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明挖区间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明挖区间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林岳东站~广州南站区间明挖段基坑回填工程土建部分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报送日期:2019年03月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林岳东站~广州南站区间明挖段基坑回填工程土建部分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2019年03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2)二、编制范围 (2)三、工程概况 (3)3.1工程地理位置 (3)3.2工程概述 (3)四、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 (4)4.1施工总体布置 (4)4.2工期安排 (5)五、施工技术方案 (5)5.1工艺流程 (5)5.2顶板基面清理 (6)5.3土石方回填前的准备 (6)5.3.1回填料的准备 (6)5.3.2测量准备 (6)5.3.3试验准备 (7)5.3.4施工准备 (7)5.4土石方分层回填整平 (8)5.4.1土石方的运输和卸载 (8)5.4.2土石方分层整平 (8)5.4.3回填接茬预留 (9)5.4.4回填顺序 (10)5.4.5顶面标高控制 (10)5.5土石方分层碾压密实 (11)5.5.1一般部位碾压 (11)5.5.2支撑下端碾压 (11)5.5.3碾压夯实方法 (12)5.5.4主要机具 (12)5.6检验压实度 (12)5.7修整检查验收 (13)六、工期保证措施 (14)6.1雨季施工措施 (14)6.2夜间施工措施 (14)七、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7.1 质量目标 (15)7.2保证体系 (15)7.3保证措施 (17)八、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17)8.1安全生产目标 (17)8.2安全保证措施 (17)九、应急救援预案 (19)9.1重大安全事故分析 (19)9.2制定应急预案 (20)十、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21)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22)11.1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体系 (22)11.2制定防止和减轻水流、大气污染措施 (25)11.3控制扬尘及废气 (25)11.4防止噪声污染 (26)十二、文明施工要求 (26)一、编制依据、原则1.1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 50308-2017(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003版(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JJ 37-9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079-2002(9)《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01-2008(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1)《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13)《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汇编>》QG/YH2-QG/YH3(14)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资料、招标答疑文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5)我部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16)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地铁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规范、设计等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2)认真贯彻国家和佛山市关于地铁建设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深入现场了解现状,全面响应、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

(3)充分考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艺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

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5)合理安排装载、运输、平整、碾压等机械设备配套,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套方式。

(6)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

(7)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境和水土保持,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工地”。

二、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TJ4标林岳东站~广州南站区间明挖段基坑回填工程。

三、工程概况3.1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施工区间位于林岳东站~广州南站之间,始于石山大道中段(石山大道与大洲路交口),沿石山大道敷设,接佛山二号线终点站广州南站,区间小里程端设盾构接收井,明挖区间下穿河涌(YDK52+897.085~YDK52+915.803)、地下人行通道(YDK52+927.626~YDK52+933.993)、车行隧道(YDK52+964.651~YDK52+978.623)后止于广州南站。

本工程取土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丰路,途径汉溪大道东、市广路,往返约30公里。

线路如下图所示:图3-1 取土场与工程位置及路线图3.2工程概述明挖区间设计起迄里程为左线ZDK52+638.383~ZDK52+983.000,左线长344.617m;右线YDK52+636.584~YDK52+983.000,右线长346.416m。

采用分期施工:一期施工YDK52+636.584~YDK52+860.000,二期施工YDK52+860.000~YDK52+983.000。

二期工程尚未开始,因此回填施工分段进行,先一期、后二期。

施工区间位于石山大道道路下,共包含7个断面,均为现浇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

明挖基坑采用桩孔灌注桩围护结构(YDK52+636.584~YDK52+860.000)和地连墙围护结构(YDK52+860.000~YDK52+983.000),明挖顺做法施工,区间结构宽度11.4~23.2m,基坑开挖深度为15~23m之间,小里程段较深,向大里程段逐渐变浅,内支撑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为φ609(t=16)钢支撑。

主要工程量见表3-1。

施工工程量统计表表3-1 序号部位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土石方土方开挖m³133646.4面积4833.9m2(一期)2396.3m2(二期)石方开挖m³17169.6土石方回填m³48442.3砼厚度m 0.1四、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4.1施工总体布置林广区间明挖段基坑回填土方工程量约4万方,综合考虑基坑施工分为两期施工,基坑回填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回填明挖区间一期基坑(既YDK52+636.584~YDK52+860.000),回填安排从小里程段开始向大里程段进行回填,回填至第二道支撑以上时在盾构接收井处和一期、二期分界处开始进行分台阶放坡回填,最后等盾构接收井施工完毕,盾构接收完成后回填盾构接收井区段。

第二阶段回填明挖区间二期基坑(既YDK52+860.000~YDK52+983.000),从一期、二期分界放坡处开始向大里程处回填至明挖区间和广州南站车站交界处。

4.2工期安排第一阶段回填计划总工期30天(2019年3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第二阶段回填计划工期30天(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1月15日)。

五、施工技术方案5.1工艺流程顶板基面清理土方回填前准备土方分层回填整平土方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压实度修整检查验收图5-1 基坑土方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5.2顶板基面清理基坑土方回填前,结构顶板防水层及混凝土保护层要施工完成,杂物要清除干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施工。

5.3土石方回填前的准备5.3.1回填料的准备根据图纸要求,在防水保护层以上500mm内应采用透水性差的粘土回填,不得采用砂土、杂填土等透水性好的土。

同时回填土不得含有建筑垃圾、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

回填料粒径应不宜超过层厚的2/3,超粒径填料应清除或打碎。

混合料中土石应该混合均匀,极配良好,不符合要求的应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翻拌。

回填前,检验料的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调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

5.3.2测量准备根据图纸要求,顶板以上第一层回填厚度应为50cm,所以用盒尺从顶板往上量50cm处在墙壁上划好第一层的分层线;从最低点开始回填,过程中用水准仪控制找平,直至回填到同一标高,方可进行整体回填。

基坑两侧1m范围内大型机械施工空间不够,需要用小型机械进行施工,所以回填厚度应为20cm每层,回填之前,要在基坑两侧墙面上画好分层线,以便于施工过程中控制回填料厚度。

土石方回填碾压完成之后,要进行标高测量,再进行复压,再次进行标高测量,如没有沉降,则可以进行下步施工;如发生沉降,说明碾压不够密实,应进行复压,直到不发生沉降,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5.3.3试验准备所有试验设备在开工前已完成标定工作,满足试验工作需要、试验精度要求。

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检测取土场的混合料。

项目部质检员、试验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

混合料抽取后送工地试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

通过试验测出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根据规范回填土压实度的要求,确定出施工中控制的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最低压实度,再查“含水量与干密度曲线图”确定合格干密度下的含水率范围。

保证回填料的相关指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5.3.4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先进行试验段施工,即在施工现场安排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石方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料厚度、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在标定的回填区域进行,不同的回填区域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蛙式打夯机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压实度检测合格;大型压路机压实从第6遍开始测定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再碾压8遍、10遍测定直到压实度检测合格,最后通过测定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填料粒径限制等参数。

5.4土石方分层回填整平5.4.1土石方的运输和卸载基坑回填的土石方由自卸车从检测合格的取土场运输到施工现场,卸载至基坑边缘指定的存土场地。

再由长臂挖掘机把土石方输送至结构顶板处,待结构底板覆土厚度达到1m以上,面积能达到120挖掘机操作时,用汽车吊吊120挖掘机至结构顶板上,再由120挖机在基坑底将土石方输送到长臂挖机够不到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