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距催眠术

超距催眠术

古代“神仙”超距催眠术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夫能够让远距离的人进入催眠状态并让其苏醒。

这事发生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一家旅馆里,钢琴家正在演奏着华尔兹舞曲,年轻的M小组,在光滑的舞池里,紧偎在舞伴的手臂上,有节奏的旋转着。

在舞池旁的一间房里,卡.伊.普拉托诺夫把手放在额头上,全神贯注。

突然,正在跳舞的M小姐进入了一种高度的失神状态,----一种较深的催眠状态。

普拉托诺夫通过思维传感途径控制了跳舞者的神经。

1929年,在俄罗斯神经心理学者大会上,普拉托诺夫在坐满科学家的大厅前,使M小姐再次进入失神状态。

这位活泼的年轻小姐坐在讲台上,与等着催眠表演开始的一个医生随便闲聊。

普拉托诺夫站在视线外的一块大黑板的后面。

他把手放在额上,标志着远距离催眠术的开始,M小姐一秒钟又一秒钟地入睡。

然后,他又叫醒她,接着她再一次入睡。

当时在场的科学家无不对普拉托诺夫的表演惊叹不已!随着研究的进展,普拉托诺夫逐渐能够对1000米以外的人进行催眠。

普拉托诺夫进行超距催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图像投射进行的。

中国山东医科大学种子良教授运用意念信息传感,曾经让远离的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

钟子良认为,这种意念信息传感睡眠和觉醒是由于术者大脑运用意念信息传感,产生微电磁波,形成电磁场,这种电磁场具有定向性和目标性。

受术者接受意念传感后的睡眠并加速入睡是由于电磁波的作用。

上面列举了苏联和中国现代科学家在超距睡眠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事实上,在古代,中国的道家通过修持特殊的炼丹术,已经达到过高度的超距催眠成就。

道家中,凡是得道之人----“神仙”,都拥有高度的超距催眠能力。

那么,古代“神仙”是如何获得超距催眠能力的呢?我们综合历代“神仙”修真体验,将其划分为九个不同的层次,又名“九层超距催眠习得术。

”这九个层次依次为:第一层百日筑基第二层三年炼自己第三层采药归壶第四层运火炼丹第五层灵丹出炉第六层温养十月第七层阳神出壳第八层上成乳哺第九层面壁大成修炼至第六层次,即已具备高度超距催眠能力;当修炼至第九层次,此种能力将达到出神入化之境,“举心动念,天神地,无不听命。

”下面将按照“九层炼丹”的顺序,详细介绍神仙家修持超距催眠能力的方法。

在每层的叙述中,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修持法要”,使广大读者获得修习超距催眠能力的简便途径。

读者依此而修,必能登堂入奥,渐臻化境,在白化文之后,再引述历代仙家的妙论,供有一定功底的研究家参考,作为拥有高层次超距催眠能力、“顿悟成仙”的凭借。

第一层百日筑基[修持法要]⑴首先花一个月的时间做好炼功前准备。

先内省自己的行为,使其合乎人间的道德规范。

凡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加以纠正和弥补,从而纯化练功的心理环境,要做到尊老爱幼,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再将手头的各种繁杂事务暂时放下,接近“无为”的状态:调节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不食鱼肉等动火食物,实行素食,要有合理的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均不适合。

⑵选择练功环境:在选择一个良好的练功环境,室内或室外均可,空气要新鲜,光线不可太明或太暗,不受干扰之处即可。

最好找一位功友护持,以防闲杂人员打扰。

⑶凝神入气穴:找好练功环境之后,每日早、晚各花半小时,宽衣解带,令全身放松,采用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

缓慢地将两眼闭合,舌抵上腭,叩齿,两手心向上,自然放在两膝盖上。

片刻后,凝神入气穴。

此时的关键是不可过于紧迫,开始只是有意无意地注意小腹的起伏,这样先练习10天时间作为准备,然后再正式练功,守非守丹田之处。

丹田位臵在神阙与命门之间划一直线,前七分后三分之处。

此处直下一寸三分的一个小立体空间。

练功时要意照此空间。

⑷如此,绵密用意,寂照丹田,待到丹田发热,自然逐渐打通小周天。

此段功夫时间大约用3个月。

[仙家妙论]欲修仙丹,先尽人道。

所谓人道者,须从五伦上起。

事君则忠,事亲则孝,兄弟友爱,夫妇和顺,朋友信义,立身正直,丰收心慈悲。

人道尽,而后可修练仙丹。

其修练工夫,先须养精筑基,使丹来有盛奠之地,凿开关窍,使丹来无阻碍之途。

必然先明丹田位臵,而后有下手工夫。

盖泥丸宫名谓上丹田,其象如口。

气穴名谓下丹田,其象如囊。

中丹田即是黄庭。

以其居口囊之中,故谓之鼎,其在金木水火之中,故曰土金。

又曰关,神室、金鼎、玉炉、中宫、命蒂等类,然其名颇多,无非言此一窍,生则此窍有,死则此窍无。

故曰,关捩子筑基在此,炼以至此,结胎在此,湿养在此,沐浴在此,故总而名曰丹基。

未生之前,真元具萃于此。

神气妙合,混沌流通,而无呼吸。

又何关窍之不开哉?自有生以来,神气分散,神自为神,气自为气、神不内凝,气不内聚,如此,其窍闭如荷口,而诸关不通,气始顺出,不能逆转,所以丹亚先要聚神气于中。

以为凝聚铅气之本,开辟丹来之路,故曰筑基,盖神乃精气之君,神聚则精气聚,神散则精气散。

然而神在两目,故《阴符经》曰:机在目。

其法须子后前入室,密室者不欲大明,大明则伤魂,不欲大暗,大暗则伤魄。

密者,谓远嚣而避风气也。

于是,厚铺坐褥,使体不倦,解宽衣带,使气不促。

身体疏直,跏趺而坐,使气不滞。

然后,垂帘塞兑,齿叩紧,舌上柱,手握之纹,掩两膝之上。

惟用两目,内照黄庭,精专一志,密室绵绵。

此叩凝神入气穴也。

非用意注想之谓,只是神气相依,不致外驰。

盖观无所观,照无所照,而亦未常不观照也。

如此三香下,丹田热,气涌沸,自从尾闾由夹脊双关玉枕,上至泥丸,从明堂华池十二重楼,绛宫,降下丹田。

其递转夹脊骨,如火一线,滚上头来,不觉下降,甘露满口。

主是行之,久久则精气具凝,气不出,黄河递转,关窍都开,一身二精气,聚于黄庭之中矣,是名筑基,实则胎息也。

尹喜真人曰:夫筑基之功,调补药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

夫身内精气充实。

骨髓坚强,方可入室下功,而求返还之道也,养气固精,及止念主敬,观心存诚之功。

以晨至暮,涤滤其心,退藏于密,回风混合,心目内观。

主静立极,不使有一毫之累,留于方寸。

涵养于不有不无之中。

外无所着。

空空洞洞。

虚虚实实,不得随而放驰也,昔日逢师传口诀,只教凝神入气穴,正谓此也。

气穴即命门,正在脊骨第七节下,脐后肾前,前七分。

后三分,两肾之间,左属水,右属火。

其中空悬一穴,上通泥丸,下贯涌泉,为先天大道之祖,逐曰生气之根,产铅之地。

而千变万化之道,神妙莫测之机,尽从此出。

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道家曰气穴,医家曰命门,命门旺,十二经则旺。

命门衰,十二经皆衰;命门生,则人生;命门绝,则人死矣。

守阳真人曰:入室之功,而求返还之道。

必须静室端坐,返观内照,凝神入命门之地。

知而不守,先存后亡,虚心凝神,不着色相,不落空亡。

虚灵不昧,存养寂照,以三炷香为度。

但觉呼吸和缓,空洞畅快,即是真正存神,达化之功。

行不过七七日,水火交而真阳产矣。

凝照三月,方可近内,渐凝渐住而结丹。

凝照百日,方能透关过窍。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蜇脐下,曰胎息。

心息具伏藏于脐下,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

其清静自然,曰勿助。

总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

三番两次,澄之又澄,沉之又沉,渐渐心息相依,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上阳子曰:干手入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

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王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

而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厚昧,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

饮食要调合得中,饥则加餐,食可则止。

此饮食之道,修真之士,不可不知也。

第二层三年炼己[修持法要]接第一层百日筑基功夫,继续修持。

神存气穴,心息相依,运转小周天,使得阳气充沛,为更深一层功夫打下扎实的生理基础;修持日久,自然杂念消除,心理高度入静,不为“悲喜”等情绪所动,进而达到无梦境界。

无梦则“心死神活”,超距催眠能力在此层中开始显现。

[仙家妙论]凡男子自离开母腹以来阴消阳长,真至二八之年乃为纯乾。

阴精未产,阳气十足,此时苦遇明师指示,修炼便可入室结胎,不必炼己。

十六年后,阴精渐产,阳气日消,盖九三之阳而奔于六二之中,乾乃含阴而成离。

坤乃负阳而成坎。

不论走失与不走失,而卦象一翻乾体破矣。

所以必要炼己完成。

当初二八之本,无少欠缺,然后可以结胎,不然,恐破坏之身,难禁真心之炼,非徒无益而且有损也,然炼已必用三年者,盖阳火五日一候发之,而一月有六候,一年七十二候,积三年所算二百一十六候,则乾之策数补足矣。

一候不足,则非炼已之全功,是当如此,而后可以全天地之气运。

其炼已功夫应当以人身癸生之时为初一日子时数起,至三十时正当初三日已时,然不可于已时采取,当于卯时将尽采取为是,太早则有质而无用,太迟则质生亦无用,妙哉,先后之间。

此时阴质方尽,阳气正生,水清月白,一轮莹净当急采之。

法象震卦药苗正新也,经曰,三日哉生明。

契三日月出庚是也,此乃丹家大火候炼已时用之。

然而结胎亦用之,则鼎之先天后天不同耳。

此则易云后庚三日结胎之正火候也。

正是壬配甲也,初三至初八又为一候。

阳气发泄在酉后宜急采之。

法象兑卦,契曰八曰兑行是了。

初八至十三又为一候,阳气发泄在午中当急采之,法象乾卦,契曰乾满甲是也,十三至十八又为一候,阳气发泄在申初当急采之。

法象巽卦,契曰巽见平明是也。

十八至二十三又为一候,阳气发泄在丑初当急采之。

法象艮卦,契曰艮直丙南是也,二十三至二十八又为一候,阳气发泄在亥末当急采之,法象坤卦。

契曰坤乙东方是也,此时正是火虚居戊,所谓先庚三日丁也。

悟真篇云,须要制服觅丁公盖是言也,此是炼已第一火候,正是癸配乙也。

二十八至初三又为一候,如环之无端,始终只此六候转轮,除此六候后外无火候矣。

盖天地尚不出六候外,别无化机,人能违乎。

此皆自然之妙,从古上仙莫不秘之。

丹经未常少泄,我今二泄露尽矣。

然此炼已火候,月月皆然,而三年不异矣也。

正阳祖师曰:人手修真,总以炼心为主。

专看念头起时,坚持正觉,使杂念扫除,而皈于一念。

主静立极,还虚未定,扫除三心灭尽四相,直待心地静后,性天清凉,凝神入定于气穴,一心默守,阖辟之机。

出入之数,一呼气机辟开,一吸气机阖住,神存气穴,存想呼吸之气。

由督脉,如红日上升乾顶。

似皓月,由任脉下降坤炉。

一数记十数,十数记百数,千万之数无差。

摄心在数,务令念不散意不乱,心息相依而同行,此是意猿牢拴,意马高住。

古云: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

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从有心化无心,使心体空空洞洞,虚虚灵灵,则无生灭。

欲除妄念,先持正觉,有觉自然无念,无念积习纯熟,可致无梦。

无梦则心死神活,现在之大事也。

盖心不炼则神不定,性光必摇。

意不炼则情不死,而命根不固。

必须灭尽心头之火,消尽无穷之欲,时时一直内守,处处万缘皆空,而性天清凉,方不为欣喜所迷,此炼还丹先炼已,炼已纯熟而后还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