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现场心肺复苏

第二节 现场心肺复苏

第一节现场心肺复苏(CPR)
一、引言
早期通路(判断及呼救)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肺复苏
二、CPR
(一)、定义
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以恢复其心跳、呼吸和意识。

包括:三大基本要素=
打开气道+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Airway + Brearhing + Circulation)
◆心肺脑复苏(三无征)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 CPCR )
现主要程序为CAB
(二)、现场心肺复苏禁忌症
胸壁开放性损伤。

肋骨骨折。

胸廓畸形。

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心肺复苏。

如晚期癌症等。

(三)、CPR具体步骤:胸部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

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对异常情况作出判断。

第一及第二环节:判断现场,判断意识,呼救,体位,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5个30:2 第三环节:除颤
(四)、下面是具体内容:
第一二环节:
1、判断现场:触电者,确保救护人员自身安全,必须切断电源
2、判断意识:轻拍、高呼(左边呼完右边呼)、强刺激。

(此过程小于十秒)一呼一拍一看
3、呼救
4、体位:
救护者位置与体位:
○1、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2、将病人双上肢向头部伸直
○3、将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4、一手托颈一手插入病员腋窝或胯部将病员反转为仰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
被救护者位置与体位:仰卧于平坦坚实的表面,背部垫一块木板。

5、胸外按压:定位,手法;扣、翘、直、直。

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胸骨下陷不少于5厘米,按压放松比例:1:1,尽量不中断(按压三十次)
<常见错误>:○1、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2、定位偏下○3、按压用力不垂直○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5、冲击式○6、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
6、开放气道:
□1、方法○1、仰头举颏法:压前额→头后仰,托下颏→颈伸直,张口
○2、双下颌上提法(2005指南不推荐)非专业急救人员:无论患者有无外伤:使用仰头抬颌法
□2清除口腔内可见的异物(假牙、呕吐物)
怀疑为气道异物可采用Hemilich法
7、人工呼吸(吹、捏、看)
○1流程:一看、二听、三感觉
检查颈动脉:力度适中
非医务人员不再强调前六项30秒内完成
○2注意事项:每次通气时间应超过1s,每次通气量500~600ml,强调应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

8、5个30:2
○1吹气次数:2次
每次吹气时间:持续1秒以上
吹气量:(吹气看胸)见胸部起伏,不再强调两次吹气间停3秒。

○2单人操作:一个人既要人工呼吸又要胸外按压,按压与呼吸之比为30:2
双人操作:一个人负责人工呼吸,一个人负责胸外按压,相互协调,按压与呼吸比30:2
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
第三环节:除颤
○1自动体表除颤器(AED)操作步骤:1、开通电源2、粘贴电极板3、分析心律4实施除颤
○2推荐顺序:成人先呼救,儿童先抢救,窒息病人先抢救
三、流程记忆:
评估现场自防护,轻拍重唤判意识,高声呼救打电话,请人帮助己不慌,一翻二解看呼吸。

胸外按压乳中点,两手交叠臂伸直,清理异物畅气道,徐徐吹进两口气,五个循环再判断。

Cpr成功指标
面色:面色转为红润。

瞳孔:双侧瞳孔缩小。

呼吸和脉搏: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跳动。

知觉:有知觉、有反映及呻吟等。

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四、实践模拟:
1、现场评估:一看二听三闻+思考;
2、判断意识:轻拍高叫,强刺激;
3、呼救:拨打120;群求援助;
4、适当体位:仰卧位;
5、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清异物;
6、判断呼吸、心跳:一看二听三感觉;颈A或肱A;
7、心前区捶击:两下;
8、人工呼吸:先吹两口气;
9、胸外按压:4-5cm,100次/分;2:30;
10、转移,终止。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