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云雀的心愿》教材分析

《20.云雀的心愿》教材分析

《20.云雀的心愿》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 4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

编者将这篇课文作为第三篇课文安排在第六单元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课时安排:
本课共用3课时。

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划分段落,学习第四段。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

第三课时,练习有条理说说“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并写下来,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4、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云雀的心愿》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2008-10-15 16:51:31 阅读18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朗读训练:a根据说话的语气朗读;b.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进行朗读。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整个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同备课组的两位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从教学设计上给我不同的建议,针对两次试上中所存在的问题,给我以相应的指导。

针对教材的特点,我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理清课文内容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

为什么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我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健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到底小云雀看到了什么让它觉得森林是如此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读读想想,从文中寻找答案。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2、借助课件,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

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

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

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恰当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相关画面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

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课件,“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这些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发生情
感共鸣,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3、体验心愿,进行个性化朗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于艺术魅力。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4、拓展延伸,深化课文重点
书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多更广的学问来源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与对学习。

本篇课文只是介绍了森林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交流学习感受,更深刻的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再用设计一句环保广告词的形式,让我们身边的人都来保护环境。

这一拓展活动,更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课上交流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激起学生关注社会,主动参与环保的意识。

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课上完了,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点的掌握很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于教学实践。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需加强自身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这次连续备课、上课,我对教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让学生可以不断地体会文本中的内涵,感悟、理解并不断地运用于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年轻教师,只有在不断地锤炼过程中,才可以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悟学习中的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