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教学讲义PPT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教学讲义PPT
CPR目标
❖ 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 ❖ 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 ❖ 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
③ 怎样做才正确--规范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历史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历史: 美国: 1966:“全美复苏会议”,规范心肺复苏术; 1974:AHA,制订《CPR指南》; 1980、1986、1992三次修订完善。 国际: 2000:第一部《国际CPR及ECC指南》正式发表; 2005:修订《国际CPR及ECC指南》; 2010:再修订…… 国内: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有电力部门制订过心肺复苏规
简化成人 BLS流程
1叫 2叫
❖对于成年患者,快速反应小组 (RRT) 或紧急医疗团队 (MET) 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心脏骤停的 发生,
❖尤其在普通病房效果明显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 无证据表明,使用机械活塞装置对心脏 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相对人工胸外 按压更有优势。
❖ 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救 治标准。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 2、2010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2015指南
更改为100-120次/分 ❖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改为至少5 ㎝,
但≤6 cm。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加以说明
双手抬起时略离开胸壁) ❖ 5、胸外按压时最大同的组织器官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或域值不 同:
1、脑:最先、最容易受损害。且脑组织的不 同部位耐缺氧缺血的能力亦不同:
大脑为4~ 6分钟, 小脑10~ 15分钟, 延髓20~ 25分钟, 交感神经节45~ 60分钟。 2、心肌:30分钟。 3、肾小管:30分钟。 4、肝细胞:1~ 2小时。
心肺复苏程序仍为:C-A-B
C:即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 。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 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 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位置
❖ 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 正确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双乳头连线水平与
2015年指南
❖ 39 个国家的 250 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 ❖ 3完9 个成国。家的 250 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 ❖成IL。COR 的人员优先选择那些具备充分科学 ❖ IL研C究OR的的或人富员有优争先议选的择主那题些进具行备审充查分。科学研 ❖究复的苏或学富的有证争据议水的平主和题建进议行级审别查都。较低,仅 ❖ 复1%苏基学于的最证高据证水据平水和平建议,级仅别25都%较的低建,议仅被
❖ 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 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
迅速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 ❖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
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电除颤能量的选择
❖双相波除颤仪:150—200J ❖单相波除颤仪:一次能量给
与360J
❖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 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 进入到肺内), 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 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 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 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 ,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
❖ 在院内可采用面罩-人工气囊进行人工呼吸。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第一 版)
一、强调: “生存链”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唯一途径: ❖ 及早呼救并到达 ❖ 及早徒手CPR ❖ 及早电击除颤 ❖ 及早高级生命支持
二、规范流程 三个阶段(三个A、B、C、D)
❖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 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 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了2010心 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 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
❖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 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
2010年指南新变化
一、 将“A-B-C”改变为“C-A-B” 二、“生命链”延长至5环节 三、 几个数字的变化 四、 基本生命支持(BLS)的主要改变 五、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六、 复苏后仍要积极的救治
A: 畅通呼吸道
❖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 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
❖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医务人员怀 疑有颈部外伤:推举下颌法)
❖ 仰面抬颌法 开放气道手法
要领: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 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B:即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后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 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 对鼻人工呼吸。
D 电击除颤
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 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 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 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 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 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 行除颤。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 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 伤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1认%定基为于最1 高级证据水平 ,仅 25% 的建议被认 定为 1 级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7 大更新要点 总结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3. 先电击 or 先按压
❖4. 别再使劲按了!
❖5. 瘾君子的福音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
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 洛酮。
按压方法
❖ 左手的掌根部放 在按压区,右手 重叠在左手背上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起)离开胸 壁。双肩正对人 胸骨上方,两肩 、臂、肘垂直向 下按压。平稳地 、有规律地进行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 ,腕、肘、肩关 节伸直,以髋关 节为轴,垂直向 下用力,借助上 半身的体重和肩 臂部肌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