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复习
上海市三灶学校张贵
一、教学任务分析
电路故障指电路中其中一个元件或几个元件同时发生短路、断路的故障,但绝不允许电源短路。
电路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成为中考热点之一。
学习本内容的知识基础有: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短路和断路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生对知识基础里每个知识点能够理解,但电路故障分析是对以上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应用,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本设计通过圈划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题干中关键词,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通过其他学生找出答错学生的错误,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树立解决物理问题的信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认识再复杂的物理问题也是由简单的物理问题组合而成。
(2)通过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感受由电路故障分析电路现象的唯一性,由电路现象判断电路故障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圈划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题干中关键词,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树立解决物理问题的信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难点: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的解题方法。
四、教学资源
1、演示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固定电阻、小灯泡、电压表、电键、导线若干。
2、自制PPT幻灯片、学生活动纸、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并联电路故障分析和串联电路故障分析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思路为主线。
运用演示实验感性认识串联电路中故障引起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再通过分析、判断上升到理性的思考;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并由其他学生找出答错学生的错误,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两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方法是:通过教师对例题的讲解和板演,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通过学生应用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讨论和交流,巩固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的解题方法。
方法是: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由其他学生找出答错学生的错误和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认识到由电路现象判断电路故障的多种可能性,突破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的解题方法这一难点。
本设计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决物理问题的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教学流程
1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活动I 讲解例题1
并联电路简单电路故障分析。
活动II 应用练习1、2、3
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并联电路故障的应用解题。
情景I 演示实验
演示串联电路中出现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活动III 讲解例题2
串联联电路简单电路故障分析。
活动Ⅳ应用练习4、5、6
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串联联电路故障的应用解题。
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并联电路故障分析。
通过并联电路故障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再运用解题方法解并联电路一处故障和两处故障的题目。
第二环节,串联电路故障分析。
通过演示串联电路中出现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和串联电路故障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再运用解题方法解串联电路一处故障和两处故障的题目。
七、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特点
电路故障指电路中其中一个元件或几个元件同时发生短路、断路的故障,但绝不允许电源短路。
涉及知识: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和电压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短路和断路等,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题形式出现。
电路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中考热点之一。
2、并联电路的故障分析
(1)师生共同分析、判断并联电路故障引起的电路现象,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2)学生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并联电路一处故障的题型,由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交流。
(3)学生运用解题方法,独立完成并联电路两处故障题型的两道题,教师巡视,寻找
解题错误的学生进行交流,由其他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再进行交流。
3、串联电路的故障分析
(1)师生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共同分析串联电路故障引起的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教师演示串联电路故障引起的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再共同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的原因。
(2)学生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串联联电路一处故障的题型,由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交流。
(3)学生运用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串联电路两处故障题型的第一题,教师巡视,寻找解题错误的学生进行交流,由其他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再进行交流。
(4)学生运用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串联电路两处故障题型的第二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组交流。
4、小结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