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硼肥

硼肥

一、硼肥(一)硼肥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硼在作物中的含量,一般为干重的万分之二、三至百分之一。

硼素供应充足,植物生长茂盛,子粒饱满,根系良好,植物抗逆性提高。

具体地说:(1)硼能促进作物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有利于开花结实,促进作物早熟。

施用硼肥得当,可以加速花器官的发育,增加花粉数量,促进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缺硼时作物花药、花丝萎缩,花粉不能形成,油菜产生“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实),棉花出现“蕾而不花”(即只现蕾不暴桃),小麦出现“不穗症”,花生出现“有壳无仁症”(花而不实)等。

(2)硼能加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当作物硼素不足时,就会造成叶片内糖和淀粉的碳水化合物的大量积累,不能运送到种子和其他部位中去,从而影响作物产量。

(3)硼能促进豆科作物根中维管束的正常发育,使根瘤菌得到碳水化合物的充足供应,从而增强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硼也可提高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和甜菜的糖分含量,增加麻类作物的纤维量,并改善它的品质。

(4)硼素能使作物的根尖和茎的生长点等分生组织正常生长。

硼能在作物体内与6—磷酸葡萄糖酸星辰形成络合物,使4-磷酸赤藓糖不能形成(是磷酸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原料),而作物缺硼时,有机酸在根中积累,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受到抑制,发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坏死。

(5)硼与醇类、糖类以及其他有机物相化合能形成过氧化物,从而改善作物根部氧气的供应。

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施用硼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所以,块根、块茎,作物如甜菜、土豆、萝卜等,施用硼肥效果较好。

(6)硼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

硼在作物体内有控制水分的作用,能提高向日葵、荞麦等作物原生质的粘滞性,增强胶体结合水分的能力。

供给作物的硼素不充足,会使作物产生一定生理病害,如甜菜的“心腐病”、花椰菜、萝卜的“褐腐病”、土豆的“疮痂病”、芹菜茎秆开裂、萝卜的空心,白菜、菠菜生长不良等。

(7)硼在育种工作中,也同样能起重要作用。

施用硼肥,可使父、母本植株的生殖器官成熟期趋于一致,促进制种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时还能提高远缘杂交的结实率(二)硼肥有哪些种类硼肥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硼砂。

分子式为Na2B4O7,含硼量11.3%左右,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溶于40ºC热水,是很好硼肥。

(2)硼酸。

分子式为H3BO3,含硼17.5%,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也是很好的硼肥。

(3)硼镁肥。

分子式为H3BO3·MgSO4,硼镁肥是制取硼砂的残渣,灰色或灰白色粉末,所含硼主要是硼酸形态,能溶于水,含硼(B3O3)1%左右,含镁(MgO)20-30%。

(4)硼镁磷肥。

用酸处理硼泥和磷矿粉制成,含有效硼(B3O3)0.6%左右,含镁(MgO)10-15%,含有效磷6%左右,是一种含两种大量元素(磷、镁)和一种微量元素(硼)的复合肥料,含游离酸<2-5%。

另外还有含硼石膏,含硼粘土、含硼过磷酸钙、含硼过硝酸钙、含硼碳酸钙。

硼泥,含硼量约2%,是生产硼肥时下脚料,可直接施入田间。

农家肥中草木灰、厩肥中也含有一些硼。

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多的硼肥是硼砂和硼泥。

(三)哪些作物需硼较多硼肥是作物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而双子叶植物含硼量一般比单子叶植物高。

根据大量科研资料和生产实践,作物对硼的反应大致可分为3类。

(1)需硼较多的作物。

有油菜、甜菜、苜蓿、三叶草、白菜、大豆、花椰菜、莲花白、萝卜、芹菜、莴笋、向日葵、茉莉花、苹果、桃等。

(2)需硼中等的。

有大麦、棉花、麻、烟草、花生、大豆、豌豆、苕子、土豆、葡萄、番茄、洋葱、辣椒、胡萝卜等。

(3)需硼较少的有小麦、燕麦、柑橘、西瓜、梨、核桃、樱桃、玉米等,但在土壤缺硼时,施用硼肥仍有显著地增产效果。

(三)缺硼症状首先出现于幼嫩部分,新叶畸形、皱缩,叶脉间不规则褪绿,常呈烧焦状斑点。

老叶叶片变厚变脆、畸形,并变成深黄绿色或出现紫红色斑点,枝条节间短,出现木栓化现象。

缺硼还会使蕾、花和子房发育受阻、脱落,果实、种子不充实,果实畸形,果肉有木栓化现象或干枯。

1.大豆缺硼时顶端枯萎,叶片粗糙增厚皱缩,植株矮缩,主根顶端死亡,侧根多而短,根瘤发育不正常,不开花或开花不正常,结荚少而畸形。

2.玉米缺硼时上部叶片呈白色透明条纹,生长点受抑制,抽穗受阻。

果穗短而弯曲畸形,顶端籽粒空秕。

3.番茄缺硼时幼苗子叶和真叶呈紫色,叶片硬而脆,茎生长点发黑、干枯。

植株顶部枝条向内卷曲、发黄而死亡。

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畸形,果皮有褐色侵蚀斑或黑疤。

(四)硼肥的施用技术(1)作基肥硼肥在中度或严重缺硼的土壤上基施效果最好。

每667m2可用0.5~0.75kg硼砂与干细土或有机肥料混匀后开沟条施或穴施,或与氮、磷、钾等肥料混匀后一起基施,但切忌使硼肥直接接触种子(直播)或幼苗(移栽),以免影响发芽、出苗和幼根、幼苗的生长。

不宜深翻或撒施,用量不能过大,若每667m2条施硼砂超过2.5kg时,就会降低出苗率,甚至死苗减产。

(2)浸种浸种宜用硼砂或硼酸,一般先用40℃的热水将硼砂溶解,再加冷水稀释至0.01%~0.03%的硼砂或硼酸溶液,将种子倒入溶液中,浸泡6~8h,种、液比为1∶1,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3)叶面喷施用0.1%~0.25%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每667 m2每次喷施40~80 kg溶液,6~7d1次,连喷2~3次。

叶面喷施以下午为好,喷至叶面布满雾滴为度。

如果喷后6h 内遇雨淋,应重喷1次。

(五)注意事项土壤干旱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导致土壤缺硼。

土壤施用硼肥的后效一般可维持2~3年,种植需硼不多的蔬菜作物可维持后效5年左右。

一般当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少于0.5mg/kg 时,施用硼肥均有良好效果。

二、锌肥农作物缺锌是一种最普通的微量元素缺乏症。

作物缺锌的共同特点是:叶片失绿,节间缩短,簇生、小叶,植株矮小,生长受到抑制,造成水稻“僵苗”、玉米“花白苗”、果树“小果”等生理性病害,籽实空瘪率高,产量低。

锌肥的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强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提高产量10-30%,能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一)作物缺锌典型症状水稻:叶片失绿发白,出现褐色斑点,植株萎缩,常称为“僵苗、坐蔸”、“白苗病”和“缩苗病”。

玉米:叶片失绿,并有褐斑,形成“花白苗”,果穗缺粒秃尖。

果树:“黄斑叶病”:新梢的上、中部叶片叶脉保持绿色,叶脉间为黄色。

“小叶病”:新叶变小,顶部出现莲坐状簇生。

“小果病”: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渣多汁少。

蔬菜:中上层叶片失绿、变黄,嫩叶小,常称“小叶病”。

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簇生,果小皮厚,产量低,品质差。

(二)土壤缺锌十分普遍在湖北地区缺锌土壤约占70%,施用锌肥后作物增产率一般在10-20%之间。

早春低温、地下水位高、冬泡田、烂泥田、海拔高、温度低的地区易缺锌,应重视锌肥的施用。

碱性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主要分布在长江、汉江平原和鄂北平原地区,需要增施锌肥。

大量施用复合肥料、磷肥、石灰会诱发作物缺锌,需要增施锌肥。

杂交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作物需锌量更大,需要增施锌肥。

(三)适用作物与应用效果锌肥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应用,可提高作物产量10-30%,显著改善和提高产品品质。

(四)正确的锌肥施用方法1. 水田土壤:每亩大粒锌用量为200克,可用于秧田作苗床肥,本田结合整地作耙面肥,将大粒锌与颗粒状肥料、细土混匀后撒施。

2. 旱地土壤: 每亩大粒锌用量200克,播种整地前将大粒锌与复合(混)肥或细土拌匀后撒施、条施或穴施。

3. 果树施用: 每棵果树大粒锌用量为5-10克(10-30粒,根据树冠大小定量),也可与复合肥、有机肥一起施用,作为春肥、壮果肥、还阳肥施用,顺树冠沿滴水线开沟施入后覆土。

4. 大粒锌应尽量早施,以满足作物生长前期的需求,效果最佳。

锌肥应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才能发挥更大的肥效,获得更好的收成。

施用锌肥要严格控制用量,按照推荐量施用。

大粒锌具有后效,缺锌田块可每年或隔年施用一次。

(五)、作物施用锌肥五忌1、忌盲目施用。

对缺锌的地块和对锌较为敏感的作物施用锌肥效果较好,所以施用锌肥应因地而异,因作物而异,不可盲目施用。

一般来说,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公斤时,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显著,当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1.0毫克/公斤时一般不需要再施用锌肥。

就作物而言,对锌最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番茄等,中等敏感作物有马铃薯、洋葱、甜菜等,对这些作物应特别重视锌肥的施用。

2、忌过量施用。

锌肥是微肥,作物对它的需要量较少,多施不可,缺少不行。

施用量过大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或影响人畜健康。

锌肥作基肥时,根据土壤缺锌程度不同,一般每亩(667平方米)施硫酸锌0.5-2.0公斤。

作追肥时每亩用硫酸锌0.75-1公斤掺适量细土撒施;根外喷施,每亩(667平方米)用硫酸锌90-180克兑水60公斤于晴天喷施。

3、忌与磷肥同时施用。

因锌与磷肥混合施用,容易形成磷酸锌沉淀物,不但降低锌肥的有效性,而且也降低磷肥的有效性,两败俱伤。

4、忌与碱性肥料农药混用。

锌肥与石灰、草木灰、氨水等碱性肥料混合,表现为带酸性的离子与碱性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肥效。

同样,锌肥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碱性农药混合,锌和农药的有效性均随之下降。

5、忌连年施用。

锌肥有一个特性,一般施用后当年见效甚微,施后第二年才能充分发挥肥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锌肥有后效”,所以锌肥不需要连年施用,一般以隔年施用效果好。

三、锰肥具有锰标明量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肥料。

其主要品种有硫酸锰(MnSO4·3H2O)和炼钢含锰沪渣。

碳酸锰、含锰玻璃肥料和螯合锰(MnEDTA)也可作为锰肥施用。

作物种类与锰肥肥效:对锰敏感的作物有豆科作物、小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其次是大麦、甜菜、三叶草、芹菜、萝卜、西红柿等,对锰不敏感的作物有玉米、黑麦、牧草等。

土壤条件与锰肥施用:一般将活性锰含量作为诊断土壤供锰能力的主要指标,土壤中活性锰含量小于50mg/kg为极低水平,含量50mg/kg-100mg/kg为低,100mg/kg-200mg/kg为中等,200mg/kg-300mg/kg为丰富,大于300mg/kg为很丰富。

在缺锰的土壤上施用锰肥,一般作物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锰肥的施用技术:生产上最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浸种、拌种及土壤种肥,难溶性锰肥一般用作基肥。

根外追肥喷施浓度一般以0.05%-0.1%为宜,果树用0.3%-0.4%浓度,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

拌种:禾本科作物每千克种子用4克硫酸锰,豆科作物8g-12g,甜菜16g;硫酸锰用作土壤种肥效果大致与拌种相当,一般用量为2kg/667m2-4kg/667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