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线路第9章 峡谷巨川—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

旅游线路第9章 峡谷巨川—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


娃娃鱼
桫椤
4、遍布各地的三国古迹和近代革命圣地 :本 区为历史上魏、蜀、吴三国故事的主要发生 地,众多的三国遗存、遗迹为开展三国文化 专项旅游提供了优越Leabharlann 条件。古隆中古战场赤壁
三、主要游览区
地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 江上游,与湖北、湖南、贵 州、四川、陕西等省接壤。 面积 8.2万km2。 人口:2774万(2007年底)。 经济: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 区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 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内河 口岸,拥有汽车、机械、电 力、化工、轻纺等综合性工 业基地,是中国进行改革开 放的试点城市。
二、主要旅游资源
1、独一无二的品牌旅游资源:本区所拥 有的世界级品牌旅游资源 ,不仅是中
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 财富。
2、驰名中外的长江奇观 :本区汇聚了长 江最秀美、最险峻,也最诱人的景观。 这奇秀的山水长廊沿线,文化古迹众多, 又构成了一幅历史文化画卷。
大熊猫
3、生物资源丰富,自然保护区众多: 由于本区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有些地区 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保留了纯自然的景 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许多珍稀动植物 得以保存下来。
旅游业
四川有碧波荡漾的蜀南竹海,三国蜀汉遗迹剑门蜀道,自贡 大型恐龙博物馆,技术设备先进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保留母 系氏族社会习俗的“女儿国”泸沽湖,集现代冰川、温泉、原 始森林于一体的海螺沟景区以及冬季迷人的南国冰雪世界等众 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全省有两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 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一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 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青城山;另有国家级、省级景区数百处。
2、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环境秀美奇特: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热、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等特点。因为地形中以中低山地及丘陵为主, 所以植物茂盛。
武陵源
九寨沟
3、河网稠密、湖泊较 多:本区的主要河 流是长江及其支流, 河流与两岸峡谷形 成本区特有优势的 河流峡谷风光,同 时还在平原区形成 巨川田园风光,在 山区地势陡降处形 成瀑布景观,在上 游某些河段形成漂 流河段。
棒 棒 军
歌乐山烈士陵园:国民党政府时 期“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 所在地。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 囚禁于此,也是震惊中外的“一 一.二七”大血案的发生地
解放碑:重庆标志建筑物
白公馆
大足石刻是我国晚期石 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与云 冈、龙门相鼎足,它以 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 道造像。
地理: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 面积56.7万平方公里,山地和 高原占78.82%。川西为高原, 其余为四川盆地。 人口:8750万(2007年底)。 主要有汉、彝、藏、苗、回等 民族。 省会:成都 经济:四川省农业发达,素称 “天府之国”,水稻产量居中 国首位,麦、棉、丝、油菜籽、 茶、柑桔、桐油、白蜡(产量 居中国首位)、猪棕等的产量 都在中国占重要地位。钢铁、 机械、电器、井盐、化工等工 业较发达。
由重庆乘船顺流东下,可饱览川江的小山城长寿、巴国 古都涪陵、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丰都、石宝寨、云阳张飞庙, 再经蜀先主刘备托孤的白帝城,进入夔门,就可以尽情地 欣赏 “长江小三峡”和“长江三峡”的风光了。
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依山 而建,是典型的“山城”。由于 气温高、迷雾笼罩,又有“火 炉”、“雾都”之称。重庆有 3000多年的历史,抗日战争时 期又是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因此, 悠久的历史,给重庆留下了许多 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
一、区域概况
范围:地处大陆腹地, 包括川、渝、鄂、 湘四省。
面积:96万平方公里 人口:23719万人
巴蜀文化
指四川盆地中形成的区域文化。秦朝时期,川东为巴国、川 西为蜀国,故称之。在7000年前,就有资阳人在此生活。 巴蜀文化有三大特征
1、与中原文化相似:方言、婚姻、住房宴席等; 2、消费文化:主要表现在享乐性如吃、喝、玩等; 3、平民文化:主要表现在语言尖刻、生活散漫、消费低廉。
名人多:李冰、诸葛亮、李白、苏洵、苏轼、苏辙、邓小平、 朱德等;
石刻多:儒、佛、道教齐备,以佛教石刻留存最多。
民 1、崇尚白虎
俗 2、民间体育泥土气息醇厚
特 色
3、无事不歌舞的巴人遗风
4、独特的婚俗——哭嫁
楚文化
指湖北、湖北以及河南、安徽、江西的部分 地区的一种区域文化。楚文化成就:
1、青铜冶铸工艺:最早铸造 2、丝织与刺绣工艺:图案美、织造精、色彩
旅游业
重庆市区以山城都市风貌、革命纪念地、抗战文化史迹、 城市园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风光为特色,是 集观光、游乐、会议、展览、度假、购物、美食等为一体 的旅游中心。有辛亥革命先烈纪念碑、邹容烈士纪念碑、 “三三一”惨案殉难烈士纪念碑与大型浮雕、张自忠将军 墓、冯玉祥故居、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新华日报》旧址、 宋庆龄旧居、郭沫若旧居、老舍旧居、林园、黄山蒋介石 官邸、孙科旧居——圆庐、宋子文公馆、孔祥熙官邸、 “二陈”南山别墅等等。
第9章 峡谷巨川—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熟悉本区所处的地理环境 2. 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资源优势 3. 了解各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 1. 学会设计本区的特色旅游线路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旅游路线的安排 3. 分析本区区域旅游发展的态势
重点、难点
巴蜀与楚旅游区的旅游特色及旅游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 本区旅游资源特点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旅游景点
鲜 3、髹漆工艺:数量大、类型多、图案美 4、美术与乐舞:画、乐器(编钟)、跳舞 5、文学创作:楚辞楚赋,如屈原的《离骚》
1、地表结构复杂,峡谷地貌景观突出。
本区跨越我国地 貌的三大阶梯,五 种常态地貌都具备。 而且非常态地貌类 型也比较齐全。由 于长江及众多河流 穿越本区,其形成 的河流峡谷景观特 别明显。
4、巴蜀与楚文化风情
文 学 巨 人
屈原
李白
杜甫
刺绣
髹漆工艺
青铜盘
随州编钟
5、近代革命源地
秋收起义纪念碑
在近代,本区一直走在社会变革的前
沿,如著名的辛亥革命、秋收起义
等。因此,革命斗争纪念地成为本
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武昌起义旧址
韶山
6、位居中国大 陆核心部位, 水陆交通便利:
居中的位置,使 其与全国各地的 联系相当便利, 适宜发展内陆性 旅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