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云雀的心愿》

四年级《云雀的心愿》

云雀的心愿
吕凤华
设计意图: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

童话,学生们比较感兴趣,学起来也比较轻松一些。

课文脉络很清楚,分三大块,分别为“沙漠”、“大河”、“森林”,在设计教学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选择其中一个,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学生学有所乐!课文只要抓住两大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抓住这两大问题,让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答案,真正做到自主、探究性阅读。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20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 9 个只识不写。

理解“贫瘠”、“漫天飞舞”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探究: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教学难点:
先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再写下来。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
1 、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或加点的字:
乱砍滥伐贫瘠汛期苔藓
2 、朗读课文两遍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20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 9 个只识不写。

理解“贫瘠”、“漫天飞舞”等词语的意思。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 1
4 自然段,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本课时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一起书写“雀”。

2 、齐读课题,简介“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和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3 、围绕课题质疑。

(如: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小云雀会产生这样的心愿?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学习,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正音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

重点理解“乱砍滥伐”“贫瘠”等词语。

3.汇报交流。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2.组内交流以上问题。

3.交流展示。

四、检测反馈
乱()找()冠()察()
刮()伐()寇()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第 2-13 自然段,探究: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通过阅读体会森林“阻挡风沙”、“保护土地”、“调节气温”的重要作用)
2 、朗读训练。

3 、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教学重点: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浏览了课文,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云雀的心愿?(指名读,并出示第 14 自然段)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吗?
二、合作学习。

(一)、认识乱砍滥伐的后果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
①小云雀见到的沙漠和大河分别是怎样的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②请概括出文中所描写的乱砍滥伐的两大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二)、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

1、自由朗读课文第九至十三自然段,思考:
①为什么称森林为“森林水库”?又为什么称它为“空调器”?
②请阅读后写出这部分中所介绍的森林的两大作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练习读好小云雀与妈妈的对话。

朗读时注意表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

2.组内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全班汇报展示。

三、检测反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教学反思: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总的感觉是条理还算清楚,环节的设计比较到位,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比较成功的。

在教学“沙漠”这一段时,重点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

抓住重点词语“漫天飞舞”,体会词语意思,通过朗读感悟词语,进而感受句子,感受沙漠;利用沙漠的视频,直接感受沙漠,学生的朗读基本到位。

教学大河这一段时,让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如对“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这一句,读出了气势,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泛滥成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自主探究。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

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