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专题报告●我国森林防火的有关基本概念:1、森林火灾的定义: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
2、森林防火的定义: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简单的说,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
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
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备及时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历史森林火灾情况:1950年以来,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3067起,受害森林面积653019公顷,因灾伤亡580人。
其中1988年以前,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932起,受害森林面积947238公顷,因灾伤亡788人(其中受伤678人,死亡110人)。
1988年以后,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23起,受害森林面积94002公顷,因灾伤亡195人(其中受伤142人,死亡54人),分别下降52.2%、90.1%和75.3%。
●森林火灾的种类及分类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1.地表火 2.树冠火 3.地下火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3.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影响火灾的三要素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案例分析(一)昆明两处森林火灾扑灭云南省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新华社昆明5月16日电(记者李倩)15日发生在昆明西山风景区筇竹寺后山的森林火灾和5月14日发生在石林风景区邻近的宜良县森林火灾,经数千名灭火队员的奋力扑救,火场明火已分别于15日晚和16日上午全线扑灭。
目前,两地火灾对昆明西山风景区和石林风景区均不构成威胁。
记者从昆明市森林防火办等部门了解到,14日下午昆明宜良县大山坡发生森林火灾,当地及时启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组织3500余名军警民的协同灭火,至15日9时左右火势本来已经得到控制,但由于风大天干,山火很快复燃,并蔓延到石林县境内,距著名的石林风景区仅20余公里。
昆明市扑火前线指挥部立即分设火场西线(宜良县)、东线(石林县)两个分指挥部,分别组织扑救、后勤保障、余火清理留守、交通保障等小组,密切配合全力扑救,至16日9时30分已将明火全线扑灭。
公安机关初步查明,宜良大山坡火灾是由当地居民陶继荣在板栗园生火煮饭时引发,目前,公安机关已于16日5时左右将他控制调查。
15日中午发生在昆明筇竹寺后山西山林场的森林火灾,经过千余人的奋力扑救,也已于当晚23时20分将火场明火扑灭,之后灭火人员分片包干,转入火场清理看守,采取拉网式排查,清理余火,确保山火不对以五百罗汉彩塑闻名于海内外的佛教名刹筇竹寺构成威胁。
该处火灾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经初步统计,宜良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800亩,多为云南松幼林;筇竹寺后山西山林场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450亩。
据了解,从去年底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以来,云南省全境森林火灾此起彼伏,几乎少有中断时间。
最近其他省区干旱已有所缓解,但云南仍有多个地区持续干旱,且这个季节大风高发,森林防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本文来源:新华网)(二)俄森林火灾的背后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尽管俄罗斯全境森林大火火情继续缓解,正在燃烧中的五百多处火点中的多数火势已经得到控制,但是因森林和泥炭燃烧产生的浓烟继续弥漫在首都莫斯科,严重影响着莫斯科人的生活。
浓烟与高温使莫斯科人,尤其是病人及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人面临严重考验。
莫斯科卫生局当天发布通报说,与往年同期相比,近期莫斯科居民死亡率增长了一倍,全市殡仪馆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事实上,严重影响俄罗斯人生活的不仅仅是持续不断的火灾本身。
俄罗斯分析家们认为,真正对俄罗斯人造成震动和冲击的恐怕是火光中映照出的现实困境。
尽管火灾并没有完全停下脚步,但是,俄罗斯人已经开始反思这场现代史上最大的森林大火对俄罗斯到底意味着什么。
显然,完全将这场持继了整整一周的大火归因于1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和高温是说不通的,虽然这是造成这场灾害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政府承认,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防火意识过于淡薄。
人们在森林里纳凉时随意抛扔烟头,是这次火灾中的一个主要的直接因素。
此外,一些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也助长了火势。
据报道,由于害怕影响自己的政治前程,一些地方官员未能及时报告火灾实情,而当灾情严重到地方政府无力应付时,控制火灾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火势已完全失控。
事实上,火灾已经影响到俄罗斯的政治生活。
俄反对派借机指控政府应对不力。
反对派称,2006年的俄罗斯新森林法彻底砸烂了原有的森林安全体制,致使防火责任混乱不清,政府应为此承担责任。
俄罗斯的这场规模巨大的火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注意到,西方媒体眼下已经将对火灾的报道转向火灾后的俄罗斯政治生活。
西方媒体热衷于谈论这场大火能否烧出一场政治危机或者政治冲突。
它们同样热心探讨普京总理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他的政治命运。
然而,俄罗斯分析家们认为,事实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媒体所希望看到的“火灾政治危机”并没有可能在俄罗斯发生。
俄罗斯民众从俄罗斯媒体上看到,普京一直在直面火情,直面灾区民众的不满,直面俄罗斯政府官员应当承担的责任。
人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普京一直在一线指挥,并及时作出向灾民提供资金、发放救灾款的决定。
与西方媒体相反,俄罗斯媒体很少讨论火灾的政治效应,而是关注俄森林大火数量激增的原因。
一些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森林火灾增多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在过去的18年里,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两摄氏度,相当于全球平均增加值的两倍。
这意味着俄罗斯政府和民众今后将不得不准备好与森林火灾作长期斗争。
●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1、上山火的顺势打法。
扑救人员跟在火尾两翼顺火势拍打,边打边向前推进。
2、下山火的堵截打法。
根据火情利用有利时机沿火线展开多点同时拍打。
在火势较弱、蔓延较慢时可在下山火的前方堵截打,以提高扑救效率。
3、树冠火的阻隔打法。
采取间接灭火的方法阻止林火蔓延,然后再扑灭,如开辟隔离带、火攻、飞机灭火等方法。
4、顺风火的跟进打法。
采取在火烧迹地后侧跟进扑打。
5、山岙火的边沿打法。
可沿谷地火线边沿跟进扑打。
6、大火场的分割打法使用一支或多支扑火队,从火场地形平坦的地点实施贯穿火线的穿插,将一个大火场分割成几个小火场,以便多点、多面同时展开林火扑救。
7、陡坡、悬崖的逐点推进打法。
可采用分组轮流逐点推进的打法,从火线一侧沿陡坡、悬崖边沿逐点推进扑打,边打边清理残火,确保安全后再向前推进。
8、零星火的游击打法。
组织多支扑火队,分兵展开逐点灭火,既缩短了灭火时间,又可防止拖延扑火时间,将小火燃烧成大火,增加扑救难度。
9、清晨火的合围打法。
要抓住有利时机,展开尽可能多的扑火力量对火场形成合围,多点同时扑打,迅速扑灭林火。
10、夜间火的保守打法。
采取以看守和间接灭火为主的保守打法,组织少量人员在火场边沿看守火场和开辟阻隔带,阻止火势发展,不让火势向重要地段蔓延,等待黎明有利扑火时机再组织强攻。
●扑救森林火灾的常用自救方法一是退入安全区。
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
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点顺风火,一边打两侧的火,一边跟着火头方向前进,进入到点火自救产生的火烧迹地内避火。
三是按规范俯卧避险。
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至露出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猛冲突围。
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论文制作: 全体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