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数资料与率的比较
#43;6.25%=19.41%
正确:(15+3)/162=11.11%
4、比较相对数,注意是否有可比性
举例:
某部队对老战士计算三年累计的痢疾发病率,而对 新战士只计算了本年度的痢疾发病率,结果得出: “新战士的痢疾发病率低于老战士”
标准化原理
甲乙两疗法治疗某病的治愈率比较 甲疗法 乙疗法 病型 人口 治愈率 人口 病人数 治愈数 病人数 治愈数 治愈率(%) 构成 (%) 构成 普通型 300 180 0.75 60 100 65 0.25 65 重型 100 35 0.25 35 300 125 0.75 41.7 合计 400 215 1.00 53.8 400 190 1.00 47.5 上表显示: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疾病种类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死亡人数 50 30 20 百分比(%) 33.33 20.00 13.33
循环系统疾病
传染病
40
10
26.67
6.67
合计
150
100.00
构成比有两个特点: (1)各构成部分的相对数之和为100%。 (2)某一部分所占比重增大,其他部分会相应地减少。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与软件实现
计数资料:是观察某个定性指标后清点各 个结果的频数所得。
绝对数:实际观察得到的数据,反映真 实情况,一定条件下可用于比较。
率
相对数:两个有关数据的比
构成比
相对比
例如
甲地人口3000人,某年高血压患者300人,患病 率为10%;乙地人口1000人,同年高血压患者250人, 患病率为25%。其中人口数和患病人数是绝对数,患 病率是相对数,是患病人数和人口数之比值。
2、构成比和率不能混淆
随机血糖 调查人数 糖尿病人数 百分比(%) 患病率(%)
(1) <6.1mmol/L
(2) 1568
(3) 75
(4) 22.4%
(5) 4.8%
6.1mmol/L~
2410
157
44.4%
6.5%
7.0mmol/L~ 11.0mmol/L~ 合计
1456 1560 6994
370 1.03 358
相对数使用的注意事项
1、计算率或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
分母过小,计算的结果不稳定。
举例: 某医师用一中药配方探讨对肺癌的治疗效果,治疗2例,2 例治愈,计算的治愈率为100%,以后其他医师用此配方治疗 许多肺癌病人,无一人治愈。由此可见,分母过小,结果不稳 定,缺乏代表性,不能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有时造成错 觉。
三、相对比:任何两个相关联的变量A与B之比:表示有 关事物指标之对比,常以百分数和倍数表示 比=A/B
如:性别比、某两年发病率比等
注意:1. 甲、乙两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也可以不同 2. 甲、乙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
某年某医院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370人,女性婴儿为 358人,则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 ,说明该医院该年出生的男 婴是女婴的 ?倍
(三)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 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某期间(因某病或全死因)死亡人数 死亡率=——————————————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100%, 1000/千,或 10000/万 ………
年中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四)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 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K 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常用相对数
一、率:表示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百分率、 千分率、万分率、十万分率表示。其公式为: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K 某现象可能发生的例数
常见的率有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痊愈率、有效率等。K 的选择主要以习惯而定,比如新生儿死亡率习惯用千分率,而恶 性肿瘤的死亡率一般用十万分率。或者以使计算结果保留1~2位 整数为原则。
(K=100%)
病死率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 断能力,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二、构成比:表示事物或现象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比重,如 性别的构成比,病种的构成比,职业的构成比等。通 常以100作为比例基数, 故常称为百分比。
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构成比=————————————————— ×100% 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一)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 例出现的频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
(二)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 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 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1.从各病型来看甲疗法的治愈率都低于乙疗法(乙疗法的治愈 情况要好于甲疗法); 2.总治愈率(合计治愈率)却是甲疗法高于乙疗法。 3.甲乙两疗法的治愈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患病率= ———————————————————— 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 100%,1000/千,或10000/万)
某医院2005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8589例60岁及以 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已确诊+新发)为 2823例,高血压患病率为
2823 100% 32.87% 8589
A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 ①病程延长 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④病例迁入 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 ⑦诊断水平提高 ⑧报告率提高。
B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 ①病程缩短 ②病死率高 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④健康者迁入 ⑤病例迁出 ⑥治愈率提高
161 416 809
26.8% 28.8% 100.0%
11.1% 26.7% 11.5%
3、正确计算合计率
组别 药物A 药物B 合计 有效 99 45 144 无效 15 3 18 合计 114 48 162 无效率 (%) 13.16 6.25 ??
(13.16%+6.25%)/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