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智能电视设计规范篇一:智能电视十大标准智能电视智能体验“十大标准”开机等待时间(交互体验-开机速度)快捷是给用户的第一“利益点”。
由于预装系统过多且不做优化,开机后电视运行缓慢,用户等待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开机时间长短是检验产品智能化的第一步。
功能切换便捷度(交互体验--功能切换速度)智能电视集成了电视、视频、游戏、点播等更多任务。
目前任务之间切换繁杂,用户十分苦恼。
因此,“切换速度”是智能的根本,是用户内心关注的重要指标。
智能应用丰富程度(内容服务-智能应用)显然,智能电视内置应用软件数量是产品智能化程度的体现。
相关应用容量越多,用户得到的也就越多。
直播电视体验度(内容服务-直播)智能电视必须先是一台电视。
因此,直播的快捷、流畅和人性化设计是直播体验的王道。
在线点播的智能程度(内容服务-点播)在海量的视频库里点播是目前智能电视用户最常用功能。
点播速度的快慢、人性化记忆程度的高度以及能否向主人智能推荐喜欢的节目是点播体验的主要表现。
多任务处理程度(交互体验-多任务切换准确性)能否快捷准确地进行多任务处理,以满足用户多种任务的需求且互不耽搁,是产品智能程度的高低。
产品UI设计水平(交互体验-UI)UI就是用户和工具之间的界面,是产品设计思想的体现。
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简单、界面美观影响消费体验。
媒体解码能力(内容服务-播放器能力)智能电视终究要成为客厅娱乐中心。
因此,能否解码并播放家庭各种格式的视频、高清电影、U盘照片、音乐电视等十分重要。
遥控器懂人性(交互体验-遥控器)智能化程度越高,遥控器越复杂,已成行业通病。
因此,是否具备人机交互功能,是否大幅度做按键减法,是否手感舒适、反应灵敏,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这个指标。
屏幕互联互传能力(交互体验-多屏互动)作为客厅多媒体中心,能否与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互传互通、彼此分享,让用户体验多屏互动的乐趣,是电视智能化程度的一个新体现。
篇二:国外四大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谁更好国外四大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谁更好智能电视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以往,人们会关心其拥有多少应用。
而今,操作系统才是关键。
所有智能电视都支持Netflix以及Amazon Instant,这方面日趋同质化。
因此,用户更加关心产品所能提供的服务本身的品质。
该领域不存在行业标准,各种智能电视平台纷纷割据一方。
LG、三星、松下和索尼便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系统,它们分别是webOS、Tizen、火狐以及安卓。
这到底是全新的开始,或者只是新瓶装旧酒?下面,我们根据英国市场的情况,对炙手可热的四款智能电视平台依次进行介绍。
索尼:Android TV索尼正式在XX年度采用了全球最佳智能电视平台。
只要与安卓扯上关系,就会自动疏远世界上另一半智能手机用户。
但是,索尼与其他厂商一道,希望剩下的一半用户在自己的起居室中接纳谷歌的平台。
目前为止,只有夏普和飞利浦采取了同样的步骤,采用了谷歌的Android TV系统。
我们很难断定该系统能否最终胜出,但Android TV表现出色,胜算不小。
不只是电视,用户同样可以在诸如英伟达SHIELD这样的设备中寻获Android TV的身影。
与其他新推出的智能电视平台不同,Android TV的服务不是通过位于屏幕下方的图标启动。
按下遥控器的Home键之后,画面上将会滚动播放来自YouTube以及谷歌Video的视频标题,下方则是其他一些媒体服务的连接,然后就是电视机的输入与设置选项。
索尼的Android TV提供了充足的存储空间,XX版拥有16GB的大小,远大于多数智能电视提供的空间。
通过SideView应用,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可以使用语音命令直接控制索尼电视。
而通过Google Cast,用户可以将视频和照片串流至电视机(iOS用户可以通过下载AirBuddy应用来使用)。
来自罗技和雷蛇的手柄据称可以向用户提供无需主机的游戏体验。
目前为止,Android TV还是一个相对高端的功能,只能在索尼Bravia电视的W、S以及X系列上找到。
XX年7月,所有的索尼Android TV产品将会收到固件更新,以便增加一个称之为“YouView”的服务。
通过Android TV以及YouView,索尼智能电视的表现值得期待。
松下:火狐操作系统火狐是目前为止外观最为优美且相当容易定制化的智能电视平台。
进入XX年,松下对旗下智能电视界面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并且将全新界面称之为“my Home Screen ”。
这实际上就是火狐操作系统。
圆形的图标直接显示在主屏幕中,无需进入其他页面寻找。
电视、应用、设备、输入及特定频道都可以通过图标轻松访问。
而且,这是迄今为止用户最容易进行定制化的界面,只需花上数秒时间便能将自己偏好的应用或服务加入其中。
虽然主页还是存在,但布局显得更为简洁,其上只有14个应用。
最前面是松下的应用市场链接,旁边是诸如Netflix、Amazon Instant、YouTube等预载入应用以及一些电视的功能与服务,例如日历、输入、频道以及网络浏览器——可想而知,那肯定是火狐浏览器。
由于没有内置Google Play,火狐系统在内容方面无法与AndroidTV相提并论,但松下的火狐操作系统没有受到规范的约束,并且非常容易定制。
这是目前为止最美观、最易用的智能电视界面。
三星:智能中心与Tizen虽然三星仍将其称为“Smart Hub智能中心”,但这款智能电视平台完全是公司于XX年推出的全新系统。
各种应用与快捷键位于屏幕下方的水平动态图标之中。
该系统不但可以对用户的习惯进行追踪,还能够推荐全新视频并且允许适当定制。
屏幕左侧的“最近访问”功能提供对近期使用过的应用及频道的快速访问。
定制屏幕图标的功能非常出色,用户可以将日常需要用到的功能和应用置于其上。
智能中心的多媒体页面不但对应用及内容进行了区分,而且还针对内容来源的不同进行了进一步区分。
此外,虽然不再位于正前方显眼位置,但三星应用面板仍会列出全部下载应用。
同时,基于Tizen的智能中心还提供了少数几项出色的功能,例如在分屏观看直播节目的同时浏览应用。
LG:WebOSLG于XX年推出了webOS,对旗下智能电视进行了彻底更新。
而今,该操作系统的版本也会以固件更新形式提供给所有XX及XX年推出的智能电视产品。
与三星的智能中心类似,WebOS 的任务栏位于屏幕底部。
无论是Netflix这样的内容服务还是HDMI输入这样的电视机基本功能都被视作应用,在屏幕下方动态出现。
但是,要想找到一些启动栏上没有的功能时,用户需要费点功夫,定制化也同样困难。
而且,WebOS的不同版本在设计方面的一致化程度很低,这会对用户造成额外的困扰。
篇三:智能电视知识100问责任赢得信任创新赢得尊重智能电视知识100问智能电视知识100问前言:电视技术自诞生至今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
不论从黑白到彩色,还是从模拟到数字,其广播传播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
但自从进入宽带互联网以及电视的数字化时代以来,单一广播式的电视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数字化视频与同样数字化的互联网融合在了一起,数字视频成为互联网上的主要数据流量。
这种融合改变了电视产业的形态,电视数字化和互联网结合使电视产业具备了IT行业的特质。
智能电视的核心要素正在和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趋于一致。
技术平台的一致性使得智能电视延续了智能手机的“智能”概念。
针对“智能”的解读,哲学界、医学界、计算机界各不相同,无法深究。
泰信认为手机、电视的“智能”是手机、平板、电视芯片的性能在没有类似封闭的智能卡CA技术限制下,经过开放公平的竞争,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结果。
当IT化的电视机硬件在强大到足够高的水平之后,就像手机一样具备了“智能”的特征,所以,手机、平板芯片厂家业务向智能电视芯片延伸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从手机、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的角度看,智能电视是大号的平板电脑,如果遥控器具备蓝牙通话功能,智能电视也是一个大号的手机;而从PC机厂家的角度来看,智能电视则是大号的PC。
所以,苹果、谷歌、联想等IT巨头们正摩拳擦掌进入智能电视领域,一场电视产业革命正在发生。
手机、平板代表了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后PC时代,巨大的市场让多核手机、平板芯片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使得这些芯片即使用于高清电视也绰绰有余,因为没有手机功耗限制,这些芯片可以以更高的速度运行。
实际上,现在的智能电视和手机、平板之间的区别并不多:手机、平板有移动通讯模块,而电视终端有DVB解码模块。
DVB数据流层的处理模块在部分手机、平板芯片中已经存在,只需增加DVB解码就可以实现数字电视,该部分比较容易在芯片中实现,将来上述功能有可能融为一体,技术将进行更深一步的融合。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不论手机、平板还是电视,原来都被冠以嵌入式系统。
按照传统观念,嵌入式系统往往是功能集中但性能较弱的计算机系统的代名词,这些系统受技术条件所限,往往硬件和软件高度捆绑,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不太复杂的功能。
但随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快速进步,原来被认为仅仅是为了指定的简单功能而存在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变责任赢得信任创新赢得尊重智能电视知识100问得像PC机那样强大,可以运行比较大型的操作系统,以及加载各种丰富的应用软件,而且实现成本比PC机低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讲,“智能”应该被描述为具备了PC性能的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的发展轨迹也将与家用PC机汇合在一起。
当电视实现了智能化,在加载了不同应用软件之后,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颠覆了电视作为一个传统的单一功能家电的形象,也让同样单一功能的广电数字电视机顶盒产业感到了升级压力。
只有超越智能电视机,机顶盒才会有生命力。
传统的DVB广播电视技术正逐步与宽带互联网融合,诞生了DVB+OTT混合传播形式,但初级的DVB+OTT因为受到智能卡CA技术封闭的影响,在局部的发展并不顺利。
伴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DVB+OTT将在智能平台上实现,对应的电视机就是智能电视,对应的机顶盒就是智能机顶盒。
所以,谈论DVB+OTT很难绕开智能数字电视终端的发展。
智能电视平台在技术上一定是开放的,但传统封闭的智能卡CA技术阻碍了智能平台的开放,也阻碍了高性能芯片进入市场的步伐,在让开放的OTT业务适应封闭的CA技术时产生了矛盾,下载CA应运而生。
在CCBNXX期间,为了适应广电下一代NGB建设,广电总局颁布了《可下载CA技术规范》,下载CA技术以其技术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为数字电视技术统一CA技术标准创造了条件,也因其具备独特的安全认证系统解决了电视智能化的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用下载CA深度定制Android为广电智能终端所用,为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后PC时代的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实现了CA标准化后,广电网络有望借助先进的技术开展业务。