.3%。
2010年由于产业链的不断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中国移动支付将进入产业成熟期,同时移动运营商的大力推广,及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将得到统一,预计特别是非接触式应用将在今年以后获得快速发展,预计未来3年用户规模将以48.4%的复合增长率发展,到2012年将有1.25亿用户使用移动支付。
图7 2005-2012 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业务发展总体分析目前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都有各自不同的服务模式,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共同搭建完善的手机支付渠道。
银行主推的“手机银行”模式,实质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WAP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递支付账号等交易信息。
移动运营商主推的“手机钱包”模式,则允许用户以预存的手机话费消费。
移动运营商会先为用户提供支付账号,用户预先存入费用并从该账户中支付费用,或者运营商通过SIM卡和STK卡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
“手机钱包”能方便地买车票、电影票、景点门票,但其消费额受限于用户“话费总额”,并不适合用于支付大额消费。
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对互联网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定很熟悉,“第三方手机支付”可看做在手机上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随着3G的普及,传统互联网应用正迅速地向手机转移,“第三方手机支付”便是从互联网延伸进手机的典型,只要手机能上网,便能如在PC上一样使用手机支付。
表2 我国移动支付的三种运营模式特征移动运营商主导手机话费账户无需银行参与,仅限小额支付商业银行主导商业银行账户单个商业银行与移动运营商直接合作,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移动运营商仅提供信息服务第三方运营商主导商业银行账户能充分发挥移动运营商和商业银行各自优势,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手机支付市场将是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包括传统银行和银联)和第三方支付企业未来共同觊觎的新大陆。
目前,三方的竞争与合作格局正在形成。
表3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分析2、第三方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业务现状分析第三方支付涉足手机支付较早,并面向不同细分市场。
2009年11月,支付宝的手机支付业务上线,集中服务于电子商务;成立于2003年的易宝支付,专注于数字娱乐类的产品消费上。
易观国际报告指出,2009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49.1亿元,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高达117.1%。
2009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近6000亿元,达到5808.4亿元。
这其中包含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及清结算企业快钱贡献的1000亿元交易量。
图8 2008Q2-2009Q4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3、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现状分析手机支付服务是中国银联在各商业银行的支持下,与移动运营商联合为持卡人提供的,通过手机对银行卡账户进行操作以完成支付交易的一种新型服务。
该业务将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网络和银行金融系统相连,使手机变成随时、随地、随身的个人金融支付终端,持卡人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