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解析
1.防火分区的类型 按其作用特点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
2.防火分区的原则: (1)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耐火等级和建筑的层数。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防
火分区也不相同。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或水幕分隔。 (2)为了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对建筑防火分区的面积,按照建筑物耐火等级的不同,给予相
应的限制。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耐火性能较高,规定防火分区面积为2500m2。三级建筑物防火 分区面积应比一、二级要小,一般不超过1200m2。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不宜超过 600m2。同理,除了限制防火分区面积外,对建筑物的层数和长度也提出限制,详见表4-1和表42。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般把火灾的初起阶段转变为全面的燃烧瞬间,称为轰燃。 轰燃经历的时间很短,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从人身安全的角度来 说,把轰然推迟几秒钟的措施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建筑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置防火分隔物(如防火墙、防火门等),把火限制在起火的部 位,以阻止火不能很快向外蔓延;并适当地选用耐火时间较长的建筑结构,使它在猛烈的火 焰作用下,保持应有的强度和稳定,直到消防人员到达把火扑灭。
4.3 防火设计 4.3.1 防火分区
设计民用建筑必须遵循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在设计中要根据使用性质,选定建 筑物耐火等级,设置防火分隔物,分清防火分区,保证合理的防火间距,设有安全通道及疏散通口, 保证人员及财产的安全,防止或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防火分区:是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等分隔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能 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内的基本空间。
使接触的可染物自燃起火等。 ④在雷击较多的地区,建筑物上如果没有可靠的防雷保护措施,便有可能发生雷击起火。 ⑤突然的地震和战时空袭,都会因为人们的急于疏散而来不及断电、熄灭炉火、处理好易燃、易
爆生产装置和危险物品,极易起火。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4.1.2 燃烧条件 起火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①存在能燃烧的物质。 ②有助燃的氧气和氧化剂。 ③有能使可燃物质燃烧的着火源。 只要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出现,并相互影响就能起火。
一类
二类
每个防火分区的建 耐火 筑面积(m2) 等级
居住 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 建筑 宅
10~18层的普通住宅
一类 二类
地 下 室
一二 类类
①医院
②高级旅馆
③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 ①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
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 业楼、展览楼、综合楼、
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①由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图4-2 ) ②火势的横向蔓延 ③火势通过竖井等蔓延 ④火势由通风管道蔓延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图4-2 火由外墙窗口向上蔓延 (a)窗口上缘较低距上层窗台远 (b)窗口上缘较高距上层窗台近 (c)窗口上缘有挑出的雨篷,使气流偏离上层 窗口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残酷的火灾
4.1.1 起火原因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明火引起火灾。如公共场所内乱扔烟头、火柴梗,也有电焊、气焊引起的等等情况。 ②暗火引起火灾。如库房里通风不好,大量堆积的油布积热不散发生的自燃。 ③用电或电器设备事故起火。主要因为用电设备超负荷、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电阻力过大发热,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解析
1
4.1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和燃烧的条件 4.2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 4.3 防火设计 4.4 安全疏散 4.5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4.1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和燃烧条件 火灾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大人身伤亡及严重的政治影响。为了能从根源上将建筑 火灾减小到最底限度,我们应了解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理解防火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要求。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4.2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 4.2.1 火灾的发展过程
(1)火灾初起阶段(轰燃前) (2)猛烈燃烧阶段(轰燃后) (3)衰减阶段(熄灭)
由上所述,可知火灾发展过程与建筑防火发生关系的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火灾初起阶段的时 间,根据具体条件可在5~20之间,这时的燃烧是局部的,火势发展不稳定,有中断的可能性。故应 该设法争取及早发现,把火势及时控制和消灭在起火点。
①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 童游戏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医院、疗 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三 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
②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 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两层
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 菜市场不应超过两层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表4-2 高层建筑的分类、防火分区及耐火等级
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④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 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公 共
过1500m2的商住楼
建 ⑤中央级或省级广播电视楼
②省级以下的邮政楼、 防火指挥调度楼、广播 1000
筑 ⑥省级电力调度楼
表4-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 度(m)
每层最大允 许建筑面积 (m2)
≤9层(住宅)
和建筑高度
≤24m的其它民 用建筑,建筑高
150
度>24m的单层公
共建筑
2500
5层
100
1200
2层
60
600
备注
①体育馆、剧院、展览建筑的观众厅、 展览厅的长度和面积可以根据需要确 定 ②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 游戏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四 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4.2.2 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 (1)火势蔓延的方式 火势蔓延的方式是通过热的传播进行的。指在起火的建筑物内,火由起火房间转移 到其他房间的过程,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直接延烧而导致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2)火势蔓延的途径 研究火势蔓延的途径,是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也是“堵截包围、穿插分割”扑灭火灾 的需要。综合火灾实际可以看出火从起火房间向外蔓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